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和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4、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开关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能够用符号表示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教学重点】对完整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一个完整电路中各部分的符号表示;完整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具准备】手电筒、电池、电池夹、导线、开关、灯座、灯泡
【教材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手电筒、电池、电池夹、导线、小灯泡、灯座、开关。
本课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是由一个问题引出,即手电筒为什么会亮呢?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学生拆开手电筒观察的图片和手电筒的主要组成部件。
活动二是连一连,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材中向我们呈现的是学生制订实验方案和连接电路两个画面。
还有一个提示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以及一个记录表我画的电路图。
自由活动电从哪里来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电池,以及电的来源和电的发展史。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做一个西红柿电池,并在课下尝试用其他水果或蔬菜制作电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1.讲故事。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不想听?
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位智慧老人,他想寻找一名助手。
于是他便在智慧屋外贴了一张招聘启事,上面写着:如果谁能花最少的钱把一间智慧屋装满谁就能被录用,并且还能获得一顶智慧小帽。
听了这个消息,小动物们纷纷行动起来。
你瞧,小狗信心百倍地扛着树苗,小猪兴高采烈地搬着稻草,小马满头大汗地驮着泥土慢慢地,天黑了,只见小兔蹦蹦跳跳地走进这间智慧屋,它只是轻轻地动了一下手指,便获得了这顶智慧小帽。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兔是怎样获得这顶智慧小帽的吗?(出示图片1)
【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并配以图片,开始一节科学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和思维的火花。
】
2.提出问题。
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三幅城市夜景图,你们想欣赏吗?(出示图片2、3、4,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从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好吗?(出示图片5课题:灯泡亮了并板书)关于灯泡你有哪些问题呢?
【关于灯泡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很多,有的可以当堂解决,有的不能当堂解决,这一问题的创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后,教师还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提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
(出示图片6,学生对灯泡很熟悉,但对其结构并不了解,为此设计了本图片。
)二、进行探究活动一手电筒为什么会亮呢?
1.大胆猜想。
(师出示小灯泡)看,老师这儿就有一个小灯泡,想一想这种小灯泡常用在哪里?(学生就会联系实际回答。
自然会想到手电筒)
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一把手电筒,试一试你能让它亮起来吗?你是怎样让它亮起来的?为什么把开关一推手电筒就亮起来了呢?手电筒里有什么秘密呢?猜猜看。
【这一环节,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我认为这些猜想是有根据
的、都是合理的。
所以教师不必对学生的猜想过多地干涉。
】
2.验证猜想。
要想知道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该怎么办?(拆开手电筒看一看)
(1)出示小建议(出示图片7,提醒学生在拆装手电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