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山东沂水县2018届高三调研历史试卷附答案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山东沂水县2018届高三调研
历史试卷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用时4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文化是时代的反映。
回答1——3题。
1.“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联颂扬的是A陆游 B 辛弃疾 C 岳飞 D李清照
2.德意志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富于思辩精神的民族,在其历史上产生过很多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其中叔本华哲学成熟于19世纪30、40年代.其基调是悲观主义,尼采哲学成熟于19世纪70、80年代,其基调是积极向上甚至是狂妄的超人哲学,造成这两人学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两人的学识水平差异决定的 B.两人的个人经历差异决定的
C.两人所处时代条件决定的 D.两人的哲学观差异决定的
3、毛泽东《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
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三军”是指红一二三方面军
B、“远征”的根本原因是根据地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C、诗作写于遵义会议期间
D、“远征”直接原因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8世纪以来,民主思想不断发展,政治民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回答4—7题。
4.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与洛布的共同主张是
A.国家应保护私有财产 B.人民有权推翻专制君主的暴政
C.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
5.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成就突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下列体现了这两个时期中共努力进行民主建设的重大事件是①召开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②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③制定宪法大纲④土地改革⑤重庆谈判⑥中共“七大”,成立联合政府⑦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 D.①③⑤⑦
6.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变革君主专制制度问题上先后出现了两种主张。
清政府要“预备立宪”,革命党人要“创立民国”。
这两种主张
A.前后承继,互相补充 B.形式各异,本质相同
C.均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 D.表明政治变革已成为时代潮流
7.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到的相同作用有
A.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实现了和平建国
B .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有利于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形成
C .通过了相当于临时宪法的纲领
D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进步内容。
回答8-12题。
8. 明代我国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城市的发展对政治的依赖性加强
C. 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
D.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9、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指出图5所承载的最主要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货币不统一,式样多,形状各异、重量不一
B. 秦灭六国后,以秦朝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C.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分裂,各国货币不统一,式样多,使用带有地域性
D. 铜钱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0、图12承载的历史信息有①单位和名称:半两钱②文字:秦朝的标准字体小篆③形制:
圆形方孔④质地:铜钱⑤地位:秦朝流通的唯一的统一货币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11、根据上题所获历史信息,这类规制的器物通行产生的
社会作用有①货币形制被中国后世封建王朝沿用,
奠定了后世铜钱的形制,影响深远②促进了经济交流,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④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巩固
国家的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
征银,折办于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材料所述内容出自一条鞭法
B 、材料反映出该税法的特点是简化了税收手续,用白银交纳赋税
C 、材料反映的税法的推行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材料反映出的税法彻底废除了我国的人头税
学校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共52分。
13小题32分,14小题20分。
13、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1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
”后来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土地归苏维埃国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的规定使得农民感觉田不是自己的,自己没有支配权,因此不安心耕种。
1931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根据地发布文告明确宣布:“农民分得的田地为自己所有,有权转租或买卖、抵押,苏维埃政府不得禁止。
”(1)据材料1 ,从中共六大到1931年,中共的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4分)从生产关系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共土地政策对红军反“围剿”斗争产生的重大影响。
(6分)
材料2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一方面再次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另一方面向国民党郑重承诺,停止执行武力推翻国民党、没收地主土地等政策。
(2)联系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政治形势,指出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政治目的。
(4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履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承诺的?(4分)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材料3 从1960年到文革期间我国实行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规定:土地和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
农业的生产经管由生产队成立的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农民必须按照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没有任何自主性;对农民的农产品分配基本上按出工的多少来衡量,出工多的分配
的产品多,反之亦少,与出工的效益没有关系,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公社体制有何共同之处?(2分)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优越性?(6分)
14.(20分)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层”。
材料1新都(元大都)整体呈正方形,……城中的全部设计都以直线为主,所以各条街道都沿一条直线,直达城墙根。
在城里的大道两旁有各色各样的商店和铺子。
整个设计的精巧与美丽,非语言所能形容。
……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也都会集中在这个城里,……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多。
我们使用的金丝织物和其它各种丝织物也在这里大量的生产。
——摘自《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2 明代北京城
材料3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2018奥运会徽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关于元大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5分)()
A、1271年,忽必烈定都燕京,称为大都,标志着元朝的统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转移
B、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占大都,灭亡元朝
C、元大都城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D、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2)根据材料2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北京城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12分)
(3)由材料3中可以看出哪些“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特色?(3分)
山东沂水县2018届高三调研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BCDDD6、DBCBC11、AD
13、
(1)变化:从土地国有转为土地归农民所有(私有)(2分)
原因:土地国有使农民不安心耕种,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4分)
影响:使农民经济上分得土地,摆脱封建剥削,生活得到改善和保证,(3分)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努力发展生产,积极参军参战,
有力支援了红军的反围剿斗争(3分)
(2)目的: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已经上升到最主要地位,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了团结国民党抗日,争取
现实国共合作(4分)
履行: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4分)
影响:①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2分)
②有利于联合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2分)
(3)共同: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公有制)(2分)
优越性:①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平均
主义,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和单一方式的弊端(4分)
②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
农业发展(2分)
14、
(1) A(5分)
(2)①防御蒙古贵族进攻的军事中心
②维护皇权统治和封建统治的政治中心
③城市商业繁荣,全国性商贸城市之一,全国经济中心
④全国封建文化中心(12分)
(3)中国的印章文化、书法艺术、象形文字的魅力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