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宣导

合集下载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1、《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一)贞观政要【原文】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译文】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斥退皇帝身边那些佞邪的小人,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任用的人,都认为他是贤臣,你知道佞臣是谁吗?”那人回答说:“我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

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身边的大臣们,如果谁不怕雷霆之怒,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人。

如果谁一味依顺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见,那就是佞邪的人。

”唐太宗回头对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

君主是施政的源头,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诈妄为,却要臣下行为正直,那就好比是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这是根本办不到的。

我常常认为魏武帝曹操言行多诡诈,所以很看不起他的为人,现在如果让我也这么做,不是让我效仿他吗?这不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办法!”于是,唐太宗又对上书的人说:“我要使诚信行于天下,不想用诈骗的行为损坏社会风气,你的话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

”2、《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二)《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二)史记原文:请略道当世千里之中,贤人所以富者,今后世得以观择焉。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秦破赵,迁卓氏。

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

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唯卓氏曰:“此地狭薄。

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1、《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二)《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二)贞观政要【原文】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

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①。

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②而废也。

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

”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

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

【解释】①格:来,至。

意谓信服,归顺。

②斯须:须臾,一会儿。

【译文】贞观十年,魏徵上疏说:臣听说国家的基础,在于道德和礼教;国君地位的保障,在于诚实信用。

有了诚信,就不会产生二心。

实行德政,边远的人民也会来归顺。

由此可见,德、礼、诚、信是国家的纲领,贯穿在君臣、父子关系中,一刻也不能偏废。

所以孔子说:“君王以礼对待臣子,臣子以忠心侍奉君王。

”还说:“一个人终有一死,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存立。

”文子说:“说出话来能够使人相信,是因为说话之前已经取信于人,发出令来能够得到执行,是因为命令之中含有诚意。

”说了却不做,是言而无信,接受了命令却不执行,是没有诚意,如果是君王,就会败坏名声,如果是臣下,就会危及生命。

因此,即使身不由己,处境艰难,君子也不会做有失诚信的事情。

【原文】自王道休明①,十有余载,威加海外,万国来庭,仓廪日积,土地日广,然而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情未尽于诚信,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

普贞观之始,乃闻善惊叹,暨八九年间,犹悦以从谏。

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强有所容,非复曩时之豁如②。

謇谔之辈③,稍避龙鳞;便佞之徒,肆其巧辩。

谓同心者为擅权,谓忠谠者为诽谤。

谓之为朋党,虽忠信而可疑;谓之为至公,虽矫伪而无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解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解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解读第一条为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全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的规定。

《条例》的出台,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新要求。

《条例》施行的目的是,致力于解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缺乏稳定性和法律规范的问题,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实施转变为依靠法治手段推进,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法制化、规范化,对于普法工作长期、稳定、持久、广泛地开展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上的保障。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法制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社会普及宪法、法律和法规知识,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培养公民学法、守法和用法行为习惯,推进国家机关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社会活动。

【解读】本条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界定。

法制宣传教育的多种形式,既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板报、讲座等传统的宣传载体和形式,也包括手机通讯、电子屏幕、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

宣传的内容主要是宪法、法律和法规知识。

但不应局限于法律条文本身,更重要的是宣传蕴含在宪法、法律之中的宪法精神和法治理念,使受众不仅掌握宪法、法律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树立法治理念,从而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公民学法、守法和用法行为习惯,推进国家机关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维权。

第三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适用本条例。

【解读】本条对《条例》的适用范围做了规定。

凡是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包括自治区及各地、州、市、县(区)直属各部、委、办、厅、局、大专院校、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及驻疆单位,驻地军队、武警等范围所有单位、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均适用《条例》。

第四条法制宣传教育实行全面规划、统一领导,单位组织实施、公民广泛参与、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组织形式。

服装室管理制度(精选11篇)

服装室管理制度(精选11篇)

服装室管理制度(精选11篇)服装室管理制度(精选11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服装室管理制度(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服装室管理制度11、更衣室是员工更衣的场所,非酒店人员不得入内。

2、员工在休假期间不得随意进出更衣室。

3、讲究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

4、不得在更衣室内乱扔垃圾及污染墙壁。

5、不得将桶、盆带进更衣室,更不得将私人物品放在更衣柜顶上及走廊等地方。

6、严禁员工在更衣室内打牌、下棋、哄闹、睡觉和玩变相赌博游戏。

7、不允许在更衣室卫生间内洗衣服,不准在更衣室内或酒店其它地方晾晒任何衣物。

8、不允许在更衣室内吸烟。

9、员工须爱护室内一切设施用具,不得随意损坏。

如有违反,将按价赔偿。

10、不准随地大小便,使用厕所后应及时冲洗,将卫生纸丢入纸篓。

11、严禁员工在上班期间及利用用餐时间洗澡。

12、尊重并服从更衣室管理人员及人力资源部的安排和管理。

服装室管理制度21、员工只允许在上下班更衣时进入更衣室,平时不能随意进出更衣室。

2、进更衣室后,应迅速在自己的更衣柜前更衣及装扮仪容。

3、理衣完毕后应仔细锁好自己的更衣柜并管好钥匙,如钥匙遗失应及时到综合管理部(前台)登记,办理借用备用的手续,半日内配好后将备用钥匙退还前台,钥匙费用自理。

4、更衣和装扮仪容后应迅速离开更衣室,不得在更衣室停留。

5、不得在更衣室、员工休息室及仓库、制作台场吃零食。

6、不得在员工更衣室内闲聊、看书、报、杂志、不得佩带随身听。

7、未经登记不得私自占用更衣柜,不得擅自配用更衣柜钥匙。

8、不得擅自调换更衣柜,遇特殊情况需调换衣柜时,须到综合管理部(总台)办理登记后方可调换。

9、特殊情况如需进更衣室须经主管批准。

服装室管理制度3一、更衣室实行一人一柜,由公司办公室统一分配更衣柜并加贴姓名标签,发放钥匙;二、分配给员工的更衣柜只供本人使用,不得私自调换衣柜或借他人使用;三、员工应自觉维持更衣室卫生,严禁在更衣室内乱贴乱画,不得在更衣室内晾晒衣物和堆放杂物,不得将任何物品置于柜外,一旦发现作垃圾予以处理;四、爱护更衣室内物品,故意损坏单个衣柜的,按衣柜整体价格赔偿;损坏其它物品的按价赔偿;五、贵重物品或钱物请员工自身携带,不得存放在更衣柜内,如果私自存放贵重物品或钱物发生遗失,后果由员工个人负责;六、不得在更衣柜内存放法律规定的违禁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现报公司领导,做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送法办;七、员工更衣结束后,须将柜子锁上;八、员工若将钥匙丢失,应向办公室报告,配新钥匙或换锁根据实际情况由员工个人解决费用;九、员工离职时须将衣柜空出、清洁干净,并将钥匙交回办公室;十、严禁在更衣室内吸烟或就餐,严禁在更衣室内休息或长时间逗留、聊天;十一、一旦发现有偷窃行为,立即移送法办;十二、员工更衣室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管理。

《 管子 弟子职》原文

《 管子 弟子职》原文

《管子弟子职》原文
《管子弟子职》原文:
凡圣王法,立道以德,扶民以礼,动众以音乐,治田以时令,繁辞以饰辞,奇事以授人,赏义以劝民,惩忿以警众,设谋以备患,为民父母,以身访道,以德致治,以民为本。

弟子宜尽心尽力,力行王法,以求庶令之和,蕃茂之治。

取賄受贿,私卖公心,放纵爱欲,夺民生产,非弟子之所为。

欺君误国,贪求不已,白日行盗,无休无止,非弟子之所言。

君子之为民师者,不限本国,以四海为图。

为君王假目,明道动听,以静为先,以和为主,以变为工,以众为师,以喜、怒、哀、乐为变,以言、笑、劝、谏为工。

【翻译】
圣王施行的法律,以德行天下,以礼养民,以音乐调动人心。

管辖田地须遵循时令,文辞要繁丽,趣味要奇特,奇特的事物可以传授给人们。

施行公义赏善惩凶,警惕民众。

防范灾祸的来临。

君王就是百姓的父母,要亲自奉行道德,以身作则,以德行天下,务实为民,以百姓为根本。

弟子们应该全力以赴地奉行王法,以求得政治和谐与繁荣昌盛。

受贿行贿,私自出卖公心,放纵私欲,扼杀人民生产,这不是弟子们所应做的。

欺君误国,贪得无厌,公然抢劫,不知停止,这也不是弟子们所应做的。

君子作为民众的老师,不只局限于本国,要以四海为图,为君王拟定方针,明道而行,深得民心,冷静而稳健,以和为主,以应变为工作方法,以人民的意愿为师,以快乐、愤怒、哀伤、欢喜为情感基础,以明辨智谋,诙谐幽默,劝谏为工作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新高考Ⅰ卷)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己,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上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2.(2020·浙江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

(选自《张耒集》,有删改)3.(2019·全国I卷)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2019·北京卷)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5.(2019·浙江卷)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6.(2021·江西师大附中5月三模)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白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虞)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我国古代对不作为官员的惩处

我国古代对不作为官员的惩处

482024.01 第01期 总第193古镜今鉴编辑/赵雨婷_瑞言因应而生。

这些官员中的大多数任职期间大都能很好地完成君主交给的任务,但仍有不少官员得到权力后便贪污腐败;也有官员认为自己已经是贵族了,不需要再辛苦劳作,所以什么都不做,专注吃喝玩乐,对国家的事务漠不关心。

在这一时期,许多诸侯国着手对那些不作为的官员进行惩戒,其规定逐渐趋于细化,对于不同方面的不作为给予轻重不同的惩处。

云梦秦简中有《法律答问》,载有一名基层官员不作为的案例:“啬夫不以官为事,以奸为事,论何也?当迁。

”啬夫是秦国所置乡官,职掌听讼和收取赋税,这位啬夫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还干了一些坏事,被判处流放的刑罚。

秦朝:对不作为官员判处“迁移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着手制定法律,根据犯罪的轻重,刑罚可分为“迁移刑”“死刑”等。

对于官员不作为并不直接定罪,而是会责令不作为官员向中央报告,解释为什么不作为。

如果理由充分的话,秦始皇会让不作为官员回去继续任职。

如果你的理由是编造的,那么将受到法律制裁。

同时,为了鼓励地方官员,秦始皇还令有关部门对所有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对排在前几名的官员给予物质奖励,对排在后几名的官员减少俸禄。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地方官员无所事事,只想吃吃喝喝,有的官员因此受到惩罚。

据《秦律杂抄》记载,官员如果不作为,就会被处以“迁移刑”,就是流放。

与其他刑罚相比,这种刑罚虽然并不直接伤害身体,但流放之地却非常荒凉,连基本生活质量都很难得到保障。

国古代对不作为官员的惩处身处官位而不作为,误国害民,历来被广泛诟病。

我国历朝历代对那些不作为的官员无不严厉惩处,从不手软。

上古时代:对不作为官员问责我国的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即约4000年前)的时代。

从上古时代开始,统治者对不作为的官员就严加管束,实行问责。

《尚书大传》中有“百姓不亲,五品不训,则责司徒”“沟渎拥遏,水为民害,田广不垦,则责之司空”等方面的记载。

《韩诗外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山陵崩陁,川谷不通,五谷不殖,草木不茂,则责之司空。

第三章 秦汉时期法律制度

第三章 秦汉时期法律制度

焚书 坑儒 法家极权思想的必 然体现
(二)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演变
第一阶段:汉初黄老思想为主 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 文武并用和德刑相济 约法省刑和罚不患薄
陆贾:“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敬谨”(《新语》) 贾谊:“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秦至汉初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原因 历史教训 社会状况 统治集团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
《法律答问》 《封诊式》 《为吏之道》 《语书》 《日书》甲 《日书》乙
官方对法律的解释说明。 关于审判原则、诉讼程序和案例等法律文书。 各级官吏遵守的一些行政规则和要求。 地方长官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告。 类似后世农历、卜筮的书籍。
2、汉朝时期的立法活动:
问题: 从制度层面上说,“亲属相隐”制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 阶段? 从思想层面上说,“亲亲相隐”体现了什么样的立法观念?
1935年《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将相隐的范围扩大至五等 亲以内的血亲,三等亲以内的姻亲。1945年的《中华民国 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了亲属的证言特免权。第169 条规定了职业关系特免权。 我国刑法第307条规定“妨害作证罪”及“帮助毁灭、伪 造证据罪”,第310条规定“窝藏、包庇罪”:基本上将 亲属在一定范围内的容隐行为排除在合法范围之外。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都有作证的义务”。
本章讲授内容
一、秦汉时期法制指导思想的演变a
二、秦汉时期的立法概况b
三、秦汉时期主要法律制度的发展c
四、秦汉时期的诉讼审判制度d
一、秦汉法制指导思想 的演变
(一)秦朝奉行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策略
1、“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
2、“事皆决于法”
3、严刑峻法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律书》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律书》原文及翻译

《史记律书》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

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

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

自含齿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

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

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岂与世儒暗于大较,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君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罚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

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连兵于边陲,力非弱也;结怨匈奴,絓祸于越,势非寡也。

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

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蕃辅,臣节未尽。

(2)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

历至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曰:“南越、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后且拥兵阻阨,选蠕观望。

高祖时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

今陛下仁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宜及士民乐用,征讨逆党,以一封疆。

”孝文曰:“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

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

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秏病,谓百姓远方何?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

朕岂自谓能?今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

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

且无议军。

”故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太史公曰: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又要“怀刑”,主张德主刑辅、以 刑辅德。主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 重视“人治”,即指重视最高统治 者个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决定作 用。
• 道家的法律思想:无为而治
(全面否定仁义礼法,主张自由, 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追求超然物 外)
• 法家的法律思想:法治。
法家之法治,主张将法律公之 于天下,又设置“法官”作为 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 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 安定和统治止血的稳定.
明末清初
• 法律思想:清代的法律指 导思想:“参汉酌金与详 译明律,参以国制”的指 导思想。
• 特征:法律制度特点就是 严格维护皇权专制,残酷 镇压任何反叛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
• 法律思想
儒家的法律思想 墨家的法律思想 道家的法律思想 法家的法律思想
宋代
• 法律思想特征:法律思想 的特征是:法学思想倾向 道家且吸收儒家的“仁义 ”,公平执法,主张德刑 并用,反对专任刑法,批 判君权神授和天罚论,“ 一统纪,明法度”,“三 纲五常说”“德主刑辅说 ”。
明代
• 明代的法律思想:“明刊 弼教”的立法指导原则, “重典治国”的司法指导 思想。

• 明代法律思想特征:德礼 为本,政刑为末,但他们 在本质、目的上是一致的 。
汉代
• 法律思想的特征是:法学思 想倾向道家且吸收儒家的“ 仁义”,公平执法,主张德 刑并用,反对专任刑法,批 判君权神授和天罚论,“一 统纪,明法度”,“三纲五 常说”“德主刑辅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两晋南北朝
• 法律思想:引礼入律的深化中,突出以儒家思想 为主导的正统法律思想,又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 规律。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 演变及特征
法律思想是一个民族法律文化的精 神统御力量或精神价值传承统系

法令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法令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法者,国之权衡也;令者,国之准绳也。

法立而民安,令行而事举。

是故圣王之御世也,必明法度,正令禁,然后可以致治也。

【翻译】法律,是国家权衡的标准;命令,是国家测量的准绳。

法律确立,民众得以安宁;命令执行,事务得以推进。

因此,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必须明确法律制度,端正命令禁令,然后才能实现国家的治理。

【注释】1. 法者,国之权衡也:法,指法律,此处比喻法律如同国家的权衡,用以衡量一切事务,确保公平正义。

2. 令者,国之准绳也:令,指命令,此处比喻命令如同国家的准绳,用以规范民众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3. 法立而民安:法律确立,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生活稳定。

4. 令行而事举:命令执行,各项事务得以顺利进行。

5. 圣王之御世也:圣王,指具有圣明德行的君王;御世,治理国家。

此句意为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

6. 明法度:明确法律制度,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7. 正令禁:端正命令禁令,使之具有权威性。

8. 致治:实现国家的治理,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译文】法律,是国家权衡的标准;命令,是国家测量的准绳。

法律确立,民众得以安宁;命令执行,各项事务得以顺利进行。

因此,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必须明确法律制度,端正命令禁令,然后才能实现国家的治理。

在我国古代,法律和命令是维护国家秩序、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

君王若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重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命令的颁布和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稳定。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曾言:“法者,国之权衡也;令者,国之准绳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法律和命令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后世治国理政的借鉴,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并传承这一思想,努力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

法令文言文翻译

法令文言文翻译

汉律曰:“国有常法,朝有常宪,法者所以正天下,宪者所以正朝臣。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者,国之权衡也;宪者,国之准绳也。

君不能正其身,则无以正天下;身不正,则法不信;法不信,则朝臣不用;朝臣不用,则国不治。

是以圣人贵法,重宪,明法度,正朝廷,严刑罚,薄赋敛,使民富乐,国家安宁。

”译文(现代文):汉朝的法律规定:“国家有固定的法律,朝廷有固定的规章制度。

法律是用来整顿天下的,规章制度是用来整顿朝臣的。

法律不偏袒权贵,法绳不屈服于弯曲。

法律是国家的权衡,规章制度是国家的准绳。

君主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就无法整顿天下;自身行为不正,法律就不会得到信任;法律不受信任,朝臣就不会遵守;朝臣不遵守,国家就无法治理。

因此,圣人重视法律,看重规章制度,明确法律制度,整顿朝廷,严厉刑罚,减轻赋税,使民众富裕快乐,国家安定。

”详细翻译如下:汉律曰:“国有常法,朝有常宪,法者所以正天下,宪者所以正朝臣。

”汉朝的法律规定:“国家有固定的法律,朝廷有固定的规章制度。

法律是用来整顿天下的,规章制度是用来整顿朝臣的。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律不偏袒权贵,法绳不屈服于弯曲。

法者,国之权衡也;宪者,国之准绳也。

法律是国家的权衡,规章制度是国家的准绳。

君不能正其身,则无以正天下;身不正,则法不信;法不信,则朝臣不用;朝臣不用,则国不治。

君主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就无法整顿天下;自身行为不正,法律就不会得到信任;法律不受信任,朝臣就不会遵守;朝臣不遵守,国家就无法治理。

是以圣人贵法,重宪,明法度,正朝廷,严刑罚,薄赋敛,使民富乐,国家安宁。

因此,圣人重视法律,看重规章制度,明确法律制度,整顿朝廷,严厉刑罚,减轻赋税,使民众富裕快乐,国家安定。

法令者,胥役之所借以为利也,立法愈峻,则索贿愈多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法令者,胥役之所借以为利也,立法愈峻,则索贿愈多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法令者,胥役之所借以为利也,立法愈峻,则索贿愈多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起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作用。

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则需要法令者和胥役等相关人员的参与。

然而,近年来有一种现象备受关注,就是法律愈峻,反而导致索贿现象愈发猖獗。

法令者,即制定法令的官员和立法组织,他们的职责是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以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法令者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胥役作为负责协助法令者执行法律的官员,也往往成为了一些不法之徒的工具。

他们利用法律的权力,以索贿为利益来源,使法律执行的正义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胥役的存在本应是为了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但由于利益驱使,他们不择手段地滥用职权,扰乱了法律的正常执行。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法律愈峻,索贿愈多。

在一些法律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索贿现象反而更为明显。

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法律的严格性和复杂性并不能完全防止胥役索贿的问题,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同时,影响法律执行的因素也值得我们深思。

除了胥役的不法行为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如法律执行的不公、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索贿现象的发生。

因此,为了解决法律愈峻,索贿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反贪腐斗争力度,完善法律执行机制,提升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等。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公正、廉洁的法律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正义的待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法令者、胥役以及法令与索贿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然后,正文部分将会详细讨论法令者的定义和作用,并探究胥役与法令之间的关系。

在2.1节,我们将介绍法令者的定义,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机构。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翻译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翻译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翻译解释:有能力的人治理国家,考察国家历史、民风民俗,然后制定法律法规,这样治理起来就畅顺,国家就太平。

出自《商君书·算地第六》【秦】商鞅原文:故圣人之为国也,民资藏于地,而偏托危于外。

资藏于地则朴,托危于外则惑。

民入则朴,出则惑,故其农勉而战戢也。

民之农勉则资重,战戢则邻危。

资重则不可负而逃,邻危则不归。

于无资、归危外托,狂夫之所不为也。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

此臣之所谓过也。

译文:所以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让民众将资本寄托到土地里,而很少去托身外国危险之地。

民众将资本寄托到土地里就会淳朴,托身外国危险之地就会迷惑。

民众在国内朴实,在外国迷惑,所以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尽力而作战积极。

民众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资本就会增多,作战积极邻国就会危险。

民众资本多就不容易带着出逃,邻国危险就不会去投靠。

没有资本,投身外国危险之地,就是疯子也不会这么做。

所以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观察风俗,确立法规,就能把国家治理好。

弄清国家的根本在耕战,就能制定适当的国策。

不观察当时的风俗,不考察国家的根本,那么国家法令就是制定了民众也会混乱。

政务繁忙而功绩少,这就是我所说的过失啊。

扩展资料: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商鞅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儿童及少年保护法宣导

儿童及少年保护法宣导

5. 少年事件處理法: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青少年正 值易受同儕影響的青春期,為協助改正偏差行為, 對於有犯刑罰行為或之虞的少年/女,少年法院可為 情節輕微不付審理、訓誡、保護管束、勞動服務、 安置輔導、感化教育等裁定。
6.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該法第七章明定對身心 障礙者不得有遺棄、身心虐待、限制自由、留置無 生活自理能力之身障者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的環境、 利用身障者行乞或供人參觀、強迫或誘騙身障者結 婚、或其他犯罪或不正當行為。
兒童少年安全問題
虐待類型 1、身體虐待:
兒童少年被不當或過度責罰,如毆打、 燒灼、摔推等,致使受傷或死亡。 2、精神虐待: 對兒童大聲叫罵、威脅要求或輕視諷刺 等,導致兒童少年人格和智能成長受到 不良影響。
兒童少年安全問題
3、性 虐 待: 兒童被性侵害,如亂倫、猥褻、強暴或 被迫從事色情活動。
4、疏 忽: 兒童在飲食、健康、安全和教育方面的
通報時的注意事項為何?
由於通報後,社會工作者仍需訪視、評估, 因此不論以電話、書面傳真、或e-mail等 方式通報,資料盡可能完整,將節省社政 單位再次查證的時間與人力,資料應包括 兒少的基本資料(姓名、年齡、電話、地 址等)、受傷情形、受虐史、家庭狀況、 生活照顧情形等。
我要通報到哪個單位?
法律
◎行政規章:要點、計畫、規定、注意事項…
行政命令 命令
行政規章
◎憲法>法律>行政命令>行政規章(憲法170 中規5、6)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的認識
兒少保護對象: (18歲以下) 包括無依(棄嬰棄兒) 、家庭重大 變故、受暴、受虐、遭受非法侵害、不當對待或有受害之虞 者。
兒少保護內:宣導防治、通報、調查評估、緊急安置、 福利 補助申請、資源轉介服務、家庭處遇及重建等保護輔導服務, 賴公私部門網絡合作,方能共竟其功。

环保宣导函 模板

环保宣导函 模板

環保宣導函Rev. A0貴公司鈞鑒:研國企業致力於研發、生產、銷售 e World Computing & Web-enabledAutomation之科技產品,本著地球公民之一份心,及美滿人生之企業目的,本公司願為環境改善貢獻最大之努力。

為此,自本公司導入環境管理系統以來,除遵循政府相關環保法令規章外,更依據持續改善及污染預防之精神,達到保護環境之目的。

環保意識高漲,推行ISO 14001已成為國際潮流的趨勢;為永續合作及共同成長,誠摯呼籲貴公司一起本著重視環保、愛護地球之理念,於設計、生產及服務活動中,儘可能以3R (Reuse, Recycle, Reduce)減少及預防污染之產生,並符合環保法規之要求。

在此除將研國企業之環境政策及環保理念訊息提供給您參考外,也將會把「環境管理系統」之精神列入「協力廠商評鑑」要求項目中,同時對於現有配合廠商,依其對環境保護所做之努力列為下單合作之重要考量。

請貴公司於收文後一週內簽回此份文件:敬邀貴公司能共襄盛舉,稟持地球村優良企業公民的使命,一同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無任感荷!順頌商祺研國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環保理念以創新卓越的心,提供符合環保與品質的科技以誠信篤實的心,落實環境法規與目的的管理以以人為本的心,推動地球關懷與改善的活動以放眼天下的心,善盡社會環保與公益的責任環境宣言:群我滿意,環境至上研國協力廠商回覆:(請勾選)□ 已為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公司,承諾保護環境的決心 (請檢附認證證書影本)□願意致力推行環境管理系統,為地球環保共同努力□雖因經營考量暫不考慮導入相關認証,但仍遵循污染預防、持續改善□及符合環保法規要求之精神,為保護環境盡份心力協力廠商公司名稱:負責人簽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德缓刑书》路温舒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尚德缓刑书》路温舒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尚德缓刑书》路温舒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尚德缓刑书》是西汉著名的司法官路温舒所著,文章尖锐地揭露了封建法制运用“逼、供、信”的残忍手段,使人入罪。

提出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

文章除了对狱政黑暗、用刑酷烈的现象进行痛斥外,还对造成冤狱的刑讯逼供表示深恶痛绝,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

作品原文:尚德缓刑书昭帝1崩,昌邑王贺废2,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3;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4。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5。

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6,一7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8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9空虚,天下太平。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10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11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12即位,大一统13而慎始也。

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14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15,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16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17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18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19安家,然太平未洽20者,狱乱之也。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21。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令宣導一、法務部九十一年六月十一日法規字第○九一○六○○四六一號函示:有關「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之定義,行政程序法已定有明文,於引述相關用詞時,應注意行政程序法之規定。

按行政程序法第一百五十條第一項所稱之「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項所稱之「行政規則」,係指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或長官對屬官,依其權限或職權為規範機關內部秩序及運作,所為非直接對外發生法規範效力之一般、抽象規定。

兩者之定義、適用範圍、程序及效力等均有不同。

次按行政命令一詞,為行政機關所發布命令之泛稱,其是否基於法律之授權、適用範圍、效力等,均無法由字義知悉,為避免概念模糊、滋生疑義,並統一法律用語,明確釐清命令之內涵及意義,自有依行政程序法上開規定精確使用「法規命令」、「行政規則」一詞之必要。

二、教育部釋示本部「專科以上學校以國外學歷送審教師資格作業須知」中附錄十、持歐洲藝術文憑送審教師資格(一)法國音樂演奏文憑採認原則(本部八十五年八月三日台(85)審字第八五五一五三七○號函):巴黎師範音樂院教育文憑及十四所國立音樂院獲銀牌者需以實地演奏方式審定講師資格,除該十七所認可學校外之音樂院(校名載有CNR: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egion)認可名單(詳如作業須知之附表),公布二年內取得金牌獎者,同意以實地演奏方式審定教師資格。

另附錄十二復規定:持其他歐洲國家藝術文憑送審教師資格者,由本部學審會歐洲藝術類科審查小組就其所持之最後文憑及實際成就個案審議,往例,音樂類科之「實際成就」亦常以實地演奏方式認定,有關「實地演奏」之方式,修正如下:(一)送審講師等級者,應提送一場公開演出之音樂會資料(錄影帶或光碟),時間不得少於七十分鐘,另加書面銓釋報告審查。

(二)送審助理教授等級以上者,應提送三場公開演出之音樂會資料(錄影帶或光碟),每場時間不得少於六十分鐘,另加書面銓釋報告審查。

三、行政院本(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院授人考字第○九一○○一八三七五號函轉總統同年月二十二日華總一義字第○九一○○一○○九二○號令公布廢止「公務員進修及考察選送條例」,請查照轉知。

四、行政院本(九十一)年六月十日院授研綜字第○九一○○一二七六○號函,有關「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業務委外辦理審查小組設置要點」,自即日起停止適用,該小組任務由行政院組織改造推動委員會規劃辦理。

五、內政部九十一年五月廿九日台內營字第○九一○○○七二四九號函,該部函頒之「公共工程專業人員獎懲標準表」自九十一年七月一日起停止適用。

六、銓敘部九十一年六月二十日部法二字第○九一二一五六七一○號書函轉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意見,有關女性公務人員請生理假問題,因事涉兩性工作帄等法之法規釋疑,經函准該法主管機關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九十一年六月十四日勞動三字第○九一○○二六八三七號書函復略以:「查兩性工作帄等法第十四條規定:『女性受僱者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者,每月得請生理假一日,〃〃〃〃。

』女性受僱者在停經前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者,每月得請生理假一日,並無年齡之限制,惟受僱者提出申請時,原則無需提出證明文件,必要時雇主得要求其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同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訂有明文。

另,同一人請生理假之原因通常固定,雇主若要求每次生理假皆須提出醫師證明,則非屬『必要』之範圍。

」七、行政院人事行政局91.5.14局給字第0910018347號函示:有關公教員工「猝發疾病」以致傷殘死亡得否依「公教員工因公傷殘死亡慰問金發給辦法」發給慰問金及其他適用疑義一案,業於本(九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邀集相關機關會商獲致結論如次:(一)有關公務員工「猝發疾病」以致傷殘死亡得否依「公教員工因公傷殘死亡慰問金發給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發給慰問金疑義一節,查本辦法草案前於研議時,曾經考詴院表示,本辦法因公情事範圍,尚應考量地方政府經費負擔等問題,並經本局邀請相關及各縣市政府會商獲致共識,認為本辦法發給之慰問金係撫卹金之外加發之給與,為符本辦法規定之意旨及考量地方經費負擔問題,依本辦法發給慰問金之條件,仍應以發生受傷、殘廢、死亡之事故與因公事由具有直接因果關係者為限,並將本辦法草案原列之「公差罹病」及「於辦公往返途中發生意外」二項因公事由予以刪除。

是以本案公教員工於執行職務時、或於辦公場所或奉派出差時「猝發疾病」,如與因公事由不具直接因果關係,尚不得依本辦法發給慰問金。

(二)有關本辦法第三條規定之「執行職務發生意外」及「在辦公場所發生意外」二項因公事由之審核條件一節,茲參酌公務人員撫卹法施行細則第五條對「執行職務發生危險」及「辦公場所發生意外」之定義,本辦法第三條第一款所稱「執行職務發生意外」,應符合下列條件:1、須為執行職務時。

2、須遭受意外事故。

另所稱「辦公場所發生意外」,應符合下列條件:1、所稱「辦公場所」,係指執行職務之場所。

2、須於辦公時間內或指定之工作時間內,發生意外事故。

(三)有關本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之住院天數,應指「連續住院之天數」。

(四)有關公差往返途中如因其他原因中斷路程之進行,嗣後發生之危險事故,得否仍得依「公差遇險」之審核條件認定發給慰問金一節,茲以本辦法所稱「公差」之往返路程應指「從辦公場所或住居所出發,直接前往指派執行任務場所之路線,或執行指派任務完畢,由該執行指派任務場所直接返回辦公場所或住居所之路線」,故公差往返途中如因其他原因中斷路程之進行,而非直接前往指派任務之場所或返回住居所,應不得依「公差遇險」標準核發慰問金。

人事服務報導一、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本(九十一)年六月三日局考字第○九一○○一五○六七號函以,依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第二條規定:「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制之研擬,事關全國一致之性質者,由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辦理之。

」是以,有關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規之解釋屬該會之執掌,該會業將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相關釋例,登載於該會網站,網址為.tw首頁,請自行至該會網路閱覽及下載備用。

二、91年全國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活動業已開始,相關資訊請上網查詢(網址:.tw/mocsnews/專書閱讀/92/銓敘部通函全國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有關事項啟事.htm)。

三、90學年度即將結束,提醒兼行政教師暨未納入銓敘職員於本(90)學年度休假未滿14天者,在不影響業務的原則下,儘早安排休假(全學年可休假日數不滿14天者,則應全部休畢)。

四、中央健康保險局為維護保險對象之健康,辦理全民健康保險預防保健措施,其服務項目、時程表如附表,請轉知所屬同仁,踴躍參加預防保健。

備註:1.請攜帶保險憑證以供身分核對,以上服務皆不需蓋健保卡及免部分負擔〃2.未依上開規定參加預防保健服務者,經查証有重複施行者,其費用應由保險對象自行負擔。

喜訊恭賀本校社會科教育學系教授蔡志展榮獲教育部九十一年度優秀教育人員,訂於九十一年七月四日(星期四)上午十時三十分在教育部五樓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頒發獎狀乙紙及新台幣五萬元。

行政院民國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第二七八七次會議院長提示我們都知道,在一個變化快速,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國民生活智能的需求。

尤其是在台灣,個人餘暇時間不斷增加,可是國民素質與生活型態並未隨之提升,參與各種公共事務和從事社會服務之能力也有待加強。

對政府一些公共政策的認知與瞭解,都需要依賴一個更活潑、更有彈性的國民學習管道來提供才能奏效。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學習社會」,設計與提供一些機制,該全民都有機會進行各種有助於個人身心發展、生活能力與社會參與之學習活動。

因此,在這次國發計畫中已特別列有終身學習推動計畫,錫 也批准了近期內在行政院成立「學習社會推動委員會」,再加上今天通過的終身學習法,可以說是三管齊下,希望能積極推動各部會、各級政府與民間團體建立終身學習制度,藉以提升公務員之服務態度與能力,並進而讓各級政府能以整體行政的觀點,進行各種終身學習資源之開發與整合,使終身學習成為一種運動。

如此,全體國民的生活素質和社會風氣才能提升,民主法治觀念和國家意識才能深化。

七月份壽星生日快樂交通部觀光局(.tw)二○○二年「台灣地區生態旅遊年」活動行事曆(91.7~9.8)藝文活動台中市政府文化局(04)23727311展覽7.6-7.11 09:00-21:00 第二十屆台灣膠彩畫展大墩藝廊(一)7.13-7.25 09:00-21:00 台中雕塑協會聯展大墩藝廊(一)7.27-8.8 09:00-17:00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文物陳列室1F-3F. -書畫彩瓷陶刻展7.27-8.8 09:00-21:00 台中市美術教育協會會員展大墩藝廊(三)7.2-7.25 09:00-17:00 日本浮世繪特展文英主題畫廊7.2-7.25 09:00-17:00 2002漆藝大師-賴高山新作展. 文英館一樓前廳常設展7.2-7.25 09:00-17:00 台灣特有文化漆陶展文英館二樓前廳常設展7.27-8.1 09:00-17:00 百年台灣文學NO.1特展. 文英畫廊演藝7.13 14:30 「咱的鄉情〃咱的愛聯合演唱會」演講廳7.28 14:30 「箏舞」古箏演奏會演講廳講座7.3 19:00-20:40 閱讀生命-解開生命的密碼演講廳. 翁遠揚/原古心靈教室講7.7 14:00 絲桐雅韻-古琴美學與操縵藝術會議室. 丁承運/國樂大師7.13 14:00 絲桐雅韻-河南派古箏藝術會議室. 丁承運/國樂大師7.18 19:00-21:00 讓小朋友身長體健的秘訣演講廳. 黃怡瓔/仁愛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黃敬棟/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7.21 10:00-12:00 健康知識、快樂一生-神經外科演講廳. 醫生的健康保健觀. 陳鴻鑫/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生7.27 14:30-16:00 城市外交新思維演講廳. 胡志強/台中市長園遊會健康、快樂行親子園遊會日期:91年7月21日(週日)9:00-14:00地點:文化中心升旗台廣場內容:1.有機農作教學與DIY2.環保教學與示範3.書蟲區:封面之故事、. 繪畫天地、看圖說故事、立體區等對象:本市市民費用:免費〃過關者另贈小紀念品台中縣立文化中心(04)25260136【靜視焦點-文學電影賞析研討會】*活動時間:91年7月20日-8月4日(週六、日),下午13:30-17:00共六場*報名時間:6月20日-7月18日*洽詢電話:台中縣文化中心04-25260136分機213張銘真*課桯內容:(本活動可核予教師研習時數、公務員終身學習護照時數證明18小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