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遗产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IPA分析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05-06 作者简介:王瑞(1995—),女,河南焦作人,郑州大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游管理学院硕士生;
王镜(1973—),女,陕西宝鸡人,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7BJY155)。
·6·
丝绸之路遗产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
联合匹配性 与 “丝 绸 之 路 ”旅 游 联 合 品 牌 评 价 之 间 的关系,为“丝绸之路”旅游品牌联合效应的提升提 供了参考。[5]四是关于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的研 究,杨阿莉基于生态理念对丝绸之路旅游产品进行 了结构优化与升级。[6]此外还有关于丝绸之路文化 遗产型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研究、[7]丝绸之路旅游 线路的研究等。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从 多样化的主题与视角对丝绸之路遗产旅游展开了研 究,但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来对丝绸之路遗产旅 游游客满意度进行的研究还较为少见,而游客满意 度的研究在提高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影响力及景区的 经营效益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8]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1.问卷设计 在查阅文 献 的 基 础 上, 根 [15][16][17][18][19][20] 据 前期整理的访谈资料以及丝绸之路遗产旅游各遗址 点的实际情况,经过预调查和专家咨询,问卷设计了 三部分共 38个问题,分别是游客的个人情况、游客 对丝绸之路世界遗产遗址点旅游开发建设的期望与 满意度的评价、游客对丝绸之路遗产旅游的总体感 受与未来重游的可能性。其中,游客个人情况调查 设置了 5个问题,游客对丝绸之路世界遗产遗址点 旅游开发建设的期望与满意度评价设置了 31个问 题(经因子分析后保留为 22个问题),游客对丝绸 之路遗产旅游的总体感受与未来重游的可能性设置 了 2个问题。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都采用李克特五 级量表进行打分。 2.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于 2018年 8月 2日至 8月 5
游客满意度指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期望与游 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后的体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 产生的一种 心 理 状 态。[9]目 前,对 游 客 满 意 度 的 测 评方法主要有 因 子 分 析 法、[10]IPA分 析 法、[11]模 糊 综合评 价 法、[12]结 构 方 程 模 型[13]等。其 中,重 要 性—满意度(IPA)分析方法由于较为直观地反映了 重要性与绩效性感知的差异,不仅能够评价景区经 营者的经营业绩,还可以对构成质量属性的每个方 面的重要性进行判断,从而在提升对策建议及完善 景区发展时更具有针对性,[14]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到 了旅游研究领域。此外,因子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 想,可以使研究聚焦到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借 鉴前人的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法与 IPA分析法对丝绸 之路遗产旅游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影响游 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提升丝绸之路品牌影响 力及改善各遗址点开发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摘 要: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五个主要因素:“遗产地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遗产地外部环 境建设与遗产保护情况”“遗产地宣传资料与节庆活动”“遗产地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遗产地旅游解说系 统”。继而对五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均值进行排序分析,结合配对样本 T检验,结果表明:游客游览 前的期望与游览后的满意度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性差异,游客游览完遗址点后的满意度均值明显低于游览前 的重要性均值,五个影响因素的 IPA分析中,“遗产地外部环境建设与遗产保护情况”以及“遗产地旅游解说 系统”位于优势区,而“遗产地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位于修补区,是游客期望较高而满意度较低的因素;22个 评价因子的 IPA分析中,有 9个评价因子位于优势区,8个评价因子位于机会区,5个评价因子位于修补区,修 补区的项目是各景区遗址点亟需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丝绸之路;游客满意度;因子分析;IPA分析 doi:10.3969/j.issn.2096-2452.2019.03.00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452(2019)03-0006-10
2019年第 3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AnimalHusbandryandEconomy
经济与管理
(总第 32卷第 176期)
丝绸之路遗产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和 IPA分析法 王 瑞,王 镜
〔郑州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丝绸 之 路:长 安———天 山 廊 道 的 路 网 (中 国
段)”于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 关于丝绸之路遗产旅游的文章不断涌现。研究主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丝绸之路区域 旅游合作的研究,李耀华等基于中亚五国居民调研 的视角,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 带跨国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的机制进行了研究。[1]马 耀峰等则通过分析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遗产旅 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丝绸之路
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的战略。[2]二是关于丝绸之路沿 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的研究,任唤麟通过设定评 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构建了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 游资源价值评价模型。[3]三是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形 象感知与营销的研究,在形象感知方面,程圩等运用 文本分析法对丝绸之路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了研 究,[4]任唤 麟 则 针 对 丝 绸 之 路 地 理 特 征 的 形 象 问 题,提出应采取增进文化认同、构建景观综合体与多 层级形象体系、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等形象策略。在 品牌联合营销方面,沈雪瑞等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
日在甘肃省的各大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以及著名 遗址点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地进行问卷的发 放与实地深入访谈。此外,为确保问卷调查的真实 性及有效性,仅针对那些已经游览过各遗址点并准 备离开的游客进行调查,且每位游客只能填写一次 问卷,从而降低游客的流动性给研究结果带来的偏 差。问卷当场发放并回收,如果游客对问卷有不理 解的地方,调查者当场为其解释。本次调查共发放 问卷 340份,排除诸如填答不完整等无效问卷,得到 有效问卷 313份,有效率为 92% ,调查问卷有效回 收率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