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19·定远模拟)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硫酸铁净水的原理和漂白粉消毒的原理相同
B .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C . 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PM2.5等细颗粒物的产生
D . 应用高纯度单质硅制成光导纤维,可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2. (2分)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 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C . 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化学药品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 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D . 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3. (2分) (2015高二上·西宁月考) 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A . 14CO2
B . 14CO2、14CO
C . 14CO2、14CO,14C
D . 14CO
4. (2分) (2016高一下·武城期中) 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mol•L ﹣1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 .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B . 分别用B,C,D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 . 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
D . 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3mol•L﹣1•min﹣1
5. (2分) (2016高二上·清远期中)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 .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 . 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 . 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反应容器体积
D .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 ,将Al片改成Al粉
6. (2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月考) 一定条件下,C(s)+CO2(g) 2CO (g) ΔH>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
B . 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增大
C . 恒温恒压,再充入N2 ,反应速率不变
D . 增加炭的用量,v(正)增大
7. (2分)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200℃时容器中A、
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 . 图Ⅱ所知反应xA(g)+yB(g)⇌zC(g)的△H<0,且a=2
C . 若在图Ⅰ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 . 200℃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
8. (2分) (2016高二下·乐清期末) X(g)+3Y(g)⇌2Z(g)△H=﹣a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1mol X和3mol 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min﹣1
B . 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C . 10min内,消耗0.1 mol X,生成0.4 mol Z
D . 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9. (2分) (2019高二上·抚松期中) 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A)c(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

当c(A)=c(B)=1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增大c(A)时,v也增大
B . 只增大c(A)时,v值不变
C . 只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
D . 只升高温度时,k值变小
10. (2分)可逆反应A(g)+B(s)⇌C(g)+D(g)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消耗amolA物质的同时消耗amolC物质
B .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C . B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
D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11. (2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一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1 mol PCl5 ,加热到200℃时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样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 PCl5 ,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N%。

M与N的关系是()
A . M>N
B . M<N
C . M=N
D . 无法确定
12. (2分) (2018高二上·南昌期中) 某温度下,将4molA和3molB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g)+2B(g) 3C(g)+D(g)。

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3mol/L.压缩容器体积,使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建立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为2mol/L.则方程式中a的数值为()
A . 1
B . 2
C . 3
D . 4
13.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末) 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使用铁触媒,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
B .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 . 打开汽水瓶盖,即有大量氕泡逸出
D . 温度升高,纯水中的H+浓度增大
14.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 图①表示N2O4(g) 2NO2(g) ΔH>0,N2O4转化率随温度、时间的变化
B .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 图③表示10 mL0.01 mol/L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0.1mol/L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 . 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5. (2分) (2018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aq)+SCN-( aq)
Fe(SCN)2+(aq) 已知某一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Fe(SC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则K1>K2
C . 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大于v逆
D . A点的c(Fe3+)比B点的c(Fe3+)大
16.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月考) 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 . 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C .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D .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17. (2分) (2018高三上·武邑期中) 某温度时,反应SO2(g)+1/2O2(g) SO3(g)的平衡常数K=50。

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 (g)+O2(g)的平衡常数K1应为()
A . 2 500
B . 100
C . 4×10-4
D . 2×10-2
18. (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 溴水中有平衡:Br2+H2O⇌HBr+HBrO 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 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C .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D . 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19. (2分) (2016高一下·三门峡期中)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 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B . 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 乙烯与HCl制取氯乙烷
D . 由反应2SO2+02⇌2SO3制SO3
20.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从海水中提镁,正确的方法是()
A . 海水 Mg(OH)2 Mg
B . 海水 Mg(OH)2溶液 MgCl2 Mg
C . 海水 Mg(OH)2 MgO Mg
D . 海水 Mg(OH)2溶液 MgCl2溶液 MgCl2 Mg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6分)
21. (8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末) 反应A(g)+ B(g) C(g) +2D(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原因是
________;
(3)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H________;
(4)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E2________ ;
(5)将1molA和2molB加入2L容器中,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A的转化率为50%,则5min内用D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
22. (8分)(2016·海南) [选修2--化学与技术]海水晒盐的卤水中还有氯化镁,以卤水为原料生产镁的一
中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脱硫槽、搅拌槽均用于脱除卤水中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M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2)除溴塔中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沸腾炉①和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沸腾炉③通入热氯化氢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4)电解槽中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5)电解槽中阳极产物为________,该产物可直接用于本工艺流程中的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2题;共16分)
23. (8分) (2018高三上·垫江开学考) 燃煤能排放大量的 CO、CO2、SO2 , PM2.5(可入肺颗粒物)污染也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

SO2、CO、CO2 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的有害颗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PM2.5空气中形成了胶体
b.PM2.5表面积能大面积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c.机动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还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2.5污染
(2)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3H2 CH3OH+H2O
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
2H2(g)+O2(g)=2H2O(g)△H=-b kJ·mol-1;
H2O(g)= H2O(l)△H=-c kJ·mol-1;
CH3OH(g)= CH3OH(l)△H=-d kJ·mol-1 ,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工业上还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 CO 和 20mol H2 , 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 的消耗速率等于 CH3OH 的生成速率的 2 倍
b.H2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体系中 H2 的转化率和 CO 的转化率相等
d.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 A,B 两点压强大小 PA________PB(填“>”“<”或“=”)。

③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A 时,容器的体积为 20 L。

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 10 mol CO 和 20 mol H2 ,则在平衡状态 B 时容器的体积 V(B)=________L。

(4) SO2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构成原电池。

下图是利用该电池在铁表面镀铜的装置示意图:
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________;
②当甲中消耗2.24 L O2(标准状况)时,乙中________(填“a”或“b”)增重________g。

24. (8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

化学课外小组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已知可以氧化):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③________⑤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 酒精
B .
C . 醋酸
(3)步骤④中每消耗转移电子,生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为实现步骤⑤的转化,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量简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

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5)多次通过步骤⑤操作,可获取较高浓度的含碘有机溶液。

若从中再提取,可以加入的
溶液,将转化成可溶于水的含碘化合物:。

经操作I分离得到含碘化合物的水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45%的硫酸溶液,生成沉淀,经操作II获得碘单质。

则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II的名称是________(填字母)。

A.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分液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