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范围:必修上册一二三六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精编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精校版)

精编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上学期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精校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12月月考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文化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

古今中外,一个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这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学。

正像欧洲文化和基督教有关一样,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儒、道、佛“三教”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强调整齐划一,具有专制特征。

确实,孔子的时代,儒家只是一种民间学说。

鉴于社会道德的沦丧,孔子、子思、孟子这一派的学说特别注重社会和谐,这并不错。

先秦儒家传教的时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基本上不借助政权的力量强制推行,这也很好。

但是,秦汉以后的儒家有一个大问题,即它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借以建立一个从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统天下”。

儒家在古代中国,成为和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相似的国家主义学说,它限制个人,妄自尊大,压迫“文化多样性”。

幸好,中国历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种“多元文化”。

唐代以后,我们有儒、道、佛“三教并立”。

当儒家越来越沦为“官方哲学”的时候,域外传入的佛教,民间复兴的道家和道教,不断济儒家之穷,用鲜活的思想滋润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种“修身养性”“实事求是”的道路上来。

明清以来,怀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学者,如王阳明、徐光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章太炎都或明或暗地采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精华,甚至还采纳了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欧洲天文学学说,用以改造儒家。

因此,今天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时候,更需要重视“文化多样性”。

中国文化传统是“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的“非儒家继承”,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有利。

中国曾经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延续性”的国度,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有过自己相当不错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多样性”幸福生存的天堂。

2019-2020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

2019-2020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

2019-2020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V)高一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塍.(chéng)犄.角(jǐ)搭讪.(shān)诳.语(kuáng)B.游弋.(yè)虚掷.(zhì)一瞥.(piě)引擎.(qíng)C.摭.拾(zhì)麻痹.(bì)甄.别(zhēn)思忖.(cùn)D.桑梓.(zǐ)慰藉.(jiè)发轫.(rèn)蛰.居(zhé)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王宝强炉火纯青....的演技更为其增色不少。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3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您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江苏镇江某早教机构门前,张连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

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

而有着张连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

据记者调查,在盐城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

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不妄言笑。二十而归王氏,早莫不懈,舅姑亦贤之。舅秘书丞兼,没于耀州,贫不能归,
夫人劝其家尽所有以归葬。未几而姑亡,器之亦即世。生事不给,人不堪其忧,夫人处
之,哀而不伤;被服饮食,虽窭必修;与亲族交,虽贫不傲,虽富不屈;训导诸子不失
家法,遇其有过,未尝见声色。曰:“使尔自悟则善,勉强从我无益也。”春秋祠事,
12.本诗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
何作用?(3 分)
13.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5 题。
和徐都曹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乡人称之。将以崇宁元年十月六日袝于器之之墓。
(选自《栾城集》卷二十四,有删改)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则讣于乡曰
讣:报丧
B.被服饮食,虽窭必修
修:置办
C.夫人常称内外祖父从政之方以敕之
敕:命令
D.仲姊适进士王君东美器之
适:出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二姐王夫人与哥哥苏子瞻的先后离世,使苏辙无比哀伤和痛苦,兄弟姐妹都已
离世,他几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B.王夫人的公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家人沉浸在哀伤之中,王夫人在贫困中处之有
度,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C.王肄对母亲非常孝顺,在母亲生病时剜肉来给她做药膳,母亲去世后,王肄几
天滴水不进,极尽哀伤之情。
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

河北省唐山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

河北省唐山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

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一、基础题(共12题,每题2分,计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哺.育(pǔ)驰骋.(chéng)溘.然长逝(kè)B.蕈.菌(xūn)拾掇.(duó) 熏陶渐.染(jiān)C.房檩.(lín) 龟.裂(jūn) 蓊.蓊郁郁(wěn)D.愧疚.(jiù) 袅娜.(nuó) 管窥蠡.测(l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暧昧樊笼遑恐不安放荡不羁B.阡陌踯躅妖童媛女奄奄一息C.婀娜猗郁夙兴夜寐一夜知秋D.玳瑁脉脉平平仄仄唯唯诺诺3.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B.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C.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D.青衿:是商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4. 对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比喻)B.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夸张)C.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对偶)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拟人)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B.雨雪霏霏C.卿当日胜贵D.乌鹊南飞6.下列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B.便可白公姥C.我有亲父母D.否泰如天地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前,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37亿,登顶国内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热血昂扬的故事内核、震撼惊艳的视觉特效、对经典神话故事的创造性改造,获得不少观众好评。

回看近些年文艺市场诸多口碑佳作,“燃”是它们共有的标签。

“燃作”正以火热的流行姿态,走红于当下文艺市场。

一部作品“燃”,必是作品中生起一团火,令人振奋,引人共鸣。

剥离创作手法和叙事技巧的外壳,火种就是作品中极具感染力的正能量精神。

《大江大河》中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励志拼搏、《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奋斗意志、《我在故宫修文物》数年如一日打磨一件国宝的工匠精神……看这样的作品,我们与其说被一个个人物故事“燃”到,不如说被涌动其间的进取、勇敢、专注的精神气质感染。

“燃作”流行,折射出人们对正能量文艺作品的旺盛需求和热情接受,在当下丰富多元、竞争激烈的文艺市场,正能量题材依然是“刚需”。

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文艺成就,那些至今为人称道、传播甚广的文艺佳作,很多都充溢饱满的正能量精神。

以“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为代表的红色经典,不只是50后、60后的燃情记忆,还经由影像化、舞台化改编,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精神养分;小说《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在多少人的青春记忆里闪闪发光;《亮剑》《闯关东》等影视剧作,不管什么时候回看,都让人内心激动、热血沸腾。

这些“燃作”题材不同,形式多样,但无一不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无一不传递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

有人说,时代在变,现如今媒介日益发达,生活节奏显著加快,海量信息冲击之下,文艺还执着于正能量是否已经过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平台普及,文艺创作门槛逐渐降低,确有一些不良创作风气,或以颓废为美,或以恶搞为能事。

事实证明,于思想上无精进、于情感上无促进的文艺作品最终会被市场和受众抛弃。

无论时代怎么变,人们对真善美的需要只会持续炽热,对文艺作品“走心”的需求只会更加强烈。

如何引领正向价值,呼应大众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追求,是今天创作者的重要使命。

正能量最易感染人,经由感染人实现提升人,恰是文艺创作的永恒目的。

从这个角度看,正能量题材拥有更高远的艺术追求、更长久的艺术生命。

当然,并非有正能量就是成功的“燃作”,还须有扎实的故事和优质的形态做支撑。

正能量的故事若要避免主题先行,将情怀落地、真正打动受众,需要精良的艺术水准、精妙的讲述能力。

电影《战狼Ⅱ》成为标杆“燃作”,依靠的不只是家国情怀和英雄精神,还有紧凑跌宕的故事剧情、引人赞叹的视效呈现。

当冷锋一次次化险为夷,当逼真的斗争场面清晰展现在眼前,观众得以真正的沉浸和共情,冷锋身上的精神气质才会真正感染人、打动人。

《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智勇双全、正直无畏的形象令人难忘,若没有生动曲折的线索铺垫和故事设计,这样的正气形象也难以生动鲜活。

柴好方能火旺,好的内容设计、艺术手法就是一捆捆好柴,保证正能量的故事越燃越旺。

现如今,大众文化形态日益丰富,我们有太多文艺样式可以为正能量题材赋能。

一部影片可以收获几十亿票房、一条暖心的短视频可以收获数百万点赞,5G时代,我们诠释、展现正能量故事的手段会更加多元。

此时,更需要文艺创作者从广袤现实中寻找真挚动情、振奋人心的好故事、好素材,以更及物更及人更丰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一批批精品“燃作”,满足大众对优质正能量作品的真切期待。

这是时代的呼吁,也是文艺创作者应尽的职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燃作”正以火热的流行姿态,走红于当下文艺市场,反映人们的刚性需求B“燃作”能够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其中不乏传递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C“燃作”能够感染人,提升人,拥有更高远的艺术追求,更长久的艺术生命D“燃作”的成功依靠的是正能量的传递,可以缺乏扎实的故事和优质的形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采用的是并列结构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C文章列举《士兵突击》等例子,不仅诠释“正能量精神”的内涵,也佐证了观点D文章末端论证新时代更需要文艺创作者尽自己的职责,创作出更多的“燃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个正面人物故事证明,人们只喜欢涌动着进取,勇敢,专注的精神气质的文艺作品B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创作,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精神,所以取得卓越的文艺成就C《林海雪原》中塑造杨子荣形象,既赋予正能量,又依托曲折的情节,这符合文中理念D当下,诠释和展现正能量故事的创作手段更加多元,因此已创作出一批批精品“燃作”(二)文学类类文本阅读(15分)染绿的声音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

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

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

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

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

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染绿的声音。

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

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

在大森林里,此时我极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

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

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片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

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错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生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

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

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

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

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

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

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三段写作者黎明的时候的独特感受,能闻声而见色,见人所未曾见,言人所未能言,思维独特,自然而出新。

B.第四段写作者夜里听染绿的声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是思想内容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寻求清白的自然和人生大自然的美好理想。

C.作者在结尾处说“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渴望归隐的美好愿望。

D.散文以“染绿的声音”为题,颇为新颖,绿色有声,令人费解,这染了绿的声音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悸动,幡然出新,不落窠臼。

5 文中描写“染了绿的声音”,运用了何种修辞格?请简析其好处。

(6分)6 第四段中,作者说“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请写出其中的含义。

(6分)二、古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7-10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7.对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是()A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B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C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D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8. 对下列加点字相关解说,不正确的是()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

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B德祐,宋恭帝赵显的年号,古代用年号纪年,汉武帝始创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枢密使,唐后期始设,后逐渐完善成为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权利与宰相相当。

D潮阳,地名,因为地处大海之南而称潮阳。

古代称山北水南为阳,反之称为阴。

9.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文天祥年轻有才,二十岁便考中进士,被皇帝亲自提拔为状元,后在任湖南提刑时遇见前丞相江万里,和他谈论国家大事,被江万里看中B元军进攻南宋,朝廷危机,皇帝下诏令各地起兵援救朝廷。

文天祥发动本郡的豪杰万人前去救援,且不顾好友劝止,倾尽家财作为军费。

C德祐二年,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与元军丞相谈判,因为争辩扣押,于镇江寻逃脱,前后逃亡到真州,高邮,温州,后再次被元军俘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