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教学指导:初中语文专题复习之修改病句课件(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A选项属于句子成分多余,“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应该去掉 一个;C选项“价值”和“广阔”搭配不当,根据句子的意思,应该将 “价值”换成“前景”;D选项属于否定不当,“避免”指设法不使某 种情形发生,与“不会”连用使句子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
经典回放
2.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 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 可穿戴设备。众多此类产品纷纷亮相:智 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普通配 【答案】 第一句属于主语“科技领域”和宾语“设备”搭配不当,根 饰变身为科技神器,引来众多媒体、报纸 据题意,可在“科技领域”后加“产品”,这样,主语就是“科技领 和杂志的关注。 域产品”。第三句中“媒体”与“报纸”“杂志”概念并列不当,“
什么是病句?
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一、成分残缺:
例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例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句子后面缺少“开展”的宾语,可以加上 “活动”一词。)
练习
1.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感 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 起玩耍,同桌共读。 3.阿姨出席了社区“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八类
修改病句的方法
方法:
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修改病句的原则
1.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 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 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能调 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能改动一处的,决 不能改动两处。 2.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改正病句时, 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
五、否定不当:
例9: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 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该 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例10: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 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 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
练习
1.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 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2.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 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 措施。 3.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 略不当.
六、误用歧义:
例1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车没有配锁具。”也 可以理解为“车没锁起来。”) 例12: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做手术的”人可是医生,也可指病人 。 )
(“成就”词义过重,改为“成绩”)
练习
1. 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 同学效尤。 2. 在47届的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精神矍铄, 夺得了四块金牌. 3. 这件精密的手工作品,出自王浪之手。
初中阶段常见的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重复啰嗦 否定不当 误用歧义
前后矛盾 用词不当
修改病句的步骤
1. 读句子,明确错误的类型。 2. 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是 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3. 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 4. 体味语境,看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 5. 弄清关系,复句要看关联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6. 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来意思基础上修改, 这是根本原则。
二、语序不当:
例3: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 数学不感兴趣。”) 例4: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 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练习
1.不但他学习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2.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3. 全校学生认真 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 则》的内容。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之
语文专题复习之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病句辨识
命题趋势:
辨识病句和修改病句,是最能检测学生 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也是中考句子考查的 重点,相对难度较大。 1.中考对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 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 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 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感情色彩、语体 色彩、语言习惯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 当。
三、搭配不当:
例5: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例6: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可改成“端正”或 “改进”。)
练习
1.这部小说成功的塑造了江华等人的英雄 事迹。 2.秋天的陕西是美丽的季节。 3.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 欢呼声。
四、重复罗嗦:
例7: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 大家。
(“具体”与 “详”重复。) 例8: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 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嗦。)
练习
1.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 习热潮。 2.这本书大约20元左右. 3.看他的脸上愁眉苦脸的,肯定又闯祸了。
经典回放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七河八岛”是扬州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湿地景观 ,这里 绿化覆盖率大约30%左右。 B.爱丽丝·门罗是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年来第 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作家。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 值十分广阔。 D.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 扰之中。
练习
1.要稳住人才,使之不流失,关键在于激励 措施是否得当. 2.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 键. 3. 汽车忽然渐渐地停了下来。
八、用词不当:
例15: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 智慧”或“聪慧”)
例16: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 异的成就。
练习
1.小李发现老王正在和他的战友谈话.
2.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3. 小明和小张的妈妈到商店去了。
七、前后矛盾:
例13: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 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 力”) 例14:“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 右。 (“不要超过”和“左右”前后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