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

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25.秦始皇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际所致,无不臣者。

”汉高祖即位后为他父亲祝寿时说:‘始大人尝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刘邦的二研刘仲)力。

今某产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针呼万岁这反映了A.刘邦开创的伟大基业远超秦帝国 B.秦汉为中国广袤疆域奠定定了基础C.统治者把全国土地看作是其私产 D.西汉继承井扩大了秦帝国的疆域26.从敦煌发现的唐朝户籍残卷证明,唐代宗(唐玄宗孙子)大历年间及此前的户籍,都注明某户人口年龄黄、中、丁、老以及应授田和授田中的永业田、口分田等各若干亩。

而大历以后户籍,虽注明年龄,而无黄中丁老之别,只言“都授田”或“授田”若干,而无口分、永业之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造成均田制破坏 B.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C.户籍田亩制度被严重破坏 D.安史之乱严重破环了土地制度27.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的监察机构)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入科。

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

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

这些措施( )A.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B.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C.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 D.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28.萧功秦先生认为,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书北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

这反映了儒家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是A.观念与理实的严重悖离 B.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D.儒家思想落后愚昧29.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2018山东一模】山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8山东一模】山东省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2018. 3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上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

这主要反映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5.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

这主要表明泰汉时期 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26.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发生的同一件事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宋太祖的死亡不仅突然而且离奇B.皇后与晋王合谋杀害宋太祖C.宋太祖死前与晋王之间发生争执D.宋太祖有意把王位传给晋王27.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28.“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29.(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

据此可知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B.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30.按规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权力机关,可以选举、罢免边区政府主席委员及高等法院院长;制定边区单行法规,批准民、财、教、建、粮食及军事等各项计划;督促、检查边区政府对参议会决议的执行,等”。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

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

这反映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25.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这表明墨子主张A.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C.国家应加快生产金属工具 D.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26.《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B.古代小说悄竹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27.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一地。

”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

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A.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B.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C.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D.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28.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29.下面是19世纪未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

下图信息用以反映出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30.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24、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作者、出处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谭其骧《秦郡新考》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2002 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B.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25、“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

”汉代出现的这一思想A.维护了君主统治B.解决了王国问题C.背离了儒家思想D.完善了监察制度26、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A.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27、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甚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

永佃权A.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C.增强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8、1877 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

”这表明。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理科综合历史试题24.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25.西汉初期的法律条文记载:根据不同的等爵,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

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相应地交纳田租,服徭役、兵役。

国家再通过爵位继承制、犯罪罚没和户绝收回等配套措施,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

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B.确保土地分配相对公平C.旨在建立完整的赋役体系D.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26.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

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

这一变化(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B.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D.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27.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

”并标榜,“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

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 )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28.下面是关于近代上海及其近郊的几则史料。

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A.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B.上海近郊蔬菜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C.上海开始引种洋葱、土豆等国外品种 D.上海郊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市场29.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

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 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以来的学者说法不一。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史记》中有关早期分封制的记载A. 属于研究上古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B. 是司马迁对上古时期历史的杜撰C. 为研究上古时期历史提供某些借鉴D. 比近代以来的学者说法更为可信【答案】C【解析】根据“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可知,《史记》中有关早期分封制的记载为研究上古时期分封制提供某些借鉴,C正确;材料内容为史书记载,不是原始史料,排除A;B表述错误;史书记载可信度与时间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根据关键信息“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结合所学史学史观的知识分析解答。

2.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先后消灭了臧茶、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

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A. 有利于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B. 导致汉王朝陷人混乱并短期而亡C. 迫使继任者不断调整统治政策D. 加快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步伐【答案】C【解析】材料中汉高祖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是因为他觉得同姓宗族更可靠,目的是确保政权长治久安,随着诸侯势力的增强,结果造成七国之乱,迫使继任者汉景帝、汉武帝等不断调整统治政策,故C正确;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没有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A错误;汉王朝统治达200多年,不符合“短期而亡”,排除B;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无关,排除D。

点睛:首先由材料“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结合所学得出,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后来造成七国之乱,分析思考。

2018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 西汉时郡守自行辟除椽属(自行招聘府内幕僚)就已成为通制,东汉时把辟除郡县史作为仕进之路的风气更甚,一些名流贤士也以被辟举公府为荣,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椽属A. 对中央造成巨大财政负担B. 对专制主义集权形成威胁C. 是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D. 利于保证政治生态的清明【答案】B【解析】两汉时期地方长官辟椽属,使地方长官有下属任免权,这不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官吏任免的控制,故B正确;地方长官辟椽属并不需要中央财政负担,故A排除;寒门学子入仕的主要途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故C排除;地方长官辟椽属与政治生态的清明无关,故D排除。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地方长官辟椽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地方长官有下属任免权导致中央集权削弱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中国古代历法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都是服务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历法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故B排除;中国古代历法体现了“天人感应”学说,故C排除;中国古代历法受到了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故D排除。

故选A。

3. 关于关羽斩颜良史事,在史书《三国志》中载:袁绍遣大将颜良围曹操,操令关羽刺颜良于白马;而《三国演义》中对此事的记载却增加了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

这种变化体现出A. 明代相关史料更加丰富B. 作品内容受制于作者阅历C. 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D. 小说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答案】C【解析】《三国演义》不属于史籍,有许多虚构的故事情节,故不能说明明代相关史料更加丰富,故A错误;材料信息与作者阅历无关,故B错误;《三国志》属于史书,《三国演义》属于小说,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故C正确;小说没有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故D错误。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高考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高考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卷(一)24.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

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

这主要表明(D)A.各诸侯国尊崇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解析】孔子是鲁人,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雅言为准,其用意是很明显的,说明孔子对于这三项内容的重视,其欲将古代之文化传统明白无误地传递下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更欲在此三项内容上求天下一统。

25.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A)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解析】刺史的职权由“督察郡国,巡视吏治”到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再到“安臵流民”,表明汉代问题不断暴露。

B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材料反映刺史权力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故排除C、D。

26.北宋前期,宰相的阶官在仆射以上,在朝廷发布的敕尾只署名而不书姓,阶官在吏部尚书以下则皆著姓。

神宗元丰改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所以不计寄禄官的高下,一例去姓。

这反映出(C)A.宰相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北宋宰相辅政遵循程序化C.北宋中央官制发生了调整D.分割相权的政策全面实施【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神宗元丰改“制”,导致中央官制发生了调整,故选C。

材料反映的是宰相政治地位的下降,而非提高。

材料反映的是官制变化,而非辅政程序变化。

材料并未涉及分割宰相权力的信息。

27.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

这一文学特色(C)A.反映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统治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地位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影响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解析】材料不能体现A选项,文人的这一行为并不能推动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文人的行为也不能代表市民阶层的利益。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2018届仿真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2018届仿真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谈及西周的政治制度时曾指出:“每个诸候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众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

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即主持国政的卿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

”黄仁宇此观点的主旨是A.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B.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加强统治C.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结合的整体D.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坐大,形成割据25.董仲舒曾对汉武帝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寄以谴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上述观点A.迎合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B.体现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需要C.融合佛道思想形成儒学新体系D.完全背离民本思想走向消极反动26.葛金芳教授认为:若从产业演进角度观察社会经济形态的嬗递轨迹,我们发现中国三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其间发生了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在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开始跨入近世农商社会阶段。

以下史料能够佐证第一次转折的是A.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B. “十二市之环城,嚣然朝夕”C.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D. “半城大约机户所居,比屋皆工织作”27.有学者认为,即使像神怪小说《西游记》那样写的是鬼神魔妖,也还叙写了唐三藏元宵观灯火,孙悟空求雨召龙王,猪八戒高庄倒插门,假公主绣楼抛彩球。

这反映了A.明清小说中的民俗文化B.明清小说已逐渐世俗化C.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D.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28.上表是不同史籍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工业投资的统计。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民族资本家B.投资中心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C.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D.投资布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29.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家”。

最新 2018年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精品

最新 2018年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精品

18年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一)命题人:朱国楼一.选择题: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各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不断交流,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据此回答12—13题。

12.右图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时使用的一件文物,该文物是处理与下列哪一民族关系时使用的A.蒙古族B.藏族C.回族D.契丹答案:B【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该文物是金瓶,是清朝处理西藏事务时使用的,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13.王昭君远嫁匈奴到现在我们基本肯定的原因,表述正确的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B.“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C.“汉家青史内,计拙是和亲。

社稷因明主,安危托妇人。

”D.“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

”答案:B【解析】本题关键是读懂诗歌含义,抓住题干中的“肯定”,对照诗歌内容即可。

2018年14.11月8日北京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谈,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或首脑到会,盛况空前,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外交方针效果明显。

历史上反映中非友好交往的史实有:①通过丝绸之路汉朝可直接与非洲交往②郑和下西洋到访非洲许多国家③唐朝史书留下中非交往的记录④1955年亚非会议,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国家交往和合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中非交往史实,要一定要准确,①项汉朝直接与非洲交往是错误的。

15.假如你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吃到下列哪种食物A.波斯枣B.葡萄C.甘薯D.莴苣答案:C【解析】新情景是唐朝都城长安,选项中食物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引进的物种,只要是唐朝以前的物种都是,而C项是明朝的。

中国近代反封建势力与封建势力经过多次斗争,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据此回答16—17题16.戊戌变法时期流传一句民谚“六君子,头颅送。

袁项城,顶子红。

卖同党,邀奇功。

康与梁,在梦中。

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

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

材料观点反映了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25.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

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A.二牛抬杠法推广B.耕作技术的进步C.农民生活的艰难D.佃耕制度的形成26.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

”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27.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

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A.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28.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该学者意在说明A.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B.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C.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D.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29.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30.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铸。

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

最新 2018年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1 精品

最新 2018年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1 精品

18年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

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体制政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回答9~10题。

9.2002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简,它是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18 年的官署档案。

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官,据此可以推断当时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 B.楷书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D.郡县制已经推行10.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回答11~12题。

1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

”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荷兰B.法国C.美国D.英国12.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诗歌、对联都是鲜活的历史,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Word版含解析

NCS2018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下表中历史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B项从礼对于上下尊卑等角度阐述作用,属于历史解释,本题选择B符合题意;A和D属于史料呈现;C属于历史评价,不符合题意。

2. 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

游仲鸿上疏说:“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

……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

由此可知A. 当时君臣矛盾激烈B. 皇权专制加强C. 皇权受到制度制约D. 理学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不由中书”说明皇帝的专制权力受到此时中书省的制约,C正确;君臣矛盾不是激烈,A错误;B属于明朝时期;D中理学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

3. 祝总斌指出:“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

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A. 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B. 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C. 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D. 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说明古代王朝统治机器运行机制不确定性,比如唐朝比较稳定,汉代、明朝和清朝比较随意,C正确;A和B 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中根本原因属于君主专制,排除。

4.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右图是西周青铜器《史墙盘》的铭文拓片,铭文前半部分追颂了历代周王的文治武功,后半部分颂扬了作器者祖先的功德。

这表明西周时A.成熟的文字体系开始形成B.青铜器的功用有重大改变C.尊祖敬宗的意识已经形成D.“家国同构”的色彩较浓厚25、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

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义,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

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曾遭到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26、“画者,画也。

度物象而取其真。

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

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

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

”这说明中国画A.忽视形象的真实描写 B.注重素材的外在形似C.强调造型的抽象多样D.追求事物的形神兼备27、从1931年开始,南京民政府在红军较为活跃的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份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在不触动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推广“温和的土地革命”,即“合作制”,使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A.积极贯彻执行新三民主义B.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C.抵制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D.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28、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

”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C. 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 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29、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

2018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 《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喜爱鲁武公少子并强立他为嗣君,鲁人不从王命,周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

这一事件表明A. 周宣王带头破坏分封制度B. 维护周政治的宗法制瓦解C. 天子有权千涉诸侯王废立D.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答案】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鲁人不从王命,周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入手,得出天子干涉诸侯王废立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昌氏春秋·上农》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功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

这主要体现了A. 藏富于民的思想开始出现B. 国家推行重农政策的目的C. 农耕统治者宣扬安土重迁D. 古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B【解析】材料“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功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反映了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的目的是稳固生产,控制人民,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藏富于民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宣扬安土重迁,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古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功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者重农的目的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

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

这反映出宋元时期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宋元之际市井小说、话本的形成,体现了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统治阶级需要,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故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部分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

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2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

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这表明A .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B .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 .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D .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27.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儒学统治地位动摇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28.图9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进If曲万关平闊]用9A .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 .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 .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 .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29.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

这反映了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 •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C •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D •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30.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

这一文件的判断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31.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A •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 •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 •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 •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32•公元前415年初,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出兵决议,结果大败而回,帝国从此由盛而衰,这说明A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B •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美体现C •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D •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33•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

”这一事件说明A .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B .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C .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D •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34. 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谈到学习外语 的感受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 学习什么了。

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 ”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 •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 •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 .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35.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 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

这说明当时美国第口卷(非选择题共160 分)非选择题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

第 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 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

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 属地监察。

魏晋时御史台独立, 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

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 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

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 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 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A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C •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B •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D .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

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

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

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

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

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13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6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历史学家派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

经济史学家戴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

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6分)45.(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0年10月14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胁,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

法国屈服之后,中央领袖确有大部分主张重新考虑我国策者,然我人仍主张坚守此项原则,不应更张。

我人绝不改变我国家之特性。

”1940年1 1月1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关英三国合作方案》。

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

1942年,戈林的亲信洋克与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企图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

蒋介石6月18日日记云:“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

”随后,蒋介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指示其“谢绝”,“以为此种提案,决不可能,亦难转达其意,覆绝为要”。

一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影响。

(6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谭嗣同在《仁学•自叙》中毅然宣称:“流涕哀号,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 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

”……他以极尖锐、极简明的语言概括道:“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

二者相交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一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同辈,即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坏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而已为时代所不容。

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拙灭裂,固宜然矣。

(1) 根据材料,概括谭嗣同的基本思想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