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高三10月阶段检测——语文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
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检测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3分)
①“土豪”炫富虽属个人举动,但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 ——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

②《百年孤独》堪称奇书,艰涩婉转,高深莫测,初读感觉或许▲ ,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

③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A.忽略不知所云殊途同归
B.忽视云里雾里殊途同归
C.忽视云里雾里异曲同工
D.忽略不知所云异曲同工
2.下列诗句中,没有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3分)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B.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4.清代《四库全书》分古书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列叙述正确
..的一项是(▲ )(3分)A.《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故列于史部。

B.屈原作品收录于《楚辞》,故《渔父》须查集部。

C.《道德经》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可在经部查阅。

D.孟子为先秦诸子之一,故《孟子》一书列于子部。

5. 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3分)
A.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B. 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C. 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司马温公行状
公讳光,字君实。

年十五,书无所不通。

年二十,举进士甲科。

改奉礼郎。

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

未上,丁太夫人忧。

未除.,丁天章公忧。

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

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

籍请公按.视。

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

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

”籍移麟州,如公言。

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

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

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

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

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

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

”后数日,吕惠卿进讲。

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

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

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

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

”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

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

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

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

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

”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

”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

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

然神宗知公最深。

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

”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选自《苏轼文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籍请公按.视按:巡视
B.未除.,丁天章公忧除:巡视
C.乞独坐其事,不报.报:回复
D.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喻:告知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

B.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官员必须停职守丧。

C.巡狩:天子巡行视察诸侯所守的疆土,“巡视”“视察”之义。

D.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8.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4分)
②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4分)
9.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0〜11题。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山鸡:鸟名,即雉,羽毛斑斓美丽。

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

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即黄陵庙。

10.这是一首咏物诗,联联都有鹧鸪,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5分)
11.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也写到鹧鸪,试写出相关句子,并分析温
词和郑诗中鹧鸪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2)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京口北顾亭怀古》)
(4)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6)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
(7)▲ ,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8)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预演
(前苏联)杜姆巴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们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课桌。

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常一起冲着老师的后背做鬼脸儿。

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

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四层楼……
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震得整个房子嗡嗡响。

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里面传出一阵叫骂。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

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约摸有八九岁。

“努格扎尔·阿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他是我爸爸。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学。


“噢,您请进来吧!……玛穆卡!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

”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
“不在。

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你俩在做什么呢?”我问。

“我们在玩‘爸爸和妈妈游戏’。

我当爸爸,姆济娅当妈妈。

”玛穆卡对我说。

“你们玩吧,我不妨碍你们。

”我一面点着烟,坐在沙发上。

“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我寻思着,“生活安排得好不好,是不是幸福?”
孩子们尖利的喊叫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过来。

“喂,孩子他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玛穆卡问道,显然是模仿某个人的。

“吃个屁!我倒要问问你,我拿什么来做饭?家里啥也没有!”
“你的嘴可真厉害!”
“昨天夜里你跑哪儿逛去了?说!”姆济娅握着两个小拳头,叉腰站着。

“你管不着!”
“什么,我管不着?好吧,我叫你出去鬼混!”
“你疯啦?”
“我受够了!够了!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孩子统统带走!”
“不准动孩子,你自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没那么简单!”
“把儿子给我留下!”
“不行,我已经说了!”姆济娅高声叫道。

“你听着:把儿子留下!要不然……”玛穆卡抱起枕头,一下子砸在姆济娅身上。

“好哇,你敢打人?畜生!”姆济娅抡起洋娃娃,狠狠地打在弟弟头上。

她打得那样厉害,玛穆卡的两眼当即闪出了泪花。

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孩子,真不知道害臊。

这是什么游戏哟!”
“放开我,尼娜!”姆济娅突然朝我喊道。

“你们这些邻居不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我整天受他的气,没法跟他过下去了,我的血全被他吸干了,可恶的东西! 你们瞧,我瘦成了什么样子!”姆济娅用纤细的指头戳了戳她那玫瑰色的脸蛋儿。

“别信这个妖婆的鬼话!”玛穆卡冲我说。

“不要吵了!”我实在控制不住,向他们大吼了一声。

孩子们恐惧地盯着我。

我喘过一口气,勒令两个孩子向我发誓,保证往后不再扮演他们的爸爸妈妈,然后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家。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蛮‘快活’的!”我一路上想着姆济娅和玛穆卡,他们表演了一幕未来家庭生活的丑剧。

13.小说开篇写“十五年前的事”,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4分)
14.请结合小说中“我”拜访“老同学”的这段经历,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15.试分析小说结尾画线句的含意和作用。

(6分)
16.小说中“老同学”并未出场,而是重点描写了两个孩子的游戏,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中国画写意风格的潜在价值
舒士俊
投资和收藏中国画,而更多的新生代往往喜好近现代名家之作,因这类东西俯拾皆是,看得见也摸得着,——众好所至,遂造成了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价位的飙升,乃至于大大超过不少明清名家之作。

这种状况有人以为不尽合理,其实,也有其内在的合理因素在。

中国画笔墨总的历史发展规律,是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

这一规律,其实也反映了画家的精神和创作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

明清时期大写意画风的发端在晚明。

刚开始放笔写意,要突破古典小写意风格的约束,在绘画情感上要奔放宣泄,总难免会有草率,如徐渭和扬州八怪的画,都难免有草率气。

到了海派任伯年
和吴昌硕,也难免有草率之作。

当然他们这些略显草率之作未必不好,相反因其中充盈着率真的性情,仍有可贵的艺术价值。

前几年有人提出所谓“20世纪四大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画,都已突破了古典小写意那种婉约风格的约束,含有强烈的近现代中国画特征。

与那些仍处在古典小写意的风格相比,显然是放笔写意、直抒胸臆的画风要更贴近近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花鸟画大写意经过前人不断的实践探索,尤其是在海派吴昌硕一系的发展中,已臻于完美成熟,这完美成熟的标志,便是齐白石。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从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李鱓、吴昌硕的水墨大写意画风发展而来,吸取了徐渭、石涛、吴昌硕用笔的真率随意,但却比他们要凝重、从容;他曾对八大山人用力较多,但在气息上比八大山人更显得天真烂漫。

齐白石接踵于前贤,正是在前辈大师的创新画风长期积淀所形成的高坡平台上,创立了自己的新成就。

不少藏家喜爱齐白石胜过吴昌硕,就因为齐白石是站在吴昌硕的“肩膀”之上再“更上层楼”,在画格上他要比吴昌硕更完美是并不奇怪的。

齐白石的画,既体现了他的独特天性,又体现了简笔大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从晚明直至民国初年渐次积累起来而达到的高度和厚度。

相比之下,山水画在明清至近现代的写意化发展历程,则明显的不及花鸟画顺畅。

不过,尽管如此,放笔写意山水与海派大写意花鸟画,毕竟在追求向近现代意趣的转型方面,却有共通之处。

也正由于这一点,放笔写意山水画在后来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恪守古典小写意风格的张大千,晚年的画风变格为泼墨泼彩大写意,使他一下成为倍受世人瞩目的画家。

在当代,有人甚而对写意画提出质疑,要否定写意画风。

现当代优秀的写意名家的一时后继乏人,使得前辈名家的写意佳作成了稀世珍品。

写意画之日趋衰弱,遂致工笔画风行于天下,——这与传统书画市场的嗜好相脱节,反过来又使得优秀的写意画在艺术市场中价格快速的扬升。

近些年中国画家对于写意化风格的追求,也明显的已处在暗潮涌动之中。

现已有个别突出的画家,对于工笔和写意的变异规律的把握已趋于通透,其画风的拓展,已蕴含“工”中求“写”的灵光闪烁,值得有眼力的收藏家进一步的期待。

17.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
18.中国画写意风格为什么具有潜在价值?(6分)
19.当代有人对写意画质疑,这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七、作文(70分)
20.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在马戏团做了半辈子的小丑改行了。

新工作很体面,是在快餐店里卖汉堡。

没有人鼓掌,没有人笑,没有人需要他翻跟头,摔跤,或是做鬼脸。

小丑后来写了一封信,寄给当年还在马戏团的自己。

信里只写了一句话——“我一切都好。

只是想你。


参考答案
1. B。

忽略,多指无意疏忽,没注意;忽视,指有意漠视,不重视。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语言混乱空洞;云里雾里,指掉进了一大片雾里,比喻人迷惑不解的样子。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2.D,A项,将“泣涕”比作“雨”。

B项,将“官场”比作“樊笼”。

C项,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钩”。

D项,从“解意”“摧残”可看出是拟人。

3.C
4.B,A项,《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但属于十三经,故列于经部;C项,《道德经》为道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作者为老子,属于子部;D项,孟子为先秦诸子之一,但属于十三经,故《孟子》一书列于经部。

5. C,例句是有关禅理的,体现心无杂念,宁静致远的心境。

C项“鸟不知”体现心中的空静。

故C项与例句意境最为相似。

6.B(除:除去孝服,即守丧期满)
7.D(战国)
8.(1)(官府)免除他们十五年的赋税,官府虽然没有收入,但卖出的粮食自然就会便宜,可以渐渐地解救河东的百姓。

(“复”“虽”“籴”“纾”各1分)
(2)忠诚有信的士人,在您当权时,即使与你意见不合,让人憎恶,以后一定会慢慢地得到他的帮助。

(“当路”“ 龃龉”,“徐”,定后句式各1分)
9.①有得守成之道的先例,不用改革;②国家没到非改不可的程度,不需改革;③国家不具备改革的条件,不能改革。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公名光,字君实。

十五岁时,书本上的知识没有不理解的。

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头等。

改任为奉礼郎。

因为父亲司马天章在杭州,就推辞了所任的官职,请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于侍奉亲人,朝廷答应了。

还没有上任,适逢母亲去逝。

守孝还没有期满,又遇到父亲去世。

连续几年守丧,哀伤过度而消瘦,仍按礼仪守丧。

原宰相庞籍,见到公认为他很奇特,等到自己做了枢密副使,推荐公做馆阁校勘。

天圣年间,朝廷禁止百姓到河西种田,敌人就得以渐渐地蚕食那里的土地,成为河东的忧患。

庞籍请求公前往巡视查看。

公为他出谋划策:“应该依靠州里的老兵,再增加三千禁兵,在河西筑起两处据点,可以使堡外三十里的敌人不敢来种田,那么州西六十里范围内就不会有敌人。

招募有能力耕种闲田的百姓,免除他们十五年的赋税,官府虽然没有收入,但卖出的粮食就会便宜,可以渐渐地解救河东的百姓。

”庞籍转任麟州,按照公的话去做。

但是掌管军队的郭恩勇猛而又狂傲,夜里打开城门,带领一千多人渡过河水,运来酒食,遇到敌人战死。

论罪的官员把罪责归于庞籍的身上,罢去了节度使的官职,改任青州知府。

司马光在宫殿前守候,多次上书,请求独自承担这事的罪过,没有得到回复。

王安石开始主持政事,在天下推行他的新法。

迩英阁的臣子为皇上讲读,讲到萧何、曹参的事情。

公说:“曹参没有改变萧何时的做法,得到安守天下的方法。

所以孝惠帝和高后时期,天下太平,百姓衣食丰足。

”过了几天,吕惠卿侍讲。

就说:“先王的治国方法,有五年一变的,是巡查考核等制度。

有三十年一变的,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调整刑法轻重。

也有百年不变的,是父慈子孝兄和弟恭的礼仪。

前日司马光说的不对,他意在讽刺朝廷变法,而且讥讽我是主管草拟条例的。

”皇上问公“惠卿说的怎么样?”公说“诸侯有改变礼乐的,皇上在巡查的时候就会惩罚他,因为皇上自己没有改变。

新建的国家用轻的刑罚,动乱的国家用重的刑罚,和平的国家用中等刑罚,这是刑罚根据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不是变化。

况且治理天下,就像居住的房子,破旧了就修理,不是严重毁坏的就不重新建造。

严重毁坏重新建造,没有好的工匠和上等的材料无法完成。

现在二者都没有,我恐怕连风雨也无法遮蔽了。

”惠卿不能回答。

公就给王安石写信阐明这个道理,多次往返,尽力讲理,好在安石听从他作了修改。

公又说:“巧言令色的人缺少仁义。

忠诚有信的士人,在您当权时,虽然与你意见不合,让人憎恶,以后一定会慢慢地得到他的帮助。

谄媚之人,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

”就对宾客常常指点着说:“让王安石失败的,一定是吕惠卿。

这之后六年,吕惠卿背叛王安石,上书告发他的罪状,只要可以用来挫败王安石的,他没有不做的。

由此天下人佩服公有先见之明。

公侍奉过四个皇帝,都被君王敬重。

然而神宗了解他最深。

公就想着来报答他,常摘引孟子的话说:“对君王责难这就叫做恭,向君王陈述好的意见,堵塞他的邪念这就叫做敬,认为君主不能行仁政这就叫做贼。

”所以虽然公的言论常违背圣上心意,但神宗理解他的想法,更加厚待他。

10.首联: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1分)颔联:写鹧鸪啼声所在处凄迷荒僻;(1分)颈联:写人闻鹧鸪啼声而感伤;(2分)尾联:写鹧鸪低回飞鸣,悲情无尽。

(2分)
11.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2分)②温词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飞,反衬女子的孤独寂寞;(2分)③郑诗借物抒情,借鹧鸪悲啼抒发迁客游子的乡愁旅思和思妇相思的凄切情感。

(2分)12.(1)望帝春心托杜鹃(2)取之无禁(3)赢得仓皇北顾(4)夕揽洲之宿莽(5)剑阁峥嵘而崔嵬(6)呕哑嘲哳难为听(7)朝菌不知晦朔(8)一尊还酹江月
13.①通过追述“十五年前的事”,突出了“老同学”学生时代的调皮,表明了同学友情的深厚。

(2分)
②交代了“我”登门拜访老同学的原因;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和“我”对朋友现在生活境况的猜想。

(2分)
14.①即将见到久别的老同学时内心激动;②对老同学能否认出自己的担心;③按门铃时听到屋子里有斥责声时的羞怯;④进屋后坐在沙发上等待“老同学”寻思“老同学”境遇时的关切期待;⑤了解到老同学家庭现状后的愤怒失望。

(一点1分,答到四点即可。

如顺序错误,该点不得分。


15.①这段文字表明老同学的生活现状很糟糕,孩子也很可能成为他们的翻版(2分);②点题(点出了“预演”的内涵)(2分);③点明了文章主旨,警示人们重视言传身教(家庭教育)的影响。

(2分)
16.①通过一对儿女的游戏巧妙展开情节,生动曲折,侧面表现了老同学的生活境况;②使“老同学”的形象更生动丰满:不注重个人修养、生活散漫没有责任心;③使小说的主旨更鲜明突出,警示人们注重自身言行;④更吸引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一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17.①首先,指出收藏近现代名家之作有着合理的因素;(2分)②其次,简述中国画的写意化发展历程,证明收藏近现代名家之作的合理性;(2分)③最后,通过写意画在当代的遭遇,进一步证明写意画的潜在价值。

(2分)
18.①符合中国画笔墨总的历史发展规律;(2分)②贴近近现代的审美趣味;(2分)
③充盈着率真的性情,显得随意烂漫。

(2分)
19.①使得当代优秀的写意名家后继乏人;(2分)②使得前辈名家的写意佳作成了稀世珍品,使得优秀的写意画的价格快速上涨;(2分)③使得画家追求写意化的风格。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