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老年脑出血疾病的质量管理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老年脑出血疾病的质量管理控制
一、诊断质量控制(10分)
1.诊断正确,病名规范。

(1分)
2.诊断依据充分(3分)有危险因素、症状、体征描述,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

3.鉴别诊断合理(2分)有鉴别诊断的疾病,鉴别诊断的分析要点和进一步应做的检查;住院24小时内必须完善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胸部X片、头部CT或MRI检查、心电图等。

4.根据病情需要可选作的检查(2分)腹部B超、腰椎穿刺术等。

5.头部CT完成率。

(2分)
二、病情评估质量控制(5分)
1.意识状态(2分)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

2.并发症的评估(2分)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静脉血栓等。

3.定量指标(1分)NIHSS评分完成率。

三、治疗质量控制(30分)
1.一般治疗(2分)环境安静,绝对卧床等。

2.脱水药物的合理应用(10分)甘露醇、甘油果糖等的用量及用法;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注意甘露醇的用量等。

3.血压控制的合理。

(2分)
4.并发症的处理。

(10分)
5.外科手术治疗。

(4分)
6.重症及时转ICU治疗。

(2分)
四、康复治疗质量控制(5分)
1.康复治疗计划(2分)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计划由临床医师与康复医师共同制订适宜的“处方”或医嘱,有明确的训练程序,病历中记录训练过程及效果评价。

2.康复治疗知情同意(1分)康复医师应与患者或家属有效沟通,告知康复计划,包括康复训练目的、方向性、时期、预后预测、禁忌等,并在病历中记载。

尊重患方意见和患者需求,确认患者对康复计划承受能力,得到患方配合,记入病历。

3.康复治疗效果评估(1分)定期将康复治疗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内容记录在病历中,中止无效康复训练。

4.定量指标(1分)康复治疗率≥90%。

五、疗效评估的质量控制(5分)
1.治疗后初评价(2分)治疗后3天内对病情进行评价,判断有效还是无效,分析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2.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2分)同时满足出院5项标准,及时安排患者出院。

3.定量指标(1分)治疗好转率≥90%。

六、护理质量控制(20分)
1.护理评估(2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语言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吞咽能力,有无呕吐、头痛等,评估是否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状况和重要脏器功能,术后评估了解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目的及引流情况。

2.饮食护理(3分)神志清醒、吞咽功能评定无呛咳者急性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cal/d)饮食。

鼓励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减少便秘发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d),以免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适宜,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需防止呛咳发生,给予糊状饮食,如蒸蛋羹、肉末菜末稠粥、肉末菜末烂面条、牛奶冲藕粉、水果泥或将饭菜用捣碎机捣烂后给患者食用,必要时留置胃管鼻饲。

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d,200~300mL/次,恢复期患者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

3.用药管理(7分)控制脑水肿,正确使用脱水剂,注意观察尿量,检查肾脏情况。

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血压降得不宜过高过快,一般维持在150~160/90~100mmHg。

高血压脑出血非凝血机制改变,故难以药物制止,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凝血障碍,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可发挥一定的作
用。

4.专科护理(7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减轻脑水肿,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避免再出血。

严密观察有无脑疝先兆症状。

一旦出现告知医师配合抢救,出血量大需做手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润肠药物。

肢体活动障碍予以良肢位摆放,病情平稳尽早康复训练。

5.护理合格率100%。

(1分)
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15分)
1.病房管理(2 分)病房布局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清洁干净。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医疗及生活垃圾的处理。

2.患者管理(2分)①患者良肢位的摆放,经常翻身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严防误吸。

在进行鼻饲、插管、气管内滴药等,防止异物误吸进入呼吸道。

③口腔护理。

一般患者每天2次,生活不能自理者每天4次。

④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影响呼吸。

3.无菌操作(2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及腰椎穿刺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不能重复使用。

气管切开者严格无菌换药流程,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并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4.消毒隔离(3分)①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及接触分泌
物前后应洗手,必要时戴手套和(或)手消毒。

②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污染的器械不能与液体接触,若盛液器已开启或开瓶后每 24 小时内未用完者应予废弃,只能用密封瓶中药物作为呼吸道给药。

③患者合并感染在隔离期间按隔离要求进行管理。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检测(2 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杜绝滥用抗生素,避免机体菌群失调,发生机会性感染。

对已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尽早留取标本做病原菌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

6.使用专科技术的患者管理(3 分)①严格执行预防颅内血肿穿刺术及腰椎穿刺术患者发生感染的措施。

②)执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7.医院感染率≤10%,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扣 0.5分。

(1分)
八、健康教育质量控制(5分)
1.科室有脑出血健康教育书面资料。

(1分)
2.脑出血的病因和诱因的宣教。

(1分)
3.戒烟宣教,有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指导康复训练,防跌倒。

(1分)
4.药物宣教(1分)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作用、疗程和不良反应。

5.定量指标(1分)健康教育率100%,患者知晓率≥80%。

九、出院后质量控制(5分)
1.出院指导内容全面,出院前经治医师、护士详细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用药、营养、康复训练指导等信息服务。

(1分)
2.每位出院患者都有出院小结的副本,主要内容记录完整,并能为相应的社区治疗医师提供治疗建议方案。

(2分)
3.严格执行随访制度(1分)提倡由副主任医师进行首次随访,可采用电话、召回、家访等多种形式;特定患者(根据病情诊疗或科研需要)采用定期随访。

4.定量指标(1分)出院后随访率≥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