湖北恩施市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培优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2.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
3.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
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B.由
s
v
t
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3m/s;向东B.3m/s;向西C.7m/s;向东D.7m/s;向西
6.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s
v
t
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2m/s B.5m/s C.4.8m/s D.4.5m/s
9.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
10.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1.为了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提供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学生坐的课凳高度约为40cm B.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2m
C.健康人脉搏跳动100次约用时15min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1.1m/s 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13.如图是武汉军运会,团体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所摆造型的情景,若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最为合理的是()
A.空中的另一个运动员
B.地面
C.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
D.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
14.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日晷B.沙漏C.电子手表D.铯原子钟
二、填空题
15.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1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中_____(选填“甲”或“乙”)车的速度大。

17.在完成作业教材第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时,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要测出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即周期),怎样做能测得更准
确你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

完成作业时你曾经做出一个周期是1s的“秒摆”,当时测量出它的细线长约是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9.观察如图的烟和小旗,可判断现在吹的是_____风,乙小车不可能_____,也不可能向_____方向运动。

20.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球的运动。

三、解答题
21.以下是拥有“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称谓的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国庆节波波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

(1)则从南平北至武夷山东的距离为______ km;南平北至武夷山东所需的时间为______ h。

(2)求从南平北至夷山东的距离为武夷山东的平均速度(保留小数点1位)______。

(3)若高铁全长约200m,整辆列车穿过武夷山某隧道总用时20s,且通过观察车厢上屏幕得知,穿过山洞时列车速度为288km/h,假设穿过隧道时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隧道长度。

______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时间里程
1福州始发站08:000km
2南平北08:3308:352min121km
3建瓯西08:5308:552min174km
4武夷山东09:1109:132min225km
12上海12:37终点站876km
22.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迎来了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如图所示是深圳湾大桥,它北起深圳湾口岸,上跨伶仃洋深圳湾,南至香港特别行政区10号干线公路,线路全长
5545m;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

(空气中的声速v=340m/s)请你计算:
(1)若小磊驾驶轿车沿深圳湾大桥匀速行驶5km所用的时间是4min,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她是否超速。

(区间测速限速100km/h)
(2)到达目的地停车时,汽车车尾的倒车雷达发出超声波,经过0.01s后收到回波,则汽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多远?
(3)已知倒车雷达系统在倒车过程中:当听到“嘀——嘀——嘀”的长间歇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障碍物已经进入90~120cm的范围内;当听到“嘀-嘀-嘀”的短间歇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障碍物已经进入60~90cm的范围内;当听到“嘀嘀嘀”的急促间歇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离障碍物已经进入40~60cm的范围内;当听到“嘀”的长鸣警告音时,表示车后的传感器距离障碍物已经进入40cm以内的范围。

假设车以0.5m/s的恒定速度倒车,当车后障碍物距离传感器刚好120cm时,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收到回波?(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23.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35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4.国庆长假,小敏一家自驾汽车到广西某景点游玩,导航给出了“时间最短”,“备选方案二”,“备选方案三”3个方案,如图所示,已知1公里等于1千米。

(1)若选择“时间最短”方案恰准时到达,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2)若保持20m/s的速度按“备选方案三”的路径行驶,求全程所需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A
6.C
7.D
8.A
9.B
10.B
11.C
12.B
13.B
14.D
二、填空题
15.2︰9【详解】设甲通过的路程为2s时间为3t;乙通过的路程为3s时间为t则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16.匀速甲【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它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故甲车速度快
17.见解析025m【详解】1如果只测量单摆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误差太大;为减小误差可以测出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2实验时使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一颗小螺丝帽拉离平衡位置让其自由摆动调整细线的长
18.0001
19.西静止西【详解】1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西风23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西风的影响被刮向东方;②当甲车向西行驶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③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小于风速小旗子还是刮向东
20.甲乙甲【详解】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3(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的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详解】
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没有单位数字无意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整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C
【详解】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C
【详解】
A.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错误;
CD.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3m/s v=
甲,
4m
2m/s
2s
s
v
t
===



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时两车相距
()(2m/s1m/s) 1.5s 1.5m
s v v t
∆=-=-⨯=
甲乙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A
【详解】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B.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但速度大小与物体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故B错误;
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运动方向在发生变化,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是指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A
【详解】
以甲为参照物,甲乙相对地面的速度同向,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所以乙将以3m/s的速度远离甲,即向东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3km
10
h
60
s
t
=

=18km/h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1km
10
h
60
s
t
=

=6km/h v甲=3v乙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
v 乙′=1km
5h 60s t '='乙=12km/h
v 乙′=2v 乙
故C 正确;
D .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 ,总时间为15min ,甲的平均速度为
v 甲平=
4km
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 ,总时间为15min ,乙的平均速度为
v 乙平=
2km
15min v 甲平=2v 乙平
故D 错误。

故选C 。

7.D
解析:D 【详解】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会变化,速度大小与时间或路程无关,仅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选D 。

8.A
解析:A 【详解】
设总路程为s ,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2
s
,则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1
12t s v =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22
2t s v =
物体全程时间
t =t 1+t 2
全程平均速度
v =2
1221211223m/s
7m/7m/s =====4.2m/s
s+3m/s 22v v t t v v s s s s s t v v +⨯++⨯ 故选A 。

9.B
【详解】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符合实际,故B 符合题意;
C .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0.2s ,故C 不符合题意;
D .我国高速公路限速100km/h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0.B
解析:B
(1)在s ﹣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s ﹣t 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由图知,两车在10s 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4)根据图象读出5s 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详解】
A .乙车在7~20s 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 错误;
B .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 甲<v 乙,故B 正确;
C .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 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 错误;
D .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 末的路程10m ,乙车在5s 末的路程15m ,所以在5s 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 错误。

故选B 。

11.C
解析:C
【详解】
A .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 左右,学生坐的课凳高度略小于此数值,在40cm 左右。

故A 符合实际但不符合题意;
B .一般三层教学楼的高度在10m 左右,一层的高度在3.3m 左右,3.2m 接近此数值。

故B 符合实际但不符合题意;
C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跳动100次的时间在
90s 1.5min =
左右。

故C 不符合实际但符合题意;
D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441136
km h m s m s //./.=⨯
≈ 左右。

故D 符合实际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解析:B
【详解】
A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以更快的速度向东行驶,故A 错误,B 正确;
C .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一定向东行驶,故C 错误;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快,故D 错误。

故选B 。

13.B
解析:B
【详解】
A .以空中的另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不能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 项不符合题意;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明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B 项符合题意;
C .以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不能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C 项不符合题意;
D .以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不能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故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4.D
解析:D
【详解】
ABCD .日晷 、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

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

原子钟精准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二、填空题
15.2︰9【详解】设甲通过的路程为2s 时间为3t ;乙通过的路程为3s 时间为t 则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解析:2︰9
【详解】
设甲通过的路程为2s ,时间为3t ;乙通过的路程为3s ,时间为t ,则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23s v t =
甲,3s v t
=乙 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23293s s v v t t
==甲乙:::16.匀速甲【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它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
大故甲车速度快
解析:匀速 甲
【详解】
[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它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故甲车速度快。

17.见解析025m 【详解】1如果只测量单摆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误差太大;为减小误差可以测出摆动n 次的时间t 则摆一次的时间为2实验时使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一颗小螺丝帽拉离平衡位置让其自由摆动调整细线的长 解析:见解析 0.25m
【详解】
[1]如果只测量单摆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误差太大;为减小误差,可以测出摆动n 次的时间t ,则摆一次的时间为t n。

[2]实验时,使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一颗小螺丝帽,拉离平衡位置,让其自由摆动,调整细线的长度,用秒表测出摆一个周期的时间近似是1s ,即得到一个“秒摆”,利用刻度尺测得它的细线长约是0.25m 。

18.0001
解析:00 0.1
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就是小球的路程;数出时间间隔,求出用的时间;最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由图可知小球从A 点到E 点运动的路程为8.00cm 。

[2]小球从A 点到E 点时间为
t =0.2s×4=0.8s
则小球从A 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
0.08m =0.1m/s 0.8s
s v t ==19.西静止西【详解】1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西风23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西风的影响被刮向东方;②当甲车向西行驶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③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小于风
速小旗子还是刮向东
解析:西 静止 西
【详解】
[1]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西风。

[2][3]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西风的影响,被刮向东方;②当甲车向西行驶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③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小于风速,小旗
子还是刮向东方。

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

假设乙车向西行驶,由于车速和西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东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

假设乙车向东行驶,当车速使小旗子向西刮,西风使小旗子向东刮,如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西方。

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20.甲乙甲【详解】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3(b)图中s 与t 成正比因此图b 描述的是甲的运
解析:甲 乙 甲
【详解】
[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

[3](b)图中,s 与t 成正比,因此图b 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

三、解答题
21.
0.6 173.3km 1400m
【详解】
(1)[1]南平北至武夷山东的距离为
42225km 121km 104km s s s =-=-=
[2]南平北至武夷山东所需的时间为
4209:1108:3536min 0.6h t t t =-=-==
(2)[3]从南平北到武夷山东的平均速度
104km =173.3km/h 0.6h
s v t =
= (3)[4]列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总用时 1120s h 180t ==
由s v t
=得 111288km/h h 1.6km=1600m 180
s v t ==⨯=总 则
s 隧=s 总-s 车=1600m-200m=1400m
22.
(1)没有超速;(2)1.7m ;(3)0.007s
(1)根据s v t
=求出轿车沿深圳湾大桥的速度,然后与100km/h 比较即可判断;
(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式s vt =求出声波的传播路程,该路程是车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

(3)根据s vt =表示出声音传播的路程和车走过的路程,两者的路程和是车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据此求解。

【详解】
(1)轿车沿深圳湾大桥的速度
5km 75km/h 100km/h 14h 60
s v t ===<⨯ 可见,此小轿车沿深圳湾大桥没有超速。

(2)由s v t
=可得,在0.01s 内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s ′=v 声t ′=340m/s×0.01s=3.4m
则车尾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3.4m 1.7m 22
s d '=== (3)设倒车雷达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回波的时间为t 1,由s v t
=
可得,声音传播的路程和车走过的路程分别为 111340m/s s v t t ==⨯声声,1110.5m/s s v t t ==⨯车车
两者的路程和是车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即
2111112340m/s 0.5m/s 212010m s s s t t =+=⨯+⨯=⨯⨯声车
解得:10.007s t ≈。

答:(1)小磊驾驶轿车沿深圳湾大桥没有超速;(2)汽车车尾距离障碍物有1.7m 远;(3)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经过0.007s 可以收到回波。

23.
10m/s
【详解】
声音传播的距离
s =350m+350m ﹣20m =680m
声音传播的时间
680m 2s 340m/s
s t v =
==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 1120m =10m/s 2s s v t =
= 答: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 。

24.
(1) 80km/h ;(2) 6.25h
【详解】
解:(1)由图知,“时间最短”方案即5h 通过400km 的路程,若选择“时间最短”方案恰准时到达,汽车的平均速度
400km 80km/h 5h
s v t =
== (2)由图知,“备选方案三”需行驶的路程为
s '=450km=4.5×105m 若保持20m/s 的速度按“备选方案三”行驶,由s v t
=可得全程所需的时间 544.510m 2.2510s 6.25h 20m/s
s v t ⨯===⨯=''' 答:(1)若选择“时间最短”方案恰准时到达,汽车的平均速度为80km/h ;
(2)若保持20ms 的速度按“备选方案三”的路径行驶,全程所需时间为6.25h 。

【点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