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精品教案+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童年的百花园”为主题。
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课文内容反映的是童年生活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几个部分。
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中高兴的、有趣的事情,再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的童年生活,进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课题内容简说
童年的水墨画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这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无忧。
剃头大师
本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了光头,并且把姑父的睡衣弄得满是碎发的闹剧,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肥皂泡
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经过,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反映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我不能失信
课文通过讲宋庆龄小时候为履行对朋友小珍的承诺,放弃到伯伯家看鸽子的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1.认识本单元的3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透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能在阅读中拓展想象,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熟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18.童年的水墨画…………………………………………………………… 2~3课时
19.剃头大师………………………………………………………………… 2~3课时
20.肥皂泡…………………………………………………………………… 2~3课时
21*.我不能失信……………………………………………………………… 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3~4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走进作者的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和交流。
18.童年的水墨画
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学生)
2.准备歌曲《童年》。
(教师)
3.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回顾自己的生活,
仿写一首小诗。
小诗。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组儿童诗意境的美好。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算是锦上添花,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了诗歌描绘的画面。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片段
◆读想结合,走进画面。
(教学重点)
师:读了《溪边》,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美好的镜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大家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澄澈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2: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3: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那么《溪边》这幅画给大家怎样的感觉?
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
生3: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
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àng huāhú lu qīng shuǎng sōng zhēn mó gu
二、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墨画(mò nò)染绿(lǎn rǎn) 破碎(suì shuì)
浪花(nànɡlànɡ) 飞溅(jiàn jàn)清爽(shǎnɡ shuǎnɡ)
dòu()shàn()zuàn()
斗扇钻
dǒu ()shān()zuān()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水葫芦一()山花一()红蜻蜓
一()斗笠一()雨珠一()小手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
葫( ) 拨( ) 蘑( ) 菇( )
胡( ) 泼( ) 磨( ) 姑( )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中国画的一种。
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
()
2.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
3.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
七、我是查字典小能手。
1.“浪”字是()结构,部首是(),第五画是()。
2.“染“字是()结构,部首是(),第五画是()。
八、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本段写的是()。
2.说说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
九、课外阅读
雨
窗外,
已经下起了雨。
可是,妈妈,
你不要阻拦我呀,
我要到雨中去。
我戴上草帽。
我跑到雨里。
我变成一把伞。
伞在风雨里飞着,
给没带伞的行人遮雨。
当雨停了,
我就又飞走了,
飞进雨后翠绿的树林里。
妈妈,也许你不见了女儿,
你很着急,
你怕我淋湿了雨。
你跑到街上,
问雨后的风,
问天上的虹,
问每个行人:
我的女儿,她在哪里?
你来到林中,
问小鸟,
问花朵,
问叶子上滴落的雨滴:
我的女儿,她在哪里?
它们都说:
那可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呀,
她又在和我们捉迷藏吧,
谁知道她会藏到哪儿呢!
雨后。
林中。
蘑菇洒了一地。
它们最喜欢在雨后游戏。
妈妈,当你伸手刚要采下那个最白,
最胖的蘑菇时,
忽然,
它变了,
变成了你的女儿,
她眨巴着眼睛,
笑眯眯地望着你
——妈妈,我又回来了!
你看,我仍戴着草帽呀,
草帽上还挂着彩色的雨滴。
1.“我”没有变成()。
A.雨伞
B.雨滴
C.蘑菇
2.“我”要去雨里干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要去树林中寻找大大的蘑菇
B.“我”要去给没带伞的行人遮雨
C.“我”要去和小鸟、花朵、叶子捉迷藏
3.在雨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A.着急
B.害怕
C.高兴
4.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答案:
一、浪花葫芦清爽松针蘑菇
二、mò rǎn suìlànɡjiàn shuǎnɡ
三、争斗北斗星扇子扇风钻井钻进去
四、略
五、葫芦胡萝卜拨开泼水蘑菇石磨蘑菇姑娘
六、略
七、1.左右氵横折上下木横折弯钩
八、略
九、
1. B
2. A
3. C
4.“我”是个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