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

郑州市第47中学2017届高一年级12月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 卷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 15B. £ 9. 18C. £ 9. 15答案是C。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Having a birthday party.B. Doing some exercise.C. Getting Lydia a gift.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Help the man.B. Take a bus.C. Get a camera.3.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 Tell Kate to stop.B. Call Kate’s friends.C. Stay away from Kate.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wine shop.B. In a supermarket.C. In a restaurant.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Keep the window closed.B. Go out for fresh air.C. Turn on the fan.第二节(共15 小题;每题 1.5 分,满分22.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数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集合A={斜棱柱},B={直棱柱},C={正棱柱},D={长方体},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A.C⊃B⊃DB.A∪C={棱柱}C .C∩D={正四棱柱} D.B⊂D2.如图所示,下列符号表示错误的是()A.l∈α B.P∉l C.l⊂α D.P∈α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B.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C.棱台的底面是两个相似的正方形D.棱台的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4.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 2 B. 1 D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 .经过一条直线和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 .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则它们只有有限个公共点.D .若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6.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A .2BC .3D 7.设函数311log (2),1()3,1x x x f x x -+-<⎧=⎨≥⎩,求3(7)(log 12)f f -+=( )A .8B .15C .7D .168.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原图形的周长为( )B.6C.8D.9.幂函数()()226844m m f x m m x -+=-+在()0,+∞为增函数,则m 的值为( )A .1或3B .1C .3D .210.在四面体S ABC -中,,2,SB AB BC AB BC SA SC ⊥=====的表面积是( )A .BC .24πD .6π11( )A .0B .-3C .3D .612.已知函数()2log ,02,0x x a x f x a x +>⎧=⎨+≤⎩,若函数()y f x 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正方体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_____________部分。
河南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月考)语文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解析】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
孔府旧宅壁中发现是古文经,可见“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富”不对。
2、A【解析】B项原文为“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并没有说“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C项原文“古文经学的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可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不对。
D项原文“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不能代表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3、D【解析】文中并没有交代古文经是在“民间研究力量”的推动下兴盛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B信:凭信之物,信物。
5.C【解析】A项,“以”:①介词,因;②连词,用来。
B项,“乃”: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
C项,“于”:都是介词,在。
D项,“而”: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
6.D【解析】D项,有误,荆轲义薄云天,视死如归,他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⒎(10分)⑴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⑵这样一来,将军的仇就报了,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洗雪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8.C【解析】突厥降,诏议所以安边者,彦博请如汉置降匈奴五原塞,以为捍蔽,与魏徵廷争,徵不胜其辩,天子卒从之。
突厥投降了唐朝,皇帝下诏让大臣讨论安定边塞的方法,温彥博请求采用像汉朝设置让投降的匈奴部落组成五原边塞的安置匈奴的方法,用来做为保卫边关的屏障,他和魏徵在朝堂上争论,魏徵辩说不过他,天子最终听从了温彥博的建议。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郑州市第47中学---上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
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
《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
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
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郑州47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危机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
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
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
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
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
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
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
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
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
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政治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政治试题一、客观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25个题目,每题2分,共50分)1、近年来,西藏青稞酒、山西老陈醋、新疆沙棘汁等各地名优土特产纷纷出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广受市民青睐。
一系列“商品大集”的举办有利于()①提升北京居民的消费结构②加快生产要素向北京聚集③满足北京居民的消费需求④推动商品的跨地区流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系大四学生陈国臻发明的“汽车自动会光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专利发明。
预计该专利转让费约20万元。
2、对专利认识正确的是()A.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B.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3、预计该专利转让费20万元,20万元在此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4、去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
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5、“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这说明银行卡( )A.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B.可以透支,缓解暂时收入不足C.在取款时没有任何限制 D.任何人都可以使用6、2015年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
如果2016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7、“打的”是现代人日常出行的一种选择。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 精品

郑州市第47中学2016-2017学年下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A草履虫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B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D蝴蝶兰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幼苗2.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实例的是()A.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手指的正常分离B.组织、器官中细胞的更新C.脉管炎患者由于局部缺血导致组织细胞死亡D.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3.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C.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4.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DNA与染色体数目加倍时间不同5.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根尖分生区细胞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D.牛的精细胞与神经细胞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未用龙胆紫染色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C.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D.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7.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B.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C.癌细胞较正常细胞周期缩短D.已分化的细胞都失去细胞周期8.研究表明,某些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异常B.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很多C.原癌基因位于线粒体内,癌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同于正常细胞D.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仍有较高的活性9.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部分变化示意图,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10. 某生物体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数44条,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实际条数是()A.44条B.88条C.22条D.11条11.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绵谷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空1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李白《蜀道难》) (3)固时俗之工巧兮,。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离骚》)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
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
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
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
郑州市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 分)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1.下列各选项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朝济而夕设版焉A.无济于事B.人才济济 C.直挂云帆济沧海 D.赈济灾民2.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其无礼于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B. 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略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C.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D.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全优试卷)河南省郑州市高三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郑州市第47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12月份月考卷文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1.设集合{}|0M x x =≤,{}|1N x lnx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 M N =.? R C M N R ⋃=ð .R D M N M ⋂=ð002.022p x R sinx q x x sinx π∃∈=∀∈已知命题:,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p B q C p q D p q ∧∨为真¬为假为真为假 3.已知12cos()413πα-=04πα∈(,), 则cos 2sin 4απα⎛⎫+ ⎪⎝⎭=( )A . B.- C. D.4.函数y=log 2(1+x )+的定义域为( )A.(-1,3)B.(0,3]C.(0,3)D.(-1,3]5.函数f (x )=2sin (ωx+φ)(w >0,|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0)+f ()的值为( )A.2-B.2+C.1-D.1+6.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那么所得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A. B. C. D.7.设f (x )=ax 2+bx+2是定义在[1+a ,1]上的偶函数,则f (x )>0的解集为( )A.(-2,2)B.∅C.(-∞,-1)∪(1,+∞)D.(-1,1)8.已知函数f (x )=-x 2+2ax+1-a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2,则a 的值为( ) A.2 B.-1或-3C.2或-3D.-1或2 9.已知函数221f x x f lnx x f =+'-'=()()(),则()( )A.1B.2C.3D.4 10.设函数f (x )=,若f (x )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2,+∞)B.[-1,2]C.(-∞,-2]∪[1,+∞)D.[-2,1]11.设函数f (x )=-|x|,g (x )=lg (ax 2-4x+1),若对任意x 1∈R,都存在x 2∈R,使f (x 1)=g (x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4] B.(0,4]C.(-4,0]D.[4,+∞)如图,已知直线与曲线()相切于两点,则()()有( )12.y kx m y f x F x f x kx=+==-A.2个零点B.3个极值点C.2个极大值点D.3个极大值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3.已知条件P:x2-3x+2>0;条件q:x<m,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14.曲线f(x)=e x+5sinx在(0,1)处的切线方程为 ______ .15.若,则= ______ .16.已知函数f(x)=|x2-4x+3|,若关于x的方程f(x)-a=x至少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第17-21题每题12分,第22题10分,共70分)17.求下列各式的值.(1)log+lg25+lg4+7+(-9.8)03(2)(tan5°-)•.18.已知函数f(x)=sin(ωx-)(ω>0,x∈R)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f().(2)在图3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f(x)在区间[-,]上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其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19.已知函数f(x)=x3+ax2+bx+a2(ab∈R)(1)若函数f(x)在x=1处有极值10,求b的值;(2)若对任意a∈[-4,+∞),f(x)在x∈[0,2]上单调递增,求b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f(x)=2sinωxcosωx-2sin2ωx+(ω>0),直线x=x1,x=x2是函数y=f(x)的图象的任意两条对称轴,且|x1-x2|的最小值为.(Ⅰ)求ω的值;(Ⅱ)求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Ⅲ)若f(α)=,求sin(π-4α)的值.21.设f(x)=xlnx-ax2+(2a-1)x,a∈R.(Ⅰ)令g(x)=f′(x),求g(x)的单调区间;(Ⅱ)已知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2.选做题:在以下两题中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3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愆.期(qiān) 渐.车(jiàn) 靡.费(mí) 河水汤.汤(shānɡ)B.罹.难(lí) 溘.死(kâ) 芰.荷(jì) 岌.岌可危(jí)C.磐.石(pán) 公姥.(mǒu) 伶俜.(pīnɡ) 纨.绔子弟(wán)D.樊.笼(fán) 阡.陌(qiān) 羁.鸟(jī) 周公吐哺.(pǔ)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莫.知我哀莫:没有人谢.家来贵门谢:谢绝B.渐.车帷裳渐:渐渐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其黄而陨.陨:落同心..而离居同心:感情深厚D.对酒当.歌当:应当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菲菲其弥章岁亦莫止B.箱帘六七十犹可说也C.匪来贸丝蒲苇纫如丝D.屈心而抑志兮登即相许和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B.步余马于.兰皋兮因击沛公于.坐C.君家妇难为.阿母为.汝求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名秦罗敷,可怜..九月初三夜..体无比可怜B.登即相许和,便可做婚姻....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乃令张良留谢.7.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君尔.妾亦然(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4)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信.芳自可断来信.B.肉食者鄙.人贱物亦鄙.C.留待作遗.施采之欲遗.谁D.适.得府君书少无适.俗韵9.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夙兴夜.寐③千万不复全.④伏清白以死.直兮⑤逆以煎.我怀⑥天下归.心⑦固前圣之所厚.⑧謇朝.谇而夕替A.①③⑤/②⑦/④⑥/⑧B.①②/③⑤⑥/④/⑦⑧C.①⑤⑥/②⑧/③⑦/④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10.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草容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
屠呦呦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
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
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
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
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有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达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
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
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
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
为此,科学家也总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
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
此外,艰辛的产业化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
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
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
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
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场。
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第I卷阅读题(8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
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
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志士豪杰的慷慨遗言、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黎民百姓的浩叹欢歌,很多以家书的形式流传后世、昭示夸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这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既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写照,也是后人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
对此,清代学人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一书中写道:“读其集中家书数篇,语语真挚,肝肺槎牙,跃然纸上。
”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
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
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
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
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
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问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
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
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
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题3分,共9分)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说诗日卒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
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
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
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共12分)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4.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句名篇默写。
(每空2分,共16分)6.及尔偕老, ___。
淇则有岸, __ 。
总角之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7.昔我往矣,_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诗经·采薇》)8.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四、语言运用部分(共23分)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
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 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 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10.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氓》这篇课文中,塑造了一个花言巧语、背信弃义的男人形象B.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反复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D.“语句修辞”有点儿像一首歌曲中的“高潮”,也就是要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为目的。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现在的家具市场鱼目混珠....的现象很多,有的厂家从意大利引进生产线在国内生产家具,却号称“纯进口家具”。
B.在“落地完税”政策实施一个月之余,昔日车商云集的车城已经十室九空....,几乎沦为一座空城。
C.中国国家足球队0:1败北,小组出线希望渺茫。
观察员分析失利原因之一是国足领队往往越.俎代庖...。
D.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常征在办案过程中不止一次收到恐吓短信,不过他对此从来都是不以为意....,置之一笑。
12下图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13.仿照下面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另写四个句子。
要求以“珍惜”开头,具体对象和内容不限,表意恰当,富有意蕴,字数与原句基本相同。
(8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五、写作(40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这一跳,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这一跃,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守拙”二字,让多少人明白了坚守品节的高尚。
请以“坚守”为中心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
高一语文第三次周测答题卷选择题(18分)一、1 [A] [B] [C] [D]2 [A] [B] [C] [D]3 [A] [B] [C] [D]9 [A] [B] [C] [D]10 [A] [B] [C] [D]11 [A] [B] [C] [D]二、诗歌阅读(12分)4.(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5.(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三、名句名篇默写(16分)6.7.8.12.(6分)13.(8分)高一语文第三次周测答案解析1.解析:“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有误。
答案:C2.解析:盛唐之后声色和性情是顾此失彼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对应。
答案:C3.解析:A.对“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B.原因是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C.《文心雕龙·明诗篇》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答案:D4.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和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4分,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总结】:十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衬托、对比;联想想象;化用典故(用典);借古讽今;烘托;渲染;比兴。
表达技巧口诀歌修辞两表加结构,表达技巧四类应。
修辞四比夸借代,表达方式描议情。
语行肖心细节人,动静虚实视听景。
表现联想象典衬,借景托物古今讽。
过渡照应景结情,线索卒显结构明。
注:“两表”指表达方式、表达手法,“四比”指比喻、比拟、对比,“象”指象征。
5.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指导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言之有理即可。
)6老使我怨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信誓旦旦7.杨柳依依雨雪霏霏8.若出其中星汉灿烂9. 答案: C10. 答案: B解析:A项为无主句,介词掩盖主语,删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