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形变与多尺度应变率场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形变与多尺度应变率场特征
陈斌;瞿伟;张勤;王庆良;郝明
【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卷),期】2022(42)10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东南缘1999~2007年与2011~2017年高精度GNSS监测资料,充分顾及GNSS测站非均匀分布的特性,构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多尺度球面小波模型,定量分析汶川强震前后该区域地壳形变与不同空间尺度下地壳应变率场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强震前后研究区整体地壳运动具有一定继承性发展特征,均在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与小江断裂处形成明显的速度差异梯度带,且高应变率值也主要聚集在上述主干断裂及附近区域;汶川强震后,研究区域整体地壳运动速率量值,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地壳运动速度量值显著增大,羌塘、巴颜喀拉与川滇地块也呈现出加速向南东运移并推动华南块体的趋势。

不同尺度下的应变率场反映出不同空间范围下区域应变积累特征,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在尺度因子q=7时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合理的最大尺度因子);当尺度因子q=6时,能较好地揭示出区域整体构造活动特性,即清晰地揭示出汶川强震后龙门山断裂处呈现出的显著主压应变、面压缩与最大剪应变率高值特征;当尺度因子q=3~7时(最佳组合尺度因子),可较好地综合揭示出区域地壳大尺度(整体)形变与局部形变特征。

汶川强震后,研究区域主干断裂带,特别是震中及其附近区域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强。

【总页数】9页(P1047-1055)
【作者】陈斌;瞿伟;张勤;王庆良;郝明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8;P313;P315
【相关文献】
1.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分析
2.基于精密水准数据的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垂直运动与典型地震同震及震后垂直形变研究
3.利用GPS高精度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研究进展
4.利用GPS高精度监测数据开展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特征研究进展
5.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