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二(4篇,部编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二(4篇,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类文阅读二
杜鹃(节选)
郭沫若
杜鹃,敝(bì pì)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
有时又被认为薄(b áo bó)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
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
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héng hèng)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
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
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
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bǔ fǔ)育。
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
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
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1.选择文章括号中正确的读音,画“√”。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
(1)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2)因饥饿寒冷而哭啼,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
(3)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省略没有说完的内容。
B.省略同类词语。
C.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D.表示事物或道理的多项列举。
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受到国民党的迫害避居日本。
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文章写到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和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实际上分别隐喻了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先写“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又说“杜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这段话包含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绿叶赋
邵妍
美丽的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魔磨)术师,它创造的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一朵朵鲜艳娇美的花姹紫嫣红,婀娜多姿。
在这万紫千红的花海中,有人喜爱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有人钦佩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更有人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品质。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以此为话题,写出了(溢益)彩流光的千古佳作。
可是,谁又曾注意过那微不足道的绿叶呢?
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
的确,如果世界上只有红、橙、黄、青、蓝、紫这几种色彩,单单没有绿色,哪能谈得上“美丽”二字呢?
我喜爱绿叶的色泽青翠,更爱它不争名夺利的高贵品质,因此,我制作、收集了许多树叶标本和叶脉书签。
有一次,我去小莉家玩。
她给我看了许多花(瓣辦)标本。
我把我制(作做)的树叶标本和她“较量”,小莉很不服气。
我对小莉说:“绿叶,没有鲜花的色彩,没有幽幽沁人的清香,可它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它吸收氧化碳,制造氧气,造福于人类。
但也有些人,只愿作红花,不愿作绿叶,没有绿叶的陪衬,怎能显出红花美的所在?也有的人,不追求吃穿打扮、不争名、不求利,努力学习、工作,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做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
益的人。
”
听了我的话,小莉深思了。
她在想什么呢?我不知道。
可我想这件事对她一定有所触动,她一定会懂得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1.用“√”选出文中括号中正确的字。
2.仿写词语。
示例:万紫千红、千姿百态
、、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来。
4.作者在文中赞扬了绿叶什么样的品质?
5.仔细阅读短文,说说你的感悟。
故乡的烤红薯(节选)
谢冰莹
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
一个最清晰的记忆,永远映在我脑海中的,是有一次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二哥和三哥从书房里回来,看着我在烤红薯,他们也要吃。
“来,我们三个人同时来烤红薯,不许烤焦,也不许有一点儿生硬的,要把皮烤成金黄色,里面的肉放出香喷喷的气味。
”
我说完,立刻找了三个大小差不多的红薯来,二哥把炉子里的红煤渣用竹棍子撬(qiào)开,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他这样做,是希望红薯快点烤熟;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只有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火力()很大,()不会损伤红薯的皮。
不久,红薯开始熟了一小部分,三个人同时留心变更靠火那面的位置,慢慢地闻到香味了,快到成熟的时候,由红薯的一端突然冒出几点酱色的糖浆出来,并且还吐着一缕缕热气。
“你们闻到香味了没有?这是我的红薯发出来的。
”二哥夸耀地说。
“不!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
”我首先抢着回答。
“哪里,都不是,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清香。
”三哥一面说,一面用手指着他的红薯上面那几个糖点。
“凡是红薯,一到烤熟了,都有香味的,你们吵吵闹闹的争什么?
看谁的红薯烤得又快又好,谁就第一。
”母亲的几句话,把我们争吵的问题转移了目标,三个人同时都静下来了。
半小时以后,三个人的红薯都熟了,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我几乎哭起来。
母亲见形势紧张,连忙出来调解,要他们每人分给我一半吃,并且要他们承认方才那股清香是由我那个红薯上面发出来的,这才使我停止吵闹。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炫耀——()调和——()
2.文中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关联词语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
C.只要……就……
3.作者描写烤红薯的比赛,兄妹三人个是怎样做的?他们的成绩如何?
4.你觉得作者为什么“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呢?
海豚莎莉(节选)
莎莉跟弗兰克的两个女儿就越来越亲密了。
当姐妹俩在河里学游泳时,它在她们身旁转着,每当她们向下沉或是游不动时,它便用嘴顶着她们,将她们向岸边推。
弗兰克夫妇坐在岸上看着,一点也用不着担心。
没几天工夫,姐妹俩便学会了游泳。
这时莎莉便和她们玩起了新花样。
它陪姐妹俩在河中玩耍,常常轮流让姐妹俩骑在它的背上,它破浪前进,让姐妹俩享受()海洋动物园里海豚训练员表演时,()能享受到的那份快乐。
弗兰克家有只可爱的小海豚,这消息不胫而走。
一支法国海洋考察队特地开来了一队人马,为莎莉拍电影。
只有两三天时间,莎莉就跟潜水队员和水下摄影师混熟了。
每天清晨,它准时和大家相会。
()摄影师来迟了点儿,它()将头探出水面,尖叫几声,似乎责备它们不该不遵守时间。
到了水中,它把考察队员们都当着是自己的同伴,跟它们抢橡皮艇玩,有时用嘴顶着橡皮艇,向前飞快地游去。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一番好心,往往使潜水员和水下摄影师和照明师无法工作。
每当潜水员们下潜时,它就奋不顾身地游过去,把潜水员们拖出水面,有时用牙咬衣裳,有时用头顶屁股,非让潜水员爬上岸不可。
原来,这可爱的小精灵是担心潜水员们在水下淹死啊。
1.解释词语。
哭笑不得:
奋不顾身: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它将头探出水面,尖叫几声,似乎责备他们不该不遵守时间”中的“它”是指,“他们”是指。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
4.找出文中描写海豚莎莉与人类愉快相处的任意两个句子。
5.有人认为文中的海豚莎莉不应与人类走得这么近,应与人类保持一定的距离,动物与人类是不可能和平相处的,你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答案
(一)1.bì bó hèng bǔ
2.欺世盗名啼饥号寒名实不符
3.A
4.杜鹃凶狠残暴的情景隐喻国民党,莺辛苦哺育雏鹃受欺而不自知隐喻受欺骗受蒙蔽的人民群众。
5.杜鹃虽然被人误认作佳人、志士,但自己并没有欺世盗名的动机,言外之意是国民党统治者信口雌黄的反动宣传,包藏着欺世盗名的祸心。
人们对并无欺世盗名之心的杜鹃都产生误解,那么在善于做反动宣传、欺世盗名的国民党面前就更容易受欺骗受蒙蔽了。
(二)1.魔溢瓣作
2.千言万语千方百计万水千山
3.可是,谁又曾注意过那微不足道的绿叶呢?
4.作者在文中赞扬了绿叶不争名夺利、踏实学习、默默奉献的高
贵品质。
5.我们应该学习绿叶的高贵品质,不争名夺利,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1.快乐夸耀调解
2.B
3.二哥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
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
4.示例:因为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时,“我”还是个小孩子,不仅享受了美食,还享受着母亲的宠爱与哥哥们的呵护。
(四)1.哭也不好,笑也不好。
形容很尴尬。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2.只有才只要就
3.海豚莎莉潜水人员及摄影师海豚莎莉与人们的友好相处
4.示例:当姐妹俩在河里学游泳时,它在她们身旁转着,每当她们向下沉或是游不动时,它便用嘴顶着她们,将她们向岸边推。
每当潜水员们下潜时,它就奋不顾身地游过去,把潜水员们拖出水面,有时用牙咬衣裳,有时用头顶屁股,非让潜水员爬上岸不可。
5.示例:我觉得这句话不正确。
人类和动物都是大自然的生物,是可以和平相处的,海豚莎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与动物和平友好地相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