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航 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初审结果

初审结果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以領域排序)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第1頁共6頁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第2頁共6頁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第3頁共6頁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第4頁共6頁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第5頁共6頁
初審結果之備註:
1.初審結果之「過」:進決賽;「未過」:不能進決賽。

2.進決賽比率:生活5/5=100.0%。

自然15/16=9
3.8%。

社會18/21=85.7%。

英文2/6=33.3%。

國文0/1=0%。

藝術2/2=100.0%。

3.進決賽(通過)之總比率42/51=82.4%(上屆80.8%)。

未進決賽總比率9/51=17.6(上屆19.2%)。

第七屆小論文寫作比賽初審結果第6頁共6頁。

载人飞船月地返回轨道优化设计与特性分析

载人飞船月地返回轨道优化设计与特性分析

网 址 WWW4&H&K+.+4-/2
载人飞船月地返回轨道优化设计与特性分析
陆 ! 林 杨 路 易 李 海 阳 刘 将 辉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LU
! ! 摘 ! 要 针 对 载 人 飞 船 月 地 返 回 飞 行 任 务 提 出 一 种 基 于 双 重 优 化 算 法 的 两 层 串 行 求 解 策 略 轨 道 初 步 设 计 阶段在改进的双二体模型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与序 列 二 次 规 划 算 法 相 互 补 的 双 重 优 化 算 法 进 行 轨 道 初 值 的 求 解高精度修正阶段在高精度模型下利用序列 二 次 规 划 算 法 修 正 了 初 步 设 计 的 结 果 仿 真 算 例 的 结 果 验 证 了 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显示出求解精度高收敛性好的特点最后利 用 该 方 法 进 度 增 量 等 轨 道 特 性 展 开 了 分 析
关 键 词 载 人 登 月 月 地 返 回 轨 道 设 计 轨 道 特 性 中 图 分 类 号 \=!"4=! ! ! ! 文 献 标 志 码 5! ! ! !!"#!!:4U$;$(a4'&&(4!::!K<:;N4":!$4!"4"=
"/('6)J4%&'8*)*423)0)2(%0'&('2&)*)J.&'&1+(3%S11*5W)0(3 0%(,0*(0)X%2(10.+106)**%4&/)2%20)+(
<%.=104&!2*((+7.%(*0.*(7'(),9//(K@*0,10+,%0(,/0J',7+&')(,/0J',-1*0*-,+0'&,'-

毕业设计2012届初稿

毕业设计2012届初稿
刘胜、周勇、何鹏、刘金阳、肖超、刘得胜、陈建胜
王斐、文书雷、卢永旺、李斌、陶献、曹鹏
陈宁宁(大铁制092)
车辆092
29
周红兵
大功率直流电机控制、监测系统的设计
刘无极、李太兵、赵倩、刘夏云、谌兵、李宇恒、李兵
张颖、殷弦、伍小祥、杨国通、张广越、蒋浪平
旷骅、周启高、孙宗阳、李道明、赵宇博、李荔
彭宏洲(大铁制091)
修聿军、刘宥成、易亚林、李康胜、屈裕捷
彭俊东、余维珏、张勋、侯越潇、谢艳峰
陈柄松、袁文杰、邓国荣、石绍武
长沙司乘
20
黄俊
XS-ZY-250型注塑机液压系统PLC控制
唐畅、张伊男、王永顺、陈明、杨帅陵、陈喜、田超、
王成文、戴泽鹏、陈小龙、钱坤、徐成、唐广、盛瑾
郝鹏飞、熊标、陈少科、樊志刚
宋德凯(大铁制092)、叶棋凌(大铁制092)
杨顺、李初璇、薛强、刘杰、易良、蒋涛、陈林、齐悦春、杨金锋、林强强、吴建伸、黄程鹏
周开(大铁制091)、阳卫(大铁制091)
南京司乘
23
彭涛
基于PLC的牵引电器试验台的研究与设计
王轶伟、孙文明、谢棋、李昊、刘宁、孙文洪、李亚宁
宋昭瀛、鲁宇、黄威、许斌、宋雨、兰利华、何乾
邓永锐、景煜焜、胡俊兴、胡景添、首嘉宁、彭桢
铁运091
39
何志高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李厚喆、易鹏宇、陈琳琳、曹泽群、欧阳晓、刘洋、张超
曾凌锋、杨凯城、张锐、唐杜、潘文、叶升博、唐东双
动车091
40
郭江
中国高速铁路调度集中设备故障下的应急处理
杨啟明、易梦婷、刘大为、周建明、海帅、刘艺帆
龚弘特、罗勇、肖志强、龙浩、文远源、梁昱、龚林

通信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结果(学生)2

通信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结果(学生)2

重修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重修 强化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强化 强化 强化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TD-LTE系统非接入层安全性研究与实现 李小文 基于WinCE的RFID读卡器可视化界面设计与实现 黄俊 基于ARM的液晶显示模块设计与实现 黄俊 基于MATLAB的SCFDMA系统仿真设计 邵凯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的仿真设计 邵凯 数字式酒精浓度测试仪 刘乔寿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处理 李兆玉 机会网络中一种消息冗余度自知的路由策略陈昌川 OFMD原理及抗噪性能研究与仿真 王永 移动网格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蒋青 epon在FTTx中的应用及设计 包杰 光通信中乘性噪声信道下LDPC码性能研究 向劲松 住宅小区EPON宽带光纤接入网设计 李玲霞 基于GPON技术的局域网宽带接入设计 杨晓波 基于机会网中的路由方法与缓存管理机制的研究 刘期烈 信号系统数与字信号实验网上学习与测试系统设计 郑丹玲 OFDM频率同步算法的研究 王毅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设计 刘焕淋 基于ARM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王俊 智能天线中基于均匀直线阵的DOA估计及其仿真 周晓霞 电力光纤传输衰减设计 刘焕淋 IEEE802.16无线城域网(WiMAX)移动站省电研究 李方伟 matlab设计低通滤波器 张刚 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景小荣 HARQ和AMC联合设计的性能分析 戴翠琴 基于LabVIEW的频谱分析仪设计 裴二荣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谭钦红 基于HV9910的照明应急两用驱动方案 李秋俊 基于zigbee的无线定位系统研究 张毅

TOP_DOWN方法在PRO_E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TOP_DOWN方法在PRO_E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444X (2005)03-0234-05收稿日期:2005-07-08作者简介:罗治平(1979-),男,湖南浏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制造业信息化.TOP 2DOWN 方法在PRO/E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罗治平,沈永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上海201620)摘要:TOP 2DOWN 是一种基于自上而下传递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由于其基于整体设计的优点,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被广泛地使用。

为此,探讨了TOP 2DOWN 设计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以及在PRO/E 软件中TOP 2DOWN 的实现方式。

同时,结合隐形眼镜盒的设计,阐述了TOP 2DOWN 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TOP 2DOWN ;数据流;工业设计;PRO/E ;骨架零件中图分类号:TP311.138 文献标志码:AApplication of TOP 2DOWN Method to ProductDesign With Software PRO/EL UO 2ping ,SHEN Y ong 2gang(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 :TOP 2DOWN is a technical design method based on data flowing from top to down.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based on its virtue of total design.The principle and the basic flow of TOP 2DOWN method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OP 2DOWN method with software PRO/E is introduced.Illustrating the design of recessive glasses box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of TOP 2DOWN method is stated.Key words :TOP 2DOWN ;data 2flow ;technical design ;PRO/E ;skeleton TOP 2DOWN 作为一种设计思路在产品设计中被广泛地使用,不同的设计平台有其不同的实现方式。

毕业论文:基于tracepro的led导光管设计

毕业论文:基于tracepro的led导光管设计

毕业论⽂:基于tracepro的led导光管设计毕业论⽂:基于Tracepro的LED导光管设计摘要:微细侧发光导光管可以将LED点光源转化成线光源。

为了同时发挥LED光源和CCFL光源的优势,本⽂对导光管模型进⾏了改进,使不同长度导光管均能满⾜良好的出光性能。

在⽹点公式基础上引⼊⾮线性修正参数α,并找到导光管长度与α的对应关系,得到不同长度导光管的优化⽹点排布形式。

针对较短导光管光能利⽤率偏低的问题,采⽤导光管⼀端⼊光,另⼀端镀反射膜的⽅法,可显著提⾼光能利⽤率。

模拟结果表明,该类导光管光能利⽤率达到63%以上,亮度均匀性达到93%以上,可应⽤于⼤中型尺⼨的液晶背光模组中。

TracePro是⼀套普遍⽤于照明系统、光学分析、辐射度分析及光度分析的光线模拟软件。

⽐起传统的原形⽅法,TracePro在建⽴显⽰系统的原型时,在时间上和成本上要降低30-50%。

关键词:LED;导光管;光能利⽤率;TraceProAbstractMicro-opticalside-emitting light pipe can transform LED light from point source to linear source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LED and CCFL when used in LCD backlight module.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of light pipe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this article, improves the light pipe model and introduces nonlinear correcting paramet - 12 -结束语 - 19 -致谢- 20 -参考⽂献 - 21 -第⼀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半导体技术是⼀种健康、节能、环保型照明产品。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罗筘)看完-请别吝啬您的评价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罗筘)看完-请别吝啬您的评价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课题: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所在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教研室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信息管理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计算机辅助管理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借鉴了很多国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经验,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也逐步发展起来。

就学校而言,教学信息管理是一件很重要很复杂烦琐的事情。

如果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它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的教学管理效率,降低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时间。

本文简要阐述了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必要性以及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分析。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公告信息,用户信息,教师信息,教学信息,督导信息,科研信息,文献信息的增删,修改,查看,查询等操作,其中还有写特定的信息提供打印,导入Excel等功能。

本文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模块详细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从该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功能、设计思路及其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尤其是详细说明了主功能模块:管理员模块和教师模块,子系统:教学信息管理和督导信息管理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网站开发、管理信息系统、PHP、MYSQL数据库、Dreamweaver、Photoshop目录第一章绪论 (1)1.2 开发背景 (1)1.3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1)第二章系统的开发环境 (2)2.1 系统开发环境综述 (2)2.1.1 Photoshop简介 (2)2.1.2 Dreamweaver简介 (2)2.1.3 Php动态网站脚本语言 (3)2.1.4 Mysql数据库 (4)第三章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5)3.1 设计思想 (5)3.2 设计与开发目标 (5)3.3 系统功能分析 (6)3.4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教学信息管理和督导信息管理) (7)第四章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10)4.1 数据库需求分析 (10)4.2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11)4.3 系统数据库结构的创建 (11)4.4 数据库连接 (11)第五章系统页面的设计和开发 (13)5.1 系统共用页面 (13)5.2 系统首页 (14)4.3 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页面效果及实现 (15)5.3.1 教学课表创建,查询,生成的页面显示 (15)4.3.2 调课申请创建,查询,审批的页面效果及实现: (16)4.3.3 教学资料创建,查询页面效果及实现: (18)5.4 督导信息管理子系统页面效果及实现 (19)5.4.1 督导信息创建,汇总,编辑,查看,删除,查询功能设计与实现 (19)第六章小结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系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及项目开发的必要性。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索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索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浅谈计算机教学的模式罗桂秋(辽宁省抚顺市顺城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抚顺113102)【摘要】在国家教育部提出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于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评估学生学习成就已大大包含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执着程度、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等内含。

而在实施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观念的改变,本文试着从教学模式、教学媒体、考核教学效果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指导的转变激发创新潜力【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23-01在现代社会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和知识观,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结构。

学校的集中式学习变成了人生旅程的短暂时光,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动力,以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走向社会,这就使得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必须要经过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是计算机操作,主要是一些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对他们来说既是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软件发展的推陈出新,使得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

一、从教师讲授、叙述向教师辅助、指导的转变目前,学校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实行班级授课方式,给予学生共同的思想和知识教育,而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正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潜在的个体差异,阻碍部分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

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选择了Office 2000、Internet 等内容,把班级进行分组,学生可以独立或者几个为一小组,同时我们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搭配,在教师的讲授和引导下提出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如:收集整理鼠标的发展、Internet 的发展、电子邮件的由来等;编写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说明(如Winzip 、Winamp 等);编排小报、制作有一定主题的网页等。

试论以人为本在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试论以人为本在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2020 年 18 期95New Generation完成学校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此,学校应加紧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最大化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管理水平,引领教师发挥爱岗敬业的道德规范,增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时刻为创办特色教学做准备。

一、现阶段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压力过大阻碍农村教师的发展现如今,虽然很多农村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相当困难的【1】。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绝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者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甚至将学习成绩与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与学生好坏的标准,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与“以人为本”理念背道而驰,导致“以人为本”只是一句空话,只是为了迎合新课改而提出的一句口号,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而学校管理者的错误在于制定了不合理的规划,比如教师考核标准不合理、学校设定的教学质量指标与实际不匹配,将教师的职称评定与奖金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奖惩机制不合理等。

这些不合理的规划会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农村教师心理压力增大,得不到放松,感觉自己时刻处在紧绷的状态下,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2】。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农村初中并不在意教学质量,只注重学校所获得的利益,对教师水平要求不严格,因此常常出现教师综合素质较差、知识储备不完善,教学方法不严谨等问题,导致农村初中教师缺少发展前景,这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与发展。

这些学校的普遍表现为:仅仅设置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且在培训的过程中,不加以监督,得不到真实的反馈结果,因此也不会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学校看待教学方式变革的眼光狭隘,认为不一定非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只在乎利益的得失,有些学校甚至会将基础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增设不必要的负担。

这类学校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还会让教师产生停滞不前的心理,完全接受当下的教育模式,减少对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简化教学方案。

基于近场动力学的FRP层压板建模与分析

基于近场动力学的FRP层压板建模与分析

申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近场动力学的FRP层压板建模与分析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院系:航空航天学院班级:B1041391学号:**********硕士生:胡祎乐专业:飞行器设计*师:**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二〇一三年一月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orMaster's DegreePERI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FRPLAMINATESAuthor: HU YileSpecialty: Flight Vehicle DesignAdvisor: YU YinSchool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P.R. ChinaJanuary 2013基于近场动力学的FRP层压板建模与分析摘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简称FRP)在渐进破坏过程中涉及到诸多不连续问题,例如损伤、裂纹、分层、断裂和穿透等,而基于空间位移场偏微分方程的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在对这些不连续问题求解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近期一种新兴的固体力学理论——近场动力学理论(Peridynamic Theory),采用积分形式描述构型的基本运动方程,可以避免对位移场求导,特别适合于求解不连续问题。

本文首先对近场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理论以及相应的数值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随后,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渐进损伤分析方法。

根据近场动力学理论,物体参考构型中各节点与有限距离内的其余节点之间通过―键‖产生相互作用。

本文在―键‖的定义中结合了经典层压板理论中的偏轴模量,使得―键‖能反映不同夹角铺层的性能,从而改进了近场动力学分析中对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特性的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7年第7期浅谈数学教育在高等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罗瑞琪(鞍山市第三中学辽宁鞍山114011)【摘要】数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基础作用以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个方面。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尤其缺乏,理工科学生学习数学识必需的教学安排,但是社科类或者文史类却在数学教育中缺位了。

【关键词】数学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性作用【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52-01一、引言数学被誉为所有学科进步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必要工具。

通过数学,人类懂得了计数方法、簿记方法等,这些将头脑中简单的思维转化为看得见的符号的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革命,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大步。

随着历史的发展,数学学科的地位始终受到不可比拟的关注,它不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更是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存在。

到现代大学教育的建立,数学教育率先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起到了启发心智、开阔视野的基础性学科。

那么,数学教育在高等人才培养中起到的这种基础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所在。

二、数学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所谓数学教育指的是将数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并进行实践的学科。

数学教育的实践主要通过数学工作者,其中绝大部分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通过亲身实践数学教育与方法来不断促进和完善现代数学教育。

但是,数学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指涉的是学科层面,将数学教育看作是一门学科。

第二层意思是将数学教育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教室实践,它描述了在教室进行数学的教育的广泛现象,它研究的如何进行更好的数学教育。

当然,本文认可定义包含的两层意思。

那么,数学教育的特点是如何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数学教育两层内涵,前文已经提及。

因此,数学教育的特点需要从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在第一层内涵下,数学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更强的理论意义,它讨论的是如何进行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

以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契机提高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以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契机提高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5 努力建设一支野双师型冶教师队伍
窑220窑
师资结构与水平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袁学院坚持以人 为本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尧素质较高尧数量适当尧专兼结合尧以专 职为主的师资队伍遥 在交通运输每个学科方向袁有一位学术带 头人曰遴选和建设教学质量高尧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袁校级教学 名师遥 按照野重在结构优化袁兼顾数量补充冶的原则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曰专任教师数量按低于 1颐18 的师生比控制袁专任教师总 数达到 18 人左右袁其中副高以上专任教师比例达到 40%袁专任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达到 100%袁博士 学位的人员比例达到 30%袁专业教师双证率达到 80%遥 教学名师 1 名遥 外聘兼职教师的比例有明显增长袁加大知名专家学者的引 进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遥
考索窑探微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5 年 2 月 中旬刊
以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契机提高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罗振林
渊广州航海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冤
揖摘要铱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尧最重要的内涵建设袁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袁本
1.交通运输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实践 1.1 开展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思想讨论 按照学校 2013 年应用型本科教育思想研讨暨本科教学工 作会议袁以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体系建设袁加快适应应 用型本科办学的要求袁学院组织全体教师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建 设特点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展开讨论袁通过讨论 弄清了野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冶野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冶野如 何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冶等基本问题袁进一步明确学院办 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遥 1.2 建立校企合作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学院与企业尧行业的密切合作关系袁大力打造野产

税收管理员培训案例教材建设研究

税收管理员培训案例教材建设研究

税收管理员培训案例教材建设研究
罗一帆;王湘玲
【期刊名称】《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现有的税收管理员培训教材存在征管案例太少、教材内容滞后、教材形式单一等问题,与传统的培训教材、资料相比,培训案例教材在税收管理员培训教学中具有更为重要的运用价值.编写税收管理员培训案例教材要明确案例编写目的,考虑编写的案例将放在什么班次使用,案例要在真实的背景资料下适当加工和情景模拟,案例的编写要注重客观性且体现具体性和复杂性,建议从教材基本构架等五个方面实现教材建设的基本构架与思路.
【总页数】4页(P3-6)
【作者】罗一帆;王湘玲
【作者单位】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16;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23
【相关文献】
1.NCRE新机试平台考点管理员培训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J], 魏先民;许洪亮
2.税收执法岗位技能培训的案例载体以及案例库建设 [J], 曹映平
3.案例法在公务员税收理论培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宋兴义
4.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研究 [J], 张久慧
5.区块链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长沙市税务系统房地产和新业态税收管理的案例分析 [J], 袁继军;陈懿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算力学在工科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力学在工科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力学在工科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骆毅【摘要】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en- gineering curriculum design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pplies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to solve some prac- t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 simple and practical "is the key in engineering teaching through an ex- ample of the static analysis for bicycle fram by utilizing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A) software package.%简述了计算力学的知识背景,以及对高职高专工科课程设计的一些建议.本文着重阐述了应用计算力学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文章通过用有限元软件包做的自行车框架静态分析的例子,来阐明“简单和实际”是高职高专工科教育的关键.【期刊名称】《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2(020)001【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计算力学;工科课程设计;静态分析;自行车框架【作者】骆毅【作者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3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02高职高专工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力求向学生提供其未来工作岗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工科学生毕业后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转换到工程实际中去[1].拿自行车作为例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性能和可靠性相当关键.然而,单单是自行车框架的静态分析这一部分就很复杂,要得到一个精确和可靠的结果,传统的分析方法——工程力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自行车框架的静态分析,阐述了应用计算力学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1 计算力学的知识背景计算力学是传统的工程力学理论和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2].图1显示了计算力学的知识背景.要理解应用计算力学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我们先来看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第一步是针对要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构造一个近似模型.可能是数学模型,也可能是物理模型或者其它模型;第二步是寻找一个用来解决问题的相关的工程力学方法;第三步是应用计算机知识,写一个程序或者找到一个现成的软件包,来得到一个精确可靠的分析结果,或者建立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计算分析工具;第四步是正确理解所得到的分析结果;第五步是将所得到的结果应用到设计中去.如果发现设计有问题,就需要修改近似模型,并且重复以上5个步骤.从以上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来看,计算力学的知识背景就是将传统的工程力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正确理解分析结果相结合.图1 计算力学的知识背景2 工科课程设计工程力学是工科学生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甚至涉及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热力学和有限元分析等力学知识.然而,把工程力学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并不多,强调如何将这些课程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中的就更少了.实际工程问题相当复杂,要找到一些小的不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作为课程设计或课堂大作业的课题很不容易,但这些小课题又是用来培养训练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如果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所学的力学知识来解决这些简单的真实课题,他们会觉得所学的东西很有用、很实在、很有趣.同时,他们还可能建立起毕业后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自信心,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去工作.课程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将来能够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转换到工程实际中去.下面,我们将通过自行车框架静态分析的例子来阐述计算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 自行车框架的有线元静态分析为了得到正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并且得到一个可能反复使用的分析工具,我们用一种计算力学的方法——有限元分析法[2],来作自行车框架的静态分析.如前第1节所述,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构造一个近似模型.3.1 自行车框架的有限元模型材料性能和几何形状是静态分析的二个基本内容.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自行车的龙头和轴是用铜材做的,其它框架部分是铝合金做的.由此,自行车的龙头和轴和材料特性如下:杨氏模量[E]=30,000,000PSI剪切模量[G]=12,000,000PSI泊松比[μ]=0.3屈服应力[Y]=59,000PSI其它框架部分的材料特性如下:杨氏模量[E]=10,000,000PSI剪切模量[G]=4,000,000PSI泊松比[μ]=0.33屈服应力[Y]=39,000PSI自行车框架的几何形态是通过有限元即单元、节点、受力、边界条件来表示,力只能加在节点上.1)有限元网格.有限元单元及节点构成了有限元网格.图2是简化的自行车框架的有限元节点图,框架和龙头交界的地方,简化为刚性点,图中标作节点17.图3是简化的自行车模型单元图.三维欧拉梁单元[3]采用来作有限元分析,单一的梁单元用来代表直的框架杆,如龙头、前轮轴、后轮轴、中轴、三角架和后叉等;几个梁单元用来代表弯曲形状的前叉,如图3所示.每个单元有2个节点,故自行车成为三维梁单元结构,共有34个梁单元,29个节点;每个节点有6个自由度.图2 简化的自行车框架模型图3 自行车框架的有限元单元模型的坐标系原点选在框架结构的最低点——踏脚板轴的地方,在图2中标作节点23.自行车框架中心面在坐标系的X—Y平面内.2)有限元的受载与边界条件.简化的自行车模型的受载与边界条件如图2所示.轴内球型轴承被当作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4],如图中节点1被简化成固定点,节点26和27可以在X方向自由移动,节点2和节点27可以在Z轴方向自由移动;加在自行车左、右手把上的力以及人在座热上的重量被简化成节点19、节点20、节点21上的力.3.2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其讨论如我们在第1节中所讲到的,找到近似模型及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有限元方法之后,我们需要写一个程序或者找到现成的软件包,来做自行车框架的静态分析.我们现用的软件包为JMFEA,软件包做分析需要输入坐标、节点、单元、受载与边界条件.软件包输出的结果是反作用力,单元应力以及节点位移.如第1节中讲到的,要将分析结果用到具体的设计中去,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所得到的分析结果.自行车的形状与尺寸可以通过输出的节点位移结果来决定.自行车的框架材料可以通过输出的单元应力及反作用力结果来选择.自行车框架的原来形状与受力后的形状如图4所示.图4 自行车框架初始和受力后的形状1)从反作用力结果,我们发现后轴上的两个滚动轴承(即节点26、27)所承担的Y方向上的受载,比前轴上的两个滚动轴(即节点1、2)所承担的Y方向上的受载要大的多.2)从单元轴应力结果,我们看到前轴有应力集中现象.3)从最大应力结果,我们看到最大的轴向应力在连接座位的后叉上(即单元23、25、26、27).Y方向上的最大剪切应力在节点22上;Z方向最大的剪切应力以及最大的受阻应力都在节点15上.Y方向上的最大弯曲应力是在单元19及20上;Z方向上的弯曲应力是在单元22上.4)从节点位移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见Y方向上最大的变型在龙头当中,见图4.然而,真正的自行车龙头可以沿Y轴旋转,节点17不是刚性节点.因此,真正自行车在节点17的变型也许有些不同,我们还可以看出X方向上的最大变型在节点19及20上,因为龙头好似一根悬臂梁.沿Z轴的最大旋转角在节点2上,其它方向上的旋转角几乎为O.5)最大应力值小于对应的屈服应力值,说明自行车框架是安全的.6)从应力分布来看,自行车也是安全的.4 结论计算力学是一个很广泛的应用领域,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方法不断地注入到计算力学领域里来,对一个高职高专工科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尽力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目的是为他们将来能将现有的研究结果转换到工程实际中去作准备[6].从应用计算力学对自行车框架静态分析的例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简单和实际,是高职高专工科教育的关键.参考文献:[1] ZIENKIEWICZ O C.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M],McGraw-Hill Book Company,3rdedition,2006.[2]龚尧南,王寿梅.结构分析中的非线性有限元素法[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6:31.[3] JAMES E,MOORE J.Static and Dynam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User’s Guide,August,2008.[4]骆毅,运动车辆横向振动半车模型分析[J].力学与实践,2011,33(2):67-69.[5]骆毅,土木工程力学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6]骆毅,路桥应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论文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年05月08日闫昱隆风力发电13152123150292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论文题目: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单位:单位:论文提交日期:2016年05月08日卢尚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闫昱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摘要设计了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时控、光控相结合的路灯开关控制功能;以及路灯故障检测并显示故障路灯编号的功能。

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利用时钟芯片DS1302对路灯进行时控开关灯控制;由光敏器件完成环境光照度的采集与路灯故障检测,从而实现光控开关灯与故障路灯的编号显示。

本系统可以通过RS-232标准通信端口与路灯控制室的上位机进行通信。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时钟芯片DS1302;光敏器件目录摘要 (3)目录 (1)1引言 (2)2系统硬件设计 (3)2.1硬件设计 (3)3.1TCP/IP协议栈设计 (5)5致谢 (6)参考文献: (7)1引言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城市和地区路灯照明控制采用光控、时间控制及单点电子控制,维修管理采用人工巡查及群众反映等传统方式,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白天大面积亮灯,夜间大面积不亮灯现象经常发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但造成电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又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智能化道路照明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需求,在每天不同时段、不同自然光照度或者不同交通流量情况下,按照特定的设置,实现对道路照明的动态智能化管理,即TPO管理(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PLC的C650卧式车床控制系统设计学生所在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12155989学生姓名罗一航指导教师贾渭娟起止日期目录摘要 (4)引言 (5)1.1 设计研究意义 (5)1.2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5)2.C650卧式机床概述 (6)2.1 C650卧式机床简介 (6)2.2PLC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7)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8)3.1 C650卧式车床控制原理分析 (8)3.1.1主电路分析 (8)3.1.2主电动机点动控制分析 (9)3.1.3主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分析 (10)3.1.4主电动机反接制动分析 (10)3.1.5快速电动机与冷却泵电动机控制分析 (11)3.2 辅助电路分析 (12)3.2.1 照明电路和控制电源分析 (12)3.2.2 电流表保护电路 (12)3.3系统元器件的选择 (12)3.3.1熔断器 (12)3.3.2 热继电器 (12)3.3.3速度继电器 (13)3.4PLC的简介与选择 (13)4基于PLC控制C650卧式车床硬件设计 (14)4.1 I/O地址的分配 (14)4.2 I/O接线图 (15)5.C650卧式车床改造为PLC控制的软件设计 (16)5.1电动机M1正、反转控制梯形图的设计 (16)5.2电动机M1正转点动控制的设计 (17)5.3电动机M1的正、反转运行的反接制动的设计 (18)5.4快速移动电动机的控制设计 (19)5.5冷却泵电动机的控制设计 (19)5.6梯形图中的其它控制设计 (19)5.7系统总梯形图设计 (20)总结 (21)参考文献: (22)传统的C650卧式车床采用继电器实现电气控制,接线多且复杂,体积大,功耗大,一旦系统构成,想改变或增加功能很困难,其工作性能已不能达到现代生产的要求。

本设计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取代常规的继电器,根据C650普通卧式车床原控制要求,利用PLC控制系统,实现了车床启动、正转反转、反接制动、刀架快速移动、冷却泵工作等一些列功能,确定了PLC的I/O地址分配,PLC控制系统的I/O外部接线图,设计了梯形图并进行现场模拟调试,绘制组态监控画面对车床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C650卧式车床改由PLC控制后,其控制系统大大的简单化,并且维修方便,易于检查,节省大量的继电器元件,车床的各项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系统运行情况良好,车削精度更高该项技术可推广应用于自动化其他领域的控制系统中。

关键词:C650卧式车床 PLC 继电器程序1.1 设计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的现代化生产要求,于是我们在选毕业设计课题之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选定了毕业设计课题——车床PLC控制系统设计。

我们选定了C650车床为改造对象,进行传统控制系统的改造,以PLC控制系统取代之前的传统控制系统,改为PLC控制,得到了很大简单化,且维修方便,便于检查,节省了大量空间,这样就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机床的很多性能页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工作效率页有了很大的提高。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本次论文主要研究如何设计PLC对C650卧式车床进行控制,包括对C650车床工作原理的介绍,设计电路。

还有PLC以及硬件设计。

我先对C650进行了了解,在学习C650卧式车床的运行原理,有个总体了解之后再设计电路和PLC 梯形图。

2.C650卧式机床概述2.1 C650卧式机床简介C650卧式车床属于中型车床,它是由床身、刀架、主轴变速箱、进给箱、和溜板箱等组成,结构图如图2-1所示图2-1 C650卧式车床结构图工艺过程:车床具有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

车床有三种运动形式:车削加工的主运动是主轴通过卡盘或者鸡心夹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它承受车削加工时的主要切削功率;进给运动是溜板带动刀架的纵向或横向运动;辅助运动为溜板箱的快速移动,尾座的移动和工件的夹紧与放松。

主轴的旋转运动由主电动机,经传动机构实现。

机床车削加工时,要求车床主轴能在较大范围内变速。

通常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材料性能、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车刀材料、冷却条件及加工方式等来选择切削速度,采用机械变速方法。

车床纵、横两个方向的进给运动由主轴变速箱的输出轴,经挂轮箱、进给箱、光杆传入溜板箱而获得,其运动方式有手动与机动两种。

2.2 PLC简介PLC是先进的工业化国家通用的标准工业控制设备,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先进控制技术,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技术支柱(PL C,CAD/CAM,ROBOT)之一,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用PLC 控制其继电器控制电路,可靠性高、逻辑功能强、体积小。

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运行效果良好。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降低资源损耗和提高管理效益成为各发电企业的迫切需求,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设计的。

在新的时代,PLC 会有更大的发展,产品的品种会更丰富、规格更齐全,通过完美的人机界面、完备的通信设备、成熟的现场总线通信能力会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业控制场合的需求,PLC 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1 C650卧式车床控制原理分析3.1.1主电路分析如图3-1,C650卧式车床主电路是由三台电动机的驱动电路组成。

QS为电源开关,FU1是主电动机M1的短路保护熔断器,FR1是M1过载保护热继电器。

R 为限流电阻,当主轴点动时,起到限制启动电流的作用,在停车反转制动时,又能将让反向制动电流不会过大。

电动机M1的绕组电流用电流表A来显示,电流表A经电流互感器TA接在主电动机M1的动力回路上。

图中短接电流表A用时间继电器的常闭开关KT来控制,机床刚启动时,以让电流表躲避启动尖峰电流冲击。

等一段时间过后,时间继电器的KT断开,电流表A接入电路,显示主轴电动机绕组电流。

机床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采用调整切削用量的方法来让电流和M1的额定电流的对应值相等,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KM1、KM2为控制主轴电机正反转接触器,KM3用于短接电阻R的接触器,它们相互组合控制主轴电机M1。

速度继电器KS为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制动用。

FU2为冷却泵电动机M2的短路保护熔断器,KM4为控制M2运行的接触器,FR2为M2过载保护热继电器。

FU3为快速移动电动机M3的短路熔断器,KM5为控制M3运行的接触器点动时运行,故不设置热继电器保护。

图3-1 C650车床控制原理图3.1.2主电动机点动控制分析如图2-1,SB2为控制主电动机的按钮开关,当按下SB2且不松手时,接触器KM1线圈通电,KM1主触点闭合接通电路,这时接触器KM3线圈没有接通,电网电压经限流电阻接入主电动机M1,从而减少了起动电流。

由于中间继电器KA 未通电,虽然此时KM1的常开触点(13-15)已闭合,但并未能自锁。

因此,当松开SB2后,KM1线圈随即断电,主电动机M1停止运行。

3.1.3主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分析如图2-1,虽然主电动机M1的额定功率为30KW,但只是在车削时消耗功率较大,而启动负载很小,因而启动电流并不很大。

所以,在非频繁点动的一般工作时,仍然采用了全压直接启动。

SB3为正向启动控制按钮开关,当按下SB3时,SB3(7—15)闭合,交流接触器KM3线圈通电,KM3主触点闭合,短接限流电阻R,另一个常开辅助触点(5-23)闭合,中间继电器KA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7 -19)闭合,使得KM3在SB3松开后保持通电,进而KA也保持通电。

同时KA的常闭触点将停车制动的基本电路切除。

另一方面,当SB3尚未松开时,由于KA的另一个常开辅助触点(9-13)已闭合,因而使得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主电动机M1全压启动运行。

与此同时,KM1的常开辅助触点(13-15)闭合,与之前闭合的两个KA常开触点(7-19、9-13)形成自锁通路,当SB3松开后,从而KM1保持通电。

KT的常闭触点在主电路中短接电流表A,其作用是使电流表避过启动尖峰电流的冲击。

在KA常开触点(7-19)闭合KM3通电的同时,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KT通电,开始延时,时间到后,其主电路的常闭触点断开,此时电流表接入电路开始监测主电动机M1的绕组电流。

如图所示,SB4(13区)为反向启动按钮开关,反向启动控制过程与正向启动控制过程类似,在此不在分析。

3.1.4主电动机反接制动分析如图2-1, C650卧式车床采用反接制动方式进行停车制动,使用速度继电器KS(3区)进行检测与控制。

当主电动机正转启动时,主轴电动机正向旋转达到120r/min时,速度继电器KS的正向常开触点KS1(17-23)闭合,制动电路处于准备状态,当按下总停按钮SB1(3-5)开关后,原来通电的KM1、KM3、KA、KT就马上失电,它们的所有触点均被释放复位到常态。

而主电动机因惯性仍然运转,因速度不可能立刻降下来(n < 100r/min),所以速度继电器KS1(17-23)仍闭合,当SB1(3-5)复位时——KS1(17-23)与控制反接制动电路的KA常闭辅助触点(7-17)一起接通接触器KM2的线圈电路,电流通路是:TC(110V)→ FU5 (1-3)→ SB1常闭触点(3-5)→ FR1(5-7)→ KA常闭触点(7-17)→KS正向常开触点KS1(17-23)→KM1常闭触点(23-25)→KM2线圈(4-25)→FU5(2-4)→TC 。

这样,主电动机M1主电路即串入限流电阻R进行反接制动,强迫电动机迅速停止,正向转速很快就降下来,当降到(n < 100r/min)很低时,速度继电器KS的正向常开触点KS1(17-23)复位断开,这样就切断了上面的KM2线圈通路,其相应的主触点复位,电动机断电,则正向反接制动结束。

反转时的反接制动过程与正转停车制动时的反接制动过程相似,则不在作详细分析。

在反接状态下,速度继电器KS的反向常开触点KS2(9-17)闭合,制动时接通KM1(4-11)的线圈电路,进行反接制动。

3.1.5快速电动机与冷却泵电动机控制分析如图2-1,若要使快速电动机动作(刀架快速移动),则转动刀架手柄,使其压合位置开关SQ(5-23),SQ闭合,接通KM5线圈电路,KM5线圈主触点(5区)闭合,这样快速电动机M3就开始运转,经传动系统驱动溜板箱,带动刀架快速移动。

当刀架手柄复位时,快速电动机M3停止运行。

SB5、SB6按钮开关分别为冷却泵电动机M2的停止、启动开关,控制接触器KM4线圈电路的通断,达到控制冷却泵M2的通断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