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两党关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给 我们的启示
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 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 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 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 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 国革命的发展。 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 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 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② 影响: 建立了黄埔军校,共同领导了北伐战争, 基本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标志事件: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 政变 两党的阶级利益不同。
③合作破裂:
根本原因: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①政权的对峙: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 共产党——江西瑞金政府 ②屠杀与反屠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 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③“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到1933年,蒋 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其中第五次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4~1936)
表现
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给了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人民坚决要求抗日; 国民党和英美的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了不懈努力。 国民党递交国共合作宣言
原因 标志: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 影响: 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台湾在日 本统治50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924—1927
合 作
分 裂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再合作 再分裂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①原因
A.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 C.国民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 地, 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D.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专题二
近现代国共两党 关系专题
一、中国近现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合 作(1924——1927)
分裂(1927——1937) 再合作(1937——1945)
再分裂(1945——1949)
大革命时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共两党的关系对当今两岸关系的处理有何 借鉴意义? 1、台湾和大陆可以通过谈判再次合作,早日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 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 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 3、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 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从中得 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945-1949年:国共再对抗
原因: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
内战,两党关系再次破裂。
结果: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给中
国人民带来灾难;国民党残 余逃往台湾,造成了今天海 峡两岸的分离。
二、 不同时期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 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资产阶级、地 主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 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的 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时,两党就有从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 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 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 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