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读煤与天然气对环境影响比较图,回答1~2题。

1.从对环境影响方面分析,下列关于天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全球气候温室效应的影响小于煤,主要原因是不排放二氧化硫 B .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 .排放氮氧化物,会形成臭氧层空洞 D .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属清洁能源
2.据图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对输入地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B .抑制城市热岛效应
C .减少能源用量,节约能源成本
D .缓解城市内部交通压力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3题。

3.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 .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C .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 .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读下图完成4~8题
图甲: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根据图 乙: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4.产品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衰退期 B.成熟期 C.增长期 D.开发期
5.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a阶段的产业
B.处于a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C.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d阶段的产业
D.图示说明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6.根据图甲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A.a B.c C.d D.b
7.按图乙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8.按照图甲和图乙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
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及及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在外企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促使产业快速成长
图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图1,完成9~10题。

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10.该公司研发中心选择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2
3
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完成下列问题。

11.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环境
B .扩大市场
C .降低运费
D .输出技术
12.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 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13--14题。

13.图中虚线是居民点a 和b ,b 和d 之、、 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e 和g B .e 和h C .f 和g D .f 和h
14.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 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A .棉花——苹果——毛竹——冷杉
B .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
C .甘蔗——小麦——橡胶——红松
D .春小麦——葡萄——草地——红松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


西















4
A .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B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C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D .西部木材短缺的问题
16.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下列地理事物变化正确的叙述是 ①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②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③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 ④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读图综合题(共1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材料二: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图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期
图例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线路。

(3分)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5分)
(3)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上部分产业的转移。

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4分)。

18.读图6-19,回答下列
问题:(4分)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
型,并说明理由。

(2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2分)
5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AACD 6~10:A BDAB 11~16:BADBBB
9.【答案】9.A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工业中的区位选择,以调动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立意。

试题难易度:中等。

【解题思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广阔。

该跨国公司在中国各地区建制造企业,如东北——长春,华南——深圳,西北——酒泉等,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A选项是正确的。

分散投资风险主要是通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而该图只是地域上的分散,况且在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有分布。

B选项是错误的。

营销
二.读图综合题
17.
【解题思路】观察图表,注意时间和箭头指向,结合经济水平差异,进行描述。

答案:(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或答: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

(2)临海(地处沿海);历史上著名的对外开放地区;临近港澳;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政策优势。

(3)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8. (1)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例。

(2)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

[注意]农业土地利用构成与农产品收入及农业区域发展的条件。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