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单元教学概说】
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题材的五篇科学文艺作品,体裁和表现手法多元化,凸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纵情疾呼与深沉忧思。

教学时,教师的“导”应重在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

懂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恒久和谐关系的重要。

学生的“学”:可走进社会调查;可搜集资料办宣传刊;可为当地环保出点子。

《敬畏自然》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理读式课堂教学
教学步骤:
1.理解性阅读全文,发现作者的论述思路。

(1)线式梳理:先提出话题,“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

接着用层递的议论方式,从“智慧”和“生命”的角度论述出观点。

最后一节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阐明中心论点。

(2)手法梳理:突出的对比手法:议论抒情的灵活表达。

2.理解文章总——分——总式的构篇特点。

3.细读文本,例举极富特色的论述语言,赏析其作用。

教师示一例,分三步进行。

(1)例举句子。

(2)归类特色。

(3)品析作用。

如:类比句的运用使论述说理浅俗易懂。

指导学生继续完成:反诘句,修辞句,哲理句。

品析:反诘句使观点表达不容置疑,修辞句让文章不失散文色彩,哲理句表意丰富深邃。

方案二
提炼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1.阅读文本,感受作者规劝呼告的说理语言,情感鲜明的观点表达。

2.完成提炼与积累。

(1)提炼两组褒贬词语,每组不少于六个。

(2)结合语境,体味它们的不同情感。

(3)制作词语卡片。

3.提炼七种论述常用的典型句式。

(1)寻读句子。

(2)归纳句式:类比句式,假设句式,条件句式,推论句式,转折句式,猜想句式,反问句式。

(3)提炼句式关键词语。

如:“……正像……一样……”;“如同……一般……”;“如果……那么……”;“无论……都……”;“虽然……但……”;“可是……然而……”;“……那么……”等。

(4)完成积累,培养抽象性的逻辑思维。

4.运用练笔。

(1)选词写句:如不自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等。

(2)套用句式。

可单句套仿,可多句连用组成论述语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信息摘要
教学步骤:
1.扫读全文,多角度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分四步:
(1)猎取关键词和短语,概括说明罗布泊、塔里木河的过去、现在及消失干涸的原因。

如:生命绿洲、恐怖、“四盲”、碧波荡漾等;
(2)从科考的角度,总结一份已来罗布泊考察过的人事资料;
(3)从地理、植物学的角度摘录文字,知识性介绍罗布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湖;
(4)摘引史书记载,佐证曾孕育无数生命,显示勃勃生机的罗布泊、塔里木河。

2.信息外延。

分组进行课外收集或网上查找、下载图片文字。


以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为主题;或以长江、沱江为主题,交流整合信息,办知识窗板报,办环保图片展览。

方案二
谈话讨论式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营造氛围。

如公益广告《最后一滴水》。

2.学生做客以课文标题为主题的《新闻调查》现场。

具体实施:
(1)屏显场景,导入主题。

(2)预定角色:记者吴刚、与彭家木同过事的中科院院士、x疆塔里木老人、西部开发负责人及主持人。

(3)确定谈话内容:记者描述到罗布泊的见闻,科学家讲述中外古今的考察故事,塔里木老人细说百年变迁,西部开发者谈论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4)学生分五组积极准备。

(5)推荐嘉宾人选上台做客,台下同学可以作笔录,可以现场提问。

注:该课案设计对学生的语言要求层次较高,是基本不脱离文本的内容讲述。

3.课外链接。

屏显沱江再受污染的图片说明,要求学生拟写话题,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旅鼠之谜》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说书讲故事
课前准备:读熟课文,能口述旅鼠的三大奥秘。

收看电视和查找资料,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实施过程:
1.口头复核文本主要内容。

即以“话说旅鼠”为题,解说旅鼠的三大奥秘。

2.趣味加工文本,鼓励有个性的创意,富于想像的故事表达。

学生从如下方面活动:(1)为故事加新美的标题。

(2)丰富故事情节,如想像旅鼠死亡大迁移的悲壮场面;绞尽脑
汁的自我暴露;快口表演、说读旅鼠超强繁殖的文段;中文版的丹尼斯口语;电视书场版的旅鼠之谜;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

3.动物故事擂台。

要求:
(1)内容新、奇、趣,表达准确、流畅;
(2)评选能手高手。

方案二
跨文体式品读
主要教学步骤:
1.感受文章的三种表达方式:用记叙述说事件;用生动有趣的说明介绍;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构成情节。

2.一文三体式品读。

一句话概说内容:这是一篇的记叙文;这是一篇介绍的说明文;这是一篇的动物小说。

3.找读语段,支撑说法。

(1)潜含记叙的诸多要素;
(2)最显眼的数据说明;
(3)讲究行文有波澜,有高潮,结局留有余味的艺术手法。

4.组合语段,编辑较典型的记叙文、说明文、小说。

教师示一例后学生自主完成。

5.品读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警世性。

《大雁归来》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以朗读为主体的阅读教学
设计说明:此课案是一节多媒体电教课,需配置大雁飞行的视图、音乐及朗读等视听材料。

教学流程全靠CAI显示。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步,建议你这样读文:
(1)速读——读得顺畅、准确;
(2)中速读——读得抑扬顿挫;
(3)慢读——读得舒畅、溢情。

第二步,精彩视听欣赏。

学生一面观看画面,一边听读课文第4、
6、9节的朗读。

第三步,请你模仿朗读,音乐画面同上。

(1)自选一段仿謣;
(2)仿赵忠祥解说式的风格读;
(3)仿《子午书简》的风格读。

第四步,美读点击语段。

(1)带着钦敬的情感读第2、12节;
(2)带着友善的情感读第6节;
(3)带着怜爱的情感读第8节;
(4)带着赞美的激情读第13节。

第五步,请你欣赏有趣的《动物世界》。

方案二
感悟式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1.感悟两个知识点。

(1)以对大雁的热爱为感动点;
(2)以保护和珍爱动物为制高点。

2.感悟四种阅读价值。

(1)以环保主义者的身份向捕猎、滥杀者忠告;
(2)深情呼唤人类关爱已成弱势群体的动物们;
(3)展示一位爱鸟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4)浓郁的抒情贯注满腔爱意。

3.深层次悟读:
(1)找回人类逐渐消失的善良本性;
(2)雁群由来已久的联合观念人类所不及;
(3)人类回归自然,应带着爱心善待自然。

4.感悟美点。

(1)抒情之美:不直抒胸臆,情满字里行间。

(2)描写之美:源自作者长时间细致的观察与发现。

(3)手法之美:知识与抒情性结合,侧重抒情。

(4)主题之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爱人,爱动物。

《喂——出来》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背景阅读和透视阅读
教学角度:
1.背景阅读:了解星新一和他的微型小说,了解科幻小说的基本特点。

2.透视阅读:挖掘文字表面所渗透的深层含义。

背景阅读教学步骤:
1.制作知识卡片,介绍星新一及其小说。

2.明确小说创作的大背景:人类急功近利,漠视环境污染。

3.了解科幻小说情节出于想像、理念发人深省的特点。

透视阅读实施过程:
1.筛选一个情节赏析:最具漫画笔法的,最具诙谐幽默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最能暗示主旨的,最具深刻内涵的,最能揭示人物本性的。

2.特长发挥。

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1)想象情景,模拟演绎:如语态、神情;
(2)创意构图:或漫画勾勒人物,或夸张写意神洞;
(3)点评人物,归结主题。

方案二
人物阅读与情节阅读
人物阅读教学过程:
1.归类个像和群像,依据:年龄、职业、身份、地位。

2.阅读人物行为,揣摩心理。

用一句话概括人物的动作行为,揣摩心理活动:记者探洞;学者测洞;警察守洞;闲人看洞;村人送洞;商人买洞。

3.积累一批描摹神态、心理的词和短语: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贪婪的目光;装作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反反复复地打量;得意洋洋地眺望;心里不住地盘算。

情节阅读实施环节:
1.情节梳理。

快速阅读:
(1)把握情节脉络,准备概述。

(2)以一“洞”字构筑情节,依次是:庙倒洞生→众人观洞→村人送洞→商人建庙经营洞→享受洞的实惠→工人听闻奇怪叫声。

(3)按要素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自由选点赏析。

(1)极力渲染洞的神奇——感受科幻特征;
(2)“喂——出来”首尾两次亮相的用意——揣摩精心的结构;
(3)出神入化的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技法;
(4)假借现实想象虚幻的情节——发现构思的大胆新巧;
(5)大的题材,小的笔法,深的主题——探究角度的独特。

3.延展想像,设计和续写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