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2期第37卷(总第48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No.2,2021
Vol.37
Total No.48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
—
—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张岩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吉林长春130011)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主题,为整体提升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长春汽开区搭建多元发展平台、构建科学发展机制、完善有效支持体系、借力信息技术支撑,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支持体系;三级联动;纽扣教育
doi:10.16083/ki.1671-1580.2021.02.008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1)02—0037—04
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必须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建立,才能持续推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持续推进区域教师队伍建设进程。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视其为区域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着力点与生长点。
多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高位引领下,在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探索岀了以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为表征的一套基于区域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
―、背景与历程
(一)区域背景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9月,是全国唯一一家政企共建的以汽车产业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基础教育前身是一汽基础教育,有着60余年悠久历史,2006年3月正式从一汽集团剥离,成立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在几代教育人的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杰出人才,特别是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其在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创新业、担责任”的一汽精神,也滋养哺育了汽开区教育人,早已融入汽开区教育人所独有的教育情怀之中,一汽血脉,一汽精神,长子情怀,代代相传。
汽开区教育局管理228家单位,现有中小学校18所,公办幼儿园8所,校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49所。
另有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学农实践基地各1所。
民办教育机构130所。
在职在编教职工(含幼儿教师)2121人,在园幼儿与中小学生36523人。
汽开教育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长春市城区中,只有汽开区具备“幼小初高”完整的教育体系;二是与一汽血脉相连,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其在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创新业、担责任”的一汽精神,也滋养哺育了汽车区教育人,早已融入汽车区教育人所独有的教育情怀之中,一汽血脉,一汽精神,长子情怀,代代相传。
(二)发展历程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汽开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建设大致历经了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2003年,在长春市教育局“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工程”的引领下,在全区内启动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正式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
收稿日期:2020-11-12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教师发展示范县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3101-20-01)o
作者简介:张岩(1963-),女,辽宁义县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本科。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37
发展阶段:2007年,汽开区启动以教师专业化为特色的“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创建项目,创建了“研训一体、区校合力”继续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教师教育特色形成。
深化阶段:2011年,汽开区作为首批实验区参加吉林省教育厅主持的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
在继续深化“研修一体、区校合力”模式基础上,以学区建设为核心,打造汽开区“局域引领一学区协作一校本支撑”的三维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格局。
优化阶段:2015年,作为省内唯一实验区参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在专家指导下,开始构建教师自适应发展体系。
2018年,汽开区成为吉林省首批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
2019年,作为吉林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1.0示范区,汽开区率先开展2.0工程的推进,拓展教师核心素养,推进自适应发展体系建设。
同时在教师专业发展运行模式上,形成了“333”教师继续教育优化的新模式。
二、实践探索
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汽开区努力追求教师都能实现自主发展的理想状态,努力将教师自主发展和外部驱动有机结合,把握内在因素,抓住核心环节,构建形成了汽开区教师专业发展“四轮驱动”体系。
(一)构建动力引领系统
汽开区积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引领系统,重点加强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机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1•确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精神密码
乌申斯基说过:“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引领教师主动发展,汽开区构建以“立德树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内涵的“纽扣教育”体系,推出“汽开教师宣言”,借力十大攻坚项目助推,引领全区教师将专业发展目标聚焦于帮助学生扣好人生每一阶段的扣子,将扣好自身专业发展的每一粒扣子作为发展方向,让区域教师找到了引领专业发展的灵魂,形成了汽开区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和行动,培育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特质的汽开教育人和汽开学子。
2.铺设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层级通道
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汽开区建立层级分明、标准明确、阶梯成长、特色鲜明的梯级教师专业发展通道。
在常规骨干教师发展层级上,增设了教坛新星、区学科带头人、研究型教研员、匠心教师、专家型教师等骨干教师发展层级,形成层级更为丰富、类别更为清楚专业发展平台。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引领广大教师找寻明确的发展目标,多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质选择发展方向,有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有效实现目标化管理、过程化管理、成果化管理的转化。
通过设定高标准系列化的梯级目标、选拔机制和本土化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有效统整各类名师队伍,进一步强化名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二)构建驱动运行系统
“333继续教育”模式,即:建立教育局、学区联盟、中小学三方聚力的工作机制;运行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培训体系;构建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站、教研组三级联通互动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1.三级合力,上下贯通
凝聚教育局、学区联盟、各学校三级力量,建立工作运行网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教育局减少行政命令式的要求,将科学的、专业的指导、示范、引领作为发力点。
将教师进修学校定位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支持中心,为进修学校提供充足的经费、优秀的人员、一流的设备,统领全区教师教育的策划与实施。
基于区域自身的实际,在学区的划分中,将教师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将全区所有中小学按照就近、中小学异段互补、优质学校领头的原则划分为四大学区。
将构建教师协作研究的开放环境作为学区化管理的核心,明确学区是非行政的学术性组织。
通过目标导向、政策规范、经费保障、绩效评价等方面引导、支持学区开展有特色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类活动。
将基层学校定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单位,从2003年起至今,持续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工程。
各中小学以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为载体,建章立制,以校本研修为主要路径,引领教师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自我研修、同伴互助,在学习、研究、实践中不断成长。
2.三位一体,知行合一
首先,统合进修学校培训部与教研部、教科研部、电教部的职能,以项目制为牵引,建立区域层面的“教研培”三位一体培训体系,抓实区本、校本两级研修。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因科而异开展研修活动。
语文、数学、外语等人数较多的学科,
38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常规的学科研修活动,教研员深入学校,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其他学科,则坚持每周一次或双周一次开展区本研修,扫除学校校本研修的盲区。
面对教育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学区联盟、学校的优势,以区域主导课题引领下的小课题行动研究作为校本研修的主要载体,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
在研究过程中,以提升教师有效教学实践技能为目标,将教研、科研及培训融为一体,整合校本培训、教研、科研工作,统筹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形成了校本支撑、学区协作、区域引领的“教研培”一体化。
3.三级联动,共同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教师自主发展、协同发展、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汽开区教育局先后建立了局域“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以“互联网+教学”为研究主题的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的“汽车E 栈”,以落实国家思政课要求为任务的“中小学思政一体工作站”等局级工作室。
学区联盟建立了以联盟内小学科学教学为主体、中学理化生教师为协同的“小学科学教师工作站”,以开展书法学科教师培训及教研活动为主要任务的“书法教师工作站”等为代表的区级工作站。
(三)构建技术助力系统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为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汽开区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翻转式”研修模式,探索构建由“研修管理、研修运行、网络支持、网络评价”四大系统组成的教师“自适应”研修体系。
翻转式研修模式的开展与推广,重构研修流程、重组研修主体、重塑研修过程,让真正意义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成为可能。
自适应研修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信息技术2.0工程的实施,让教师的信息素养得以快速提升,形成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应用的科研模式和混合式研修模式,深化“自适应”研修体系的构建,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四)构建智力支持系统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汽开区教育局先后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建立学校改进项目,参与吉林省教育学院引领的构建区域协作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项目,与中国教科院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
以一校一特色、一校一规划、一校一章程“三个一”工程来引领学校明确自身内涵发展的方向以及自己教师队伍发展的方向与措施,形成了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UGS模式、UAS模式、UST模式。
通过专家的专题培训,入校指导,陪伴式研修,以及校长、教师的驻校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主要成绩
2008年长春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评选中,全区14所学校,12所入围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3所学校为省首批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汽开区被评为长春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示范区。
2009年,汽开区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特色,通过中央教科所教育督导与评估中心验收,被评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
2016年公布成绩的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我区小学团队、初中团队、综合学科团队均获得“长春市城区组团体第一名”的骄人战绩,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
2018年在长春市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示范校评选工作中,13所学校入围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行列,占比76.5%,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成果。
2018年汽开区“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区校两域的教师继续教育共同发展,汽开区教师培训经验在全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会进行经验分享。
整区推进经验,进修学校的引领经验,第七小学、第十二小学等学校受邀在黑龙江、陕西、广西、四川等地的培训中做经验分享,受到了广泛赞誉。
汽开区“空中课堂”的做法分别被《光明日报》《长春日报》、长春综合频道、长春娱乐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实验学校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培训管理者网络研修班上介绍了经验。
通过跨域高位引领和协作这两个维度,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在高度、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探索。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站”的实践研究获吉林省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第一名;学科评价改革成果在长春市做交流推广;在吉林省大学区现场会上,我区工作站经验获得了省厅和市局的首肯,称“为破解全国性难题做了有益的探索”。
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予以报道。
“学科工作站”已经成为汽开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张名片,标志着汽开区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起点、新高度、新目标上积极而为,大胆作为。
39
四、设想与展望
(一) 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未来五年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期,更是建设国际汽车城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汽开区教育的新时期,汽开区教育恰处于三期叠加的最佳时期。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教师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关键。
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是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也是为国际汽车城的发展提供精准教育服务、注入新元素、提供新发展动力的重要着力点。
(二)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设想
面向新征程,我们首先明确了“十四五”教育发展目标,即将汽开区(国际汽车城)打造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样板区,勾画出“十四五”教育发展蓝图。
新时期,汽开区教师队伍建设将实施五大战略:
一是人才引入战略:面向全省全市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
二是动力提升战略:启动纽扣教育深化项目、师德建设项目。
三是标准引领战略:建立汽开区“未来教师”发展能力指南框架。
四是名师梯队发展战略:启动“三名”培养孵化项目(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实施名优教师梯队体系化建设项目、后备干部薪火工程。
五是全员分层培养战略:启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深化项目、教师自适应发展体系深化项目。
(三)
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愿景
在充分总结前期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作为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的首批试点区,体系完善还需加强,教育教学改进还需深入,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走向新高地,我们有责任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工具,拿出汽开范式。
“协同创新”项目带来了推进区域教师发展的新举措、新动力,汽开教育人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乘势而上,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工具,拿出汽开范式、打造汽开品牌、展示汽开魅力、提升汽开品质,开启汽开区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张一娴.对教师培训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2]史金霞.教学反思引领教学成长[J].教学创新,2007(09).
[3]席梅红.教师培训师:新时代的职业诉求[J].继续教育,2012(06).
[4]周艳.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5]穆大海.校本研修中的校长角色[J].基础教育参考,2008(12).
[责任编辑:周海秋]
Perfecting the Support System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the
Demonstration Area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ZHANG Yan
(Education Bureau of Changchun Automobil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Changchun Jilin130011,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and it will raise the level of the regional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Qi Kai district builds multi-development platform,construct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echanism,consummates the effective support system,borrow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and promotes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Key words:support system;three-stage linkage;button education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