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应用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特别是在新课改下作为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更应该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引导、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
政治新课程能
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政治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作为政治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
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
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情景刺激引起的。
“触景生情”便是。
如果将教材、学生和教师的情感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可使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
境之中去观察,这样就能较好地从心里上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
的行为准则。
那么,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体验情境呢?下面结
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谈一谈“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一、故事导入式——让学生的思想起波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上创设一定的情景。
古今中外有许多丰
富多彩、寓意深远的故事和寓言,若能依据教学内容的意向,充分地运用这些有教育意义的
寓言故事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起波澜。
这不仅能够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思想教育,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
较快地进入课程意境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案例1:学习哲学“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内容时,举了“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导入课
程内容。
又如,在讲授“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内容时,也举了“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来导
入课程内容。
这些故事学生并不陌生,因此学生很快进入课程意境之中,并随着故事去思考,老师及时地引导学生把故事与知识点联系起来。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
生的兴趣,这就在学生的思维里掀起波澜,学生就会把这些故事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探索、学习,并带着学生进入知识的境地。
从而使学生很快地把握知识点,有效地提高
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自主探究式——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体验式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就无法完成教
学目标。
探究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
识经验。
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计一定案例或
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
案例2:学习哲学“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时,给出一个材料——2007年是塑料诞
生一百周年。
100年前由奥地利人舒施尼做出的这项发明,曾经一度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
放运动”。
如今却被视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可观的经济利
益和诸多方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
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
然后设计了这样的课题:你赞同“限塑令”的举措吗?看问题应该如何去看?请用哲学观
点加以分析。
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
三、情感体验式——让学生的情感达到共鸣
思想品德课要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以感受体验为基
础的。
体验式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走入情感世界,打开自己的心扉,达到情感的共鸣。
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科角色,提高
课堂的教学效率。
案例3:上“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一内容时,我举了发生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几个老师
舍身死命保护学生生命的例子——张米亚、杜正香、谭千秋……。
这些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护卫
自己的学生,用生命染红了自己的职业。
他(她)们是英雄。
在大灾大难面前,老师义无反顾,直接用生命铺就学生通向未来的路。
学生通过这些例子去感受老师的爱,去体验老师的
无私。
讲这些例子时,我发现许多学生的眼睛都湿润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被强烈地触动了。
这节课教师没有说一句“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之类的话,但所有的学生都体会到了老师
的爱,感悟到要热爱老师、尊敬老师。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理解了知识。
四、角色体验式——让学生激发体验的热情
角色体验就是让学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特定角色,通过表演体验自己或角色的心理或行为,进而起到增进认识和培养情感的目的。
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使其如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它有助于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案例4:本人在上“合作与竞争”时,设计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做游戏活动:在一个划定
的圆圈内,看看哪一个小组站的人数最多。
开始时,学生还犹豫着不敢上讲台来,经鼓励后
纷纷参与了活动,经过活动,很自然地,学生都能从角色体验中感受到“合作与竞争”。
这时
教师把握时机提出问题:要想在圈内站更多的人,需要大家怎么做?引入知识:合作与竞争。
这样,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了,热情高涨了。
学生在激发体验的热情
中学习知识,可以把知识点变抽象为通俗。
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解决一些单靠老师直接讲解
而无法完成的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要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就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以多元互动的课内
体验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
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和思想品德的升华,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取得
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