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
2018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三、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商品市场和必要的劳动力。
继续学习
历史
知识全通关 7
第十一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继续学习
历史
知识全通关 13
第十一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1946—1949年)—— “陷入困境” 1.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 负担;战争的破坏。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分工不明确,无法抵挡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3)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使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产生和发 展,也给予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 (4)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表现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衰败;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受沉重打击; 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返回目录
知识全通关
历史
知识全通关
第十一单元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解读: 解读:外国经济侵略的方式及其影响
外 国 经 济 侵 略 商品 出 洋 出( 业) 资本 出(外商 业) 织 商品市场 业 洋 纺织 劳动力 民 族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20世纪初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 世纪初
原因: 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 (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直 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接原因) 接原因) 表现: 大生纱厂; 表现:张 謇——大生纱厂;荣德生、荣宗敬 大生纱厂 荣德生、荣宗敬——保兴面 保兴面 粉厂; 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刘、冯——保晋矿务总局 启新洋灰公司; 粉厂; 周学熙 启新洋灰公司 保晋矿务总局 影响: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戊 戌变法、辛亥革命) 戌变法、辛亥革命)
原因:①“法币政策”的实施; 原因:①“法币政策”的实施; 法币政策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③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表现:国民生产总值大副增加,增长速度创历史新 表现:国民生产总值大副增加, 但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高。但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使之 受到一定的限制。 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短暂发展 短暂春天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初步发展 获得新生 夹缝产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问题3:试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以及对近代中国历史和 社会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材料1:“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一为
“分洋商之利。”
材料2:“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与工业企业、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材料3:“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 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洋务运动史》
(二)洋务运动
◆ 影响 1、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 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 实现的。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植根于腐朽落 后的封建制度上必然失败。 2、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 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对外国经济 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4、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 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 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 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 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 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 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 界。 ——《共产党宣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 标准
考纲 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 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 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 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8年高考历史第八单元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附解析)

第八单元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考情分析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提示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外国资本主义②家庭棉纺织业③商品化④内忧外患⑤清朝统治⑥江南制造总局⑦轮船招商局⑧京师同文馆⑨甲午中日战争⑩中国资本主义⑪封建经济⑫外商企业⑬东南沿海⑭继昌隆缫丝厂⑮民间设厂⑯内地⑰民族资产阶级考点二①辛亥革命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③暂时放松④纺织业⑤较快发展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⑦棉纺织业⑧官僚资本⑨战时体制⑩《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⑪官僚资本⑫苛捐杂税[巧学妙用]概念阐释——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解体指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它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并在农村占统治地位,对西方的经济渗透也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构图解史——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关系图解历史——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思维导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图解历史——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图解历史——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态及相互关系漫画解史——民族工业的困境《破扇难挡暴风雨!》(1930年)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面前,提倡国货无法挽救民族工业衰败的悲惨命运。
考法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考题1】(2016·安徽黄山二检)下面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表。
对该表反映的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A.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答案 D『方法突破』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数据类试题的基本方法。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第13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件 (共33张ppt)

考点解析 (二)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
男耕女织 ”经营方式的变化。 1、“____________
自给自足 ”经济形态的变化。 2、“____________ 闭关锁国 ”政策的变化。 3、“____________ 4、新的经济成分(近代企业)和阶级成分(买办阶级)产生。
考点解析
(三)影响
1、冲击中国传统的___________ 自然经济 。
考点解析
考点1: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根本原因(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闭关锁国 政 1、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的____________ 策走向破产,中国市场被迫开放。
关税 不断降低,导致列强能够降低商品成 2、随着市场不断扩大,中国_______ 本,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
官僚资本 的膨胀; 民族资本 的萎缩。 民族工业 陷入绝境, 工厂纷纷 倒闭。
考点解析
认识: ①____________ 帝国主义 、____________ 封建主义 和______________ 官僚资本主义 的压迫和 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族独立 。 ② 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______________
方工业化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之间发生冲突;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主要 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艰难发展;19世纪末20世 纪初,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进入黄金时期,与西方企业的冲突竞争更加激烈。
考点解析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及曲折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产生
19世纪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六七十年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派 的诱导。 代 3、__________
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

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 世纪末,民 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 民族工业萧条。 20 世纪 30 年代, 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 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民族工业 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 中西合 璧、 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 国成立后,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 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 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微知识
夯基础
条分缕析 固本培元
知识梳理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2.洋务运动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史论要旨】 1.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 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旨在“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但 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中的 “近代”是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 工业”强调 “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
发掘教材 · 想一想 1.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 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 么?有何深远影响?
2018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共28张PPT)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中国(近代化孕 育、)
世界(近代化发展)
工业革命扩展,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开 始向工业文明转型 ; 资本主义列强加紧 对外侵略扩张,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步形成。。
经 济
近代经济结构变 动,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 体、外资经济入 侵;洋务兴起、 民族工业产生, 经济近代化开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考纲考点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鸦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 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 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 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
对表1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西方商品对华输出呈现倾销态势 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被西方所瓦解 C.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 D.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
D
2、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 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午战 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
1890— 1894年 100 100 1895— 1899年 142 153 1910— 1914年 315 417
(生产活动)
(生产者)
(生产的产品)
2、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材料一
商品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 市场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
布、洋棉“其质既美、其 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 洋棉者,十室而九。”因 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 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 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2018’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6雅礼)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了更为密切的互动B.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直接导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的地位改变C.鸦片战争后,大部分地主阶级开始改变经营方式,致力于发展商业性农业D.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对外赔款,开始鼓励发展“商业性农业”【解析】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未改变,B项错误;C项错误在于“大部分地主阶级”;清政府一直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错误。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结果,中国农村经济也开始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世界市场提供原料和市场。
故选A。
2.(2017一中)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 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这种状况表明19世纪末(C)B.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很大冲击C.民众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从所学知识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体现的是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与进口货物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D;茶叶产量、外销大大增加,内销基本持平,说明C正确。
3.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观察下图,判断该企业是(C)A.江南制造总局B.上海发昌机器厂C.天津开平煤矿D.安庆内军械所【解析】注意题干“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有关,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航运、煤矿、电讯、纺织等民用工业,A、D两项是洋务派军事工业,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项是洋务派民用工业,故选C。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9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特点: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
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影 响: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 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
[史论总结]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 力和力量源泉。 ⑤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
顽强发展的因素。
(2)阻碍因素
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 要因素。 ②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 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 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 系。
(2)实业家:张謇(南通大生纱厂)、周学熙及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新民主主义 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4.影响: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__________革命的到来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较快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基本统一。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2)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很多工业部门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献。
【概念阐释】
民族资本主义 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产生,以后经历初步发展、短暂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8.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2.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
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传播洋教,民间随之出现了大量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
当时上海等城市所流传关于洋教和传教士的流言远远多于乡村社会,但是乡村社会的教案却远远多于上海等城市。
乡村社会教案更加频繁是因为( ) A.乡村社会出现洋教与传教士B.当时乡村自治体系根深蒂固C.城市的洋教传教士比较集中D.城市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慢4.民国时期,山东地区部分县志记载:更有中人窭姓,平时醵钱(凑钱、集资)为会,有丧之家轮流分用。
白衣素冠,持幡前导,号曰“丧社”。
出丧择送钱治具,送丧则白衣素冠。
知客邀坐别室,设茶馔,亦有里党、戚族代备。
这反映了当时山东( ) A.移风易俗的改革走在时代的前列B.民间有互助办丧事的风俗C.社会转型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强D.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5.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斤,这表明( )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6.“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及西装等。
18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和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江浙一带传统手工业 产品滞销, 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价廉物美的西方工业品 的冲击,故选 D 项。 答案:D
4.1892 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他总结的“张裕” 创业史中写道: “备 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 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清政府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 B.支持革命事业 D.实业救国
【例】 (2016 年 6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Ⅱ)“近日洋布 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 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促成这种现象出 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棉纺织技术的下降 B.太平天国运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C.洋货的涌入 D.人民生活的贫困化
解析: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 的纺织业遭到冲击,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 济开始解体。 答案:C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原因:列强攫取经济特权,洋货大量涌入。 (2)表现: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
2.洋务运动 (1)背景 ①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②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A.提倡发展工商业 C.主张重农抑商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解析:从题干中“以工商为用”可知提倡发展工商 业;由“兼采中西各法”可知主张向西方学习。故本题选 A、B 两项。 答案:AB
►单项选择题Ⅱ 3.(2012 年 6 月· 广东学考)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 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 后,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 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 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 D 项正确。 答案:D
要点二 史料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工业分布图。
史料二
近现代以来,中国曾出现过几次明显的
“国进民退”现象,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在 “自强”名义 下进行的一系列政府经营;二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战 争环境下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三是建国初期为实现 公有制而进行的“三大改造”„„而第三次也是最彻底 的国进民退。
2.(2014· 全国Ⅰ卷)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 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 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 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 A 项错误;1853 年的晚清政 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 B 项错误;当时 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 C 项 错误;
考点展示
备考建议
1.近代经济结构的变 动和社会生活习俗的 变迁是命题的重点。 2.内容上注意近代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各 个阶段的表现、原因 及影响,特别是甲午 战争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 抗日战争时期。
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的变化
(2015·全国Ⅱ卷)
3.本单元渗透社
现代中国节假日
变化趋势及原因 (2014·全国Ⅰ卷) 电影发展与流通 税费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 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史料二、三对此加以分析。 提示:刘锡鸿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 于学习西方技术。郭嵩焘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 习西方政治制度。
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经济结构形式
① 所 占 比 重③
1840 60
②
80
⑤
④
1900 14 20 27
(年) 40 49 52 56 60
注: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外国资本主义
④民族资本主义
⑤官僚资本主义
1.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到1949年,占主导地位 ) ①解体的原因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历史原因)。 其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最主要的原因)。 再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另外,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 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等等。 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首先,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即“织”与“耕”分离. 其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③
《全球通史》载:1850-1899年,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 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 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其比例是4:1 ;1902-1904年的 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1940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 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回答:
带有强制性(侵略的冲击);解体的速度不平衡。 ④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 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2.洋务经济 ① 兴衰过程:
(1)19c60s,开创军事工业。 (2)19c70s,创办民用工业。 (3)甲午战争后,清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 ②特点:
专题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大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结构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1、背景: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传统经济。
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传统的手工业发展,传统的商业繁荣。
尽管继续缓慢发展,但中国经济仍然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为主体。
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加了,强迫中国开放了、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后,强迫中国与英国协商决定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税率。
这样以来,便利了外国货物涌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规定中国关税税率仅5%,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大大削弱了。
英、美等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大量洋货在中国形成了之潮。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手工业濒临破产,传统的商业面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因缺少仅有的狭窄市场而破产。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
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增加的经济成分:-----虽然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代表着世界经济的方向的经济,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尤其在瓦解传统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民族资本主义有积极的引诱作用。
但对于中国落后传统的经济而言,它是一种侵略经济。
------19世纪60、70年代由封建势力投资的、采取近代技术生产的洋务工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部分官员被称为。
洋务派在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弈訢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
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的洋务运动。
最新-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19节 近代

2018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济宁模拟)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
”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解析: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即传统手工业日益破产,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逐渐解体。
所以答案为C。
答案:C2.“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解析:“申江”是黄浦江的别称,指上海;“鬼国”是指外来侵略者,具有贬义;“番舶来银百万计”说明运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品,因此符合材料的答案为A。
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从材料看“家家置纺车”说明是手工业生产,所以C、D错误。
答案:A3.“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
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资政新篇》的颁布C.洋务运动的兴起D.“西学东渐”的开始解析:1860年中国的近代化应该是指学习西方的机器技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学习西方技术的实践是洋务运动。
所以正确选项是C。
答案:C4.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含解析 精品

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提示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考点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耕织②小农③商品市场④“自强”⑤安庆内军械所⑥江南制造总局⑦“寓强于富”⑧开平⑨发昌⑩继昌隆⑪实业救国⑫棉纺织业⑬敲诈勒索考点二①社会政治②国货③对华商品输出减少④反帝爱国斗争⑤面10“经济统制”⑪粉业⑥军事⑦经济掠夺⑧“委托经营”⑨劳动力○统购统销[巧学妙用]1.图示解史——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关系2.构图解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3.图示解史——洋务运动4.易误辨析——近代化≠工业化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
近代是工业化及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6.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7.图示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春”——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冬”——解决战争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
考法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考题1】(2016·湖北华中名校押题金卷)读下面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示意图A.民族工业获得全面快速发展B.轻重工业所占比例趋于合理C.图示现象主要受国际原因影响D.辛亥革命改变了民族工业处境答案 C『方法突破』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
2018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4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四)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联考)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材料表明,随着洋布的传入,国人“弃土布而不用”,这标志着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日益解体,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中“彻底衰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的“全面转型”不符合史实,排除;“农产品开始商品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答案B2.(2017·烟台模拟)“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D.发展资本主义解析“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说明了它旨在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故选A。
B、C两项与题意无关。
D项不符合军事工业的特点。
答案A3.(2017·合肥模拟)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D.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没有体现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故A项错误;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是维新派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说明没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故D项错误.答案C4.(2017·娄底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近代史时说:“(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
”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2.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亿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3.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评价,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
”评价中的“江浙人出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心B.江浙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最早的地方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③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7.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组织大批东南沿海厂矿迁移至西南大后方。
这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平衡了东西部经济发展格局B.便利了官僚资本控制经济C.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基础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8.“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
”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9.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D.孟买棉纱质优价廉10.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实行废银两改银元的金融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 2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提示 (1)特点 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 ),后天畸形。
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深受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③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④从经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 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知识诊断 · 辨一辨 1.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提示 错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解决税源和财政危机,是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可以随意先完成任何一个。
提示 错误。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 顺序不能颠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 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实业救国”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试答: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政策。
3.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 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个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 新街口换成银元, 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 息?
试答:纸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银元币值比较稳定。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 时间、表现、影响。 晨读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 晚记 发展的原因、时间。 4.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 受严重摧残的原因。 5.归纳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 不利因素。
试答:①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②清政府放 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③清末“新政”的鼓励。④引进西方优质苗木。
2. 《中华实业界》 中评价说: “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 „„凡公司、 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不几年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材 料表明民国初年工商业发展的主因是什么。
③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针对训练 1-1 (2017· 贵阳模拟)1896 年,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 宣怀自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直至清朝灭亡, 一直拥有发行 钞票的特权, 并代替传统钱庄, 提供了国内工商业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贷款。 这表明( ) A.自然经济结构日渐解体 B.金融变革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C.外国资本输入份额减少 D.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已经确立
2.根据史料三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 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试答:
提示 政治: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 阶级基础。 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 基础。
[史论要点] 要点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构成
提示 图中的①是自然经济,②是洋务经济,③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④ 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⑤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解读:阅读史料一时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域信息, 即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 另一个是图示右边的备注信息, 即产 业结构问题。
史料二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 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 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研究》 ⇨解读:史料二中“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说明民族企业 对外国资本具有依赖性。 “改为中英合办”“当地士绅反对 ”说明 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的最主要原因始终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提示 错误。 不同时期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不一 样的。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最大阻力。
微探究
活思维
史论结合 重难突破
微考点一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民国时期工业分布图
史料三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图
⇨解读:史料三数据的变化说明在面粉业中中国民族企业的生 产能力逐渐超越外国在华企业,实质上说明了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特 点及其成因。 试答:
提示 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原因:较早遭受外国资 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 来技术、设备;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经济基础较好。
微知识
夯基础
条分缕析 固本培元
知识梳理
【史论要旨】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三大因素。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
发掘教材 · 想一想 1. 1892 年张裕酿酒公司创立, 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先河。 1896 年,公司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 酒。1905 年,地下大酒窖竣工,是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公司得到了较大的 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裕葡萄酒公司初步发展的原因。
第二部分 导学设计与素养培优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5课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微知识 微探究 微视角 微考场 夯基础 活思维 启智慧 查效果
备考 &记忆 课程标准: 了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 备考 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 方向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纲要求: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⑥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 的特点。
(2)意义 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 利于社会进步。
②政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动和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 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 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