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句式变换与仿写X(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句式变换与仿写X(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
1.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请你仔细观察下边题为“孝”的漫画,并向同学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不少于50字)
(2)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答案】(1)画上画着一个戴红领巾面带笑容的孩子,背上背着一位满脸欣慰的老人。
他们的身体在墙上投出一个影子,正是汉字——孝。
该漫画告诉我们,“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
寓意儿女要尊重老人,时时把老人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的孝。
(2)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心动行动的付出。
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
【解析】【分析】(1)仔细观察画面,如:一位戴红领巾面带笑容的孩子,背上背着一位满脸欣慰的老人。
墙上的汉字“孝”。
揭示漫画寓意,要注意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要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语言简明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等词语作为概括主题的谓语中心词。
结合画面中的字分析,如:“老”在上,把老人放在心上,就是“孝”。
(2)本题中,注意仿照所给例句,把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⑴画上画着一个戴红领巾面带笑容的孩子,背上背着一位满脸欣慰的老人。
他们的身体在墙上投出一个影子,正是汉字——孝。
该漫画告诉我们,“孝”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
寓意儿女要尊重老人,时时把老人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的孝。
⑵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心动行动的付出。
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
【点评】⑴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结合画面中的字分析,如:“老”在上,把老人放在心上,就是“孝”。
⑵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语言表达题,没有统一答案。
解答此类
题要求仿句与例句的句式、修辞、内容一致。
仿写时把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__A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fēi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_B___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米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写)。
________fēi xiè
锦书痛彻心________不________
(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A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雨季是对于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________。
(4)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B处横线上。
这是杨烽先生_______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jīn;扉;屑
(2)考;烤
(3)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4)平静超然
(5)删掉“在,当中”或删掉“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扉。
(2)本题考查改正错别字。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这道题比较容易,考改为烤。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句式,内容要相似,构成排比: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4)本题考查辨析词语填空。
要仔细理解辨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了解成语的含义
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
成语的含包括字面义、整体义、比喻义、褒贬义、特定义。
要注意使用范围。
明确对象,注意区别。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
平静超然:内心平静,不为外物所动。
用在此处合适。
(5)本题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是句式杂糅。
故答案为:(1)jīn;扉;屑。
(2)考,烤。
(3)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4)平静超然。
(5)删掉“在,当中”或删掉“让”。
【点评】(1)正确掌握字音字形,要准确把握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注意辨析同音字字形、音形相近字字形、形声字字形、多义字字形等,书写注意规范。
本题涉及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形辨析,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是:锦书难托jīn,痛彻心扉,不屑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正确把握,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做题要求是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准确地写出词语,不能出现错字、别字。
平时就要重视积累,多读多写,出现错误及时纠错,加深记忆。
“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应该是“烤火”。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比如: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黎明是对暗夜的告别,团聚是对分别的告别等。
(4)选词填空,要准确理解这些词语,并掌握这些词语(短语)的搭配对象、使用范围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要把握语境的表达意思,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及用法,从而做出准确的选择。
本题比较容易判断选“平静超然”。
(5)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这一句“在”和“让”导致缺主语,成分残缺,去掉一个即可。
3.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重温名篇
小说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题(谜底)。
短篇小说:《社戏》《窗》《最后一课》
长篇小说:《水浒传》《儒林外史》《格列佛游记》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2)活动二:了解名著
《格列佛游记》中,在飞岛国的“拉格多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两个来。
【答案】(1)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一堵光秃秃的墙,折射灵魂的高贵与卑劣——《窗》
(2)①收集黄瓜中的阳光②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
【解析】【分析】⑴此题具有综合性。
活动一,分析“示例”,明确写谜语应采取的基本句式,然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篇小说,从内容、主题等深层角度设置谜面,并写出相应的谜底。
⑵活动二,考查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理解。
格列佛在飞岛国获得很多见闻,如,①收集黄瓜中的阳光;②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③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
④用蜘蛛丝织布;⑤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再筑地基;⑥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
故答案为:⑴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一堵光秃秃的墙,折射灵魂的高贵与卑劣——《窗》
⑵①收集黄瓜中的阳光②把冰烧成粉末变作火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答时分析例子,仿照例子进行设计即可。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内容,解答时需要阅读名著,对名著中的主要事件进行识记。
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或列小说情节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识记。
4.结合语境,仿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的人受到强烈的震撼;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人找到美丽的港湾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的人受到强烈的震撼”。
句式结构为“爱心是……使……”,从修辞上讲是个暗喻句。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人找到美丽的港湾。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仿句与例句的句式、修辞、内容一致。
观察例句可知,只要仿写使用比喻等修辞,句式与例句一致,并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即可。
5.仿照下面的句式,变换地点和内容,再续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登上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梦想,走进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我梦想,漫步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要变换地点和内
容,句子中要有诗句。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我梦想,走进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我梦想,漫步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点评】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
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析原型。
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②定格式。
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6.仿写句子。
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答案】她既不关心她的工作,也不喜欢去逛街,也不喜欢开着小车去看风景——除非是为了去显摆一下她的新发型。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
句式结构为“他既不关心他的……也不喜欢……也不喜欢……除非是为了……”。
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她既不关心她的工作,也不喜欢去逛街,也不喜欢开着小车去看风景——除非是为了去显摆一下她的新发型。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仿写能力.做此类题要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7.教师节,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答案】略
【解析】【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故答案为: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8.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心灵的舒畅;关爱是________,给人________;关爱是________,给人________。
【答案】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仿写题,考查学生的仿写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仿写前先要观察例句的形式,本题的例句是一个“关爱是……,给人……“的句式,仿写时就要按照这个
句式,选择不同于例句的内容,写出流畅的句子。
故答案为: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9.仿写: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
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
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华南虎;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
【解析】【分析】分析例句两个两句间的因果关系,后一分句要描写此动物不凡的姿态。
最好用拟人法,语言要生动。
故答案为:华南虎,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句式和例句一致,句意要合乎语境。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再写两句,构成排比。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它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它像砖头一样,铸造起我们文化长城
【解析】【分析】本题抓住前例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比喻句的句式结构。
内容是表达国学经典的意义,要注意所拟句子前后分句的联系,比喻得体贴切。
且要与前例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它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它像砖头一样,铸造起我们文化长城
【点评】语言表达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中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的一个考点。
本小题以仿写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
根据题干,可知要综合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