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考点07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考试要求
知识内容必考加试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c c 牛顿运动定律
超重与失重b
一、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识题
F
( 1)从受力确立运动状况(a)。
m
(2)从运动状况确立受力(F=ma)。
(3)综合受力剖析和运动状态剖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
二、刹时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受外力时的形变量纵向弹力弹力可否突变
轻绳细小不计拉力能
轻杆细小不计拉力或压力能
轻橡皮绳较大拉力不可以
轻弹簧较大拉力或压力不可以
三、传递带模型剖析方法
四、滑块–木板模型剖析方法
五、超重和失重
1.超重其实不是重力增添了,失重其实不是重力减小了,完整失重也不是重力完整消逝了。
在发生这些现
象时,物体的重力依旧存在,且不发生变化,不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
(即“视重”发生变化)。
2.只需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快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仍是向下运动没关。
3.只管物体的加快度不是在竖直方向,但只需其加快度在竖直方向上有重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
重状态。
4.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多少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快度共同决定的,其大小等于ma。
5.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仍是失重状态取决于加快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没相关系。
下表列出了
加快度方向与物体所处状态的关系。
加快度超重、失重视重 F
a=0不超重、不失重F=mg
a 的方向竖直向上超重F=m( g+a)
a 的方向竖直向下失重F=m( g– a)
a=g,竖直向下完整失重F=0
特别提示:不管是超重、失重、完整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不过“视重”改变。
6.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三”技巧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
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整失重状态。
(2)从加快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拥有向上的加快度时处于超重状态,拥有向下的加快度时处于失
重状态,向下的加快度为重力加快度时处于完整失重状态。
(3)赶快度变化角度判断
①物体向上加快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快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2019·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余姚中学月考)以下图两木块 A 和 B 叠放在圆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
为 m和 M,A 与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m, B 与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连结构成弹簧振子,已知A和 B 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A.速度最大时,A、 B 间摩擦力最大
B.弹簧弹力最大时,A、 B间摩擦力最大
C.它们的振幅不可以大于
D.它们的振幅不可以大于
【参照答案】BD
【详尽分析】 A. 因为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所以加快度同样;当速度最大时,a0 ,对 A 剖析,受力为0,故A、B间摩擦力为0, A 错误; B. 对 A、 B 整体受力剖析,,隔绝A 剖析: f ma ,所以弹力最大时,加快度最大,A、B 间摩擦力最大, B 正确; CD、经过选项C 的剖析,设
最大振幅为A,当振幅最大时,弹力最大:整体剖析,隔绝A剖析:F fm ma 联立两式得:, C错误; D 正确。
1.以下图,质量同样的木块A、 B 用轻质弹簧连结,静止在圆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现用水平恒力 F 推 A,则从力 F 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同样
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快度同样
C.两木块速度同样时,加快度a A<a B
D.两木块加快度同样时,速度v A>v B
【答案】 ACD
【分析】从力 F 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力渐渐增大,则 A 做加快度减小的加快运动,B做加快度增大的加快运动,A、 B均由静止开始运动,只需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弹簧就处于被压缩变短的过程中,当 A、B速度同样时弹簧压缩到最短,画出这一过程A、B 的v t 图象,则 t1时辰,A、B两木块的加快度同样(切线斜率同样),且 v A v B,t2时辰A、B的速度同样,且 a B a A,故 ACD正确, B 错误。
(2019·浙江省温州市生力军结盟期末)2018 年 11 月 6 日,第十二届珠海航睁开幕。
如图为某一特技
飞机的飞翔轨迹,可见该飞机先俯冲再抬升,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圆形轨迹,飞机飞翔轨迹半径约为200 米,速度约为300 km/h 。
A.若飞机在空中定速巡航,则飞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图中飞机飞翔时,遇到重力,空气作使劲和向心力的作用
C.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驾驶员处于失重状态。
D.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持力约为其重力的 4.5 倍。
【参照答案】D
【详尽分析】若飞机在空中定速巡航,则飞机的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要不停变化,则机械能要变化,
选项 A 错误;图中飞机飞翔时,遇到重力,空气作使劲的作用,选项 B 错误;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则驾驶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C 错误。
300 km/h=83.3 m/s,则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持力,选项 D 正确。
应选D。
1.以下图,在圆滑地面上,水平外力
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同做无相对滑动的加快运动。
小车质量是,
M
木块质量是m,力的大小是F,加快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
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遇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μmg B.ma
mF
D.μ(M+m)g C.
M m
【答案】 BC
【分析】先对整体受力剖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再对物体
m受力剖析,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前的静摩擦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a ,联立解得
mF
,f
M m
BC正确。
以下图,物体a、b 用一根不行伸长的细线相连,再用一根轻弹簧跟 a 相连,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
上,已知物体a、 b 的质量相等。
当在P点处剪断绳索的瞬时
A.物体a的加快度大小为零
B.物体a的加快度大小为g
C.物体b的加快度大小为零
D.物体b的加快度大小为g
【参照答案】BD
【详尽分析】设 ab 物体的质量为m,剪断细线前,对ab 整体受力剖析,遇到总重力和弹簧的弹力而平
衡,故 F=2mg;再对物体a 受力剖析,遇到重力、细线拉力和弹簧的拉力;剪断细线后,重力和弹簧的弹力
不变,细线的拉力减为零,故物体 a 遇到的力的协力等于mg,向上,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的加快度为,故 B 正确, A 错误;对物体 b 受力剖析,遇到重力、细线拉力,剪断细线后,重力不变,细
线的拉力减为零,故物体 b 遇到的力的协力等于mg,向下,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的加快度为,故 C错误, D正确。
1.(2019·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期末)以下图,自由着落的小球着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加快度先减小再增大
B.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小球速度最大
C.小球先超重状态后失重
D.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小球的加快度为零
【答案】 A
【分析】小球接触弹簧上端后遇到两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
在接触后的前一阶段,重力
大于弹力,协力向下,因为弹力 F kx 不停增大,所以合外力不停减小,故加快度不停减小,因为加快度与速度同向,所以速度不停变大。
当弹力逐渐增大到与重力大小相等时,合外力为零,加快度为零,
速度达到最大。
后一阶段,即小球达到上述地点以后,因为惯性小球仍持续向下运动,但弹力大于重力,合外力竖直向上,且渐渐变大,因此加快度渐渐变大,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小到
零时,达到最低点,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因加快度先向下后向上,故物体先失重后超重;故 A 正确, BCD 错误。
应选: A。
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递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必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辰在传递带适合的地点放
上拥有必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t =0记录了小物块以后在传递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已知传递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物块在0~t1内运动的位移比在t 1~t 2内运动的位移小
B. 0~t内,重力对物块做正功
C.若物块与传递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
D. 0~t2内,传递带对物块做功为W=
【参照答案】 B
【详尽分析】由图乙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可看出,物块在0~t1内运动的位移比在t 1– t 2内运动的位移大,故 A 错误;因为物块在 0~t 1 内向下运动的位移大于t 1– t 2内向上运动的位移,所以0~t2内物体的总
位移向下,所以重力对物块做正功,故 B 正确;在
t 1~ 2内,物块向上运动,则有cos
θ
>sin
θ
,得tμmg mg
μ>tanθ,故C错误;由图“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斜面向下,高度降落,重力对物块做
正功,设为W G,依据动能定理得:,则传递带对物块做功,故 D错误。
1.以下图,水平传递带一直以速度v1顺时计转动,一物块以速度v2(v2≠ v1)滑上传递带的左端,则物块在传递带上的运动必定不行能的是
A.先加快后匀速运动
B.向来加快运动
C.向来减速直到速度为0
D.先减速后匀速运动
【答案】 C
【分析】若 v1>v2,物块相对传递带向左滑动,遇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可能先向右做匀加快运动,当物
块速度增添到与传递带速度相等后再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向来向右做匀加快运动;若v1<v2,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遇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可能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当物块速度减小到与传递带速度相
等后再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向来做匀减速运动,但不行能减速到0,选 C。
如图,质量 M 1 kg 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川面上,质量 m
1 kg 、大小能够忽视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
端。
设最大摩擦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
书本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
0.1 ,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
2
0.4 ,取 g 10 m/s 2 。
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
( 1)若力 F 恒为 8 N ,经 1 s 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
求:木板的长度;
( 2)若力 F 从零开始渐渐增添,且木板足够长。
试经过剖析与计算,在座标图中作出铁块遇到的摩擦力 f 随力 F 大小变化的图象。
【参照答案】 (1) L =1 m ( 2)
【详尽分析】 (1)对铁块,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
设木板的长度为 L ,经时间 t 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则:
x 木
1 a
2 t 2
2
x 铁
1
a 1t 2
2
联立解得 L 1m
( 2)①当,系统没有被拉动,静摩擦力与外力成正比,即F f F
② 当时,假如、相对静止,铁块与木板有同样的加快度
a ,则
M m
解得 F 2F f2
此时:,也即 ? 6N
F
所以当 2<F? 6 N 时,
③当 F>6 N时, M、 m相对滑动,此时铁块遇到的摩擦力为:
F f- F 图象以下图
1.如图甲,水平川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 ,t =0 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快度g 取10 m/s2,若平板车足够长,对于物块的运动,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 0~6 s 加快,加快度大小为 2 m/s 2, 6~12 s 减速,加快度大小为 2 m/s B. 0~8 s 加快,加快度大小为 2 m/s 2, 8~12 s 减速,加快度大小为 4 m/s C. 0~8 s 加快,加快度大小为 2 m/s2, 8~16 s 减速,加快度大小为 2 m/s 2 2 2
D. 0~12 s 加快,加快度大小为 1.5 m/s 2, 12~16 s 减速,加快度大小为 4 m/s 2
【答案】 C
【分析】依据 v– t 图象可知,车先以 4 m/s 2的加快度匀加快运动,后以- 4 m/s 2的加快度匀减速运动,依据物块与车的动摩擦因数可知,物块与车间的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快度为 2 m/s 2,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0~6 s物块加快,车的速度一直大于物块;t =6 s后,车减速、物块持续加快,设再经t 时间共速,有v=2(6+t )=24–4t ,可得t =2 s, v=16 m/s,即0~8 s物块加快;8~12 s物块减速,车减速,车的速度一直小于物块;t =12 s后车静止,物块速度为8 m/s ,持续减速 4 s ,即 8~16 s 物块减速。
选C。
如图甲所示,某高架桥的引桥可视为一个倾角
30、长
l
=500 m 的斜面。
一辆质量=2 000 kg 的
m
电动汽车从引桥底端由静止开始加快,其加快度 a 随速度可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电动汽车的速度
达到 1 m/s 后,牵引力的功率保持恒定。
已知行驶过程中电动汽车遇到的阻力F f(摩擦和空气阻力)不变,重力加快度g 取10 m/s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动汽车所受阻力 f =12 000 N
F
B.电动汽车的速度达到 1 m/s 后,牵引力的功率P0=12 kW
C.第 1 s 内电动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 与时间 t 知足 P=12 000 t
D.第 1 s 内电动汽车机械能的增添量等于牵引力与阻力做功的代数和,大小为6000J
【参照答案】 D
【详细解析】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F f–mg sinθ=ma,之后保持功率不变,P0– F – mg sinθ=ma,电功汽车做加快度渐渐减小的加快运动,最后加快度减小到0,电动汽车达到该功v f
率该路况下的最大速度,
P
0–
f–sinθ=0 解得0=14 kW; f =2 000 N;选项AB错误;第 1 s 内电动
F mg P F
v max
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14 000
t ,选项 C 错误;电动汽车做匀加快运动的过程,位移,牵引
P Fv
力大小为14000N,牵引力与阻力做功的代数和为(F– F f) x=6 000 J,选项D正确。
1.(2019·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一统练)以下图,截面是直角梯形的物块放在在圆滑水平川面上,其两个侧面恰巧与两个固定在地面上的压力传感器P 和 Q接触,斜面ab 上的 ac 部分圆滑, cb 部分粗拙。
开始时两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均为零。
此刻 a 端由静止开释一金属块,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块在ac 部分运动时,传感器P、 Q示数均为零
B.金属块在ac 部分运动时,传感器P 的示数为零, Q的示数不为零
C.金属块在cb 部分运动时,传感器P、 Q示数可能均为零
D.金属块在cb 部分运动时,传感器P 的示数必定不为零,Q的示数必定为零
【答案】 BC
【分析】金属块在 a c部分运动时,加快度沿斜面向下,斜面对金属块的作使劲有向左的分力,金属块对
斜面的作使劲有向右的分力,则物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向,故P示数为零,Q示数不为零,A错误,B正确;
金属块在 cb 部分运动时,遇到斜面的摩擦力作用,金属块可能加快、减速或匀速,斜面对金属块的作用
力可能偏左、偏右或竖直向上,则传感器P、 Q的示数可能只有一个为零,也可能都为零, C 正确, D错误。
(2019·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月考)以下图,质量为m的人站在竖直参观电梯中,假如电梯运动的加快
度大小为 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为 F= mg+ma,则可能的状况为
A.电梯以加快度 a 向下加快运动
B.电梯以加快度 a 向上加快运动
C.电梯以加快度 a 向上减速运动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参照答案】B
【详尽分析】人的加快度,方向向上,所以电梯以加快度 a 向上加快运动或电梯以加
速度 a 向下减速运动,应选项 B 正确, A、 C、D 错误。
1.(2019·浙江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图,在近地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转的“天宫二号”的实验舱内,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向全国人民敬礼时
A.不受地球引力
B.处于均衡状态,加快度为零
C.处于失重状态,加快度约为g
D.底板的支持力与地球引力均衡
【答案】 C
【分析】天宫二号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宇航员处于完整失重状态。
此时仍遇到地球引力作用,只可是引力
恰巧充任向心力,向心加快度近似等于g;此时人对地板没有压力,底板对人也没有支持力,故 C 正确,ABD错误。
1.以下图,质量同样的三个小球A、 B、 C经过轻弹簧和不行伸缩的轻微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
剪断 A、 B间细绳的瞬时,A、 B、 C三者的加快度分别为a1、 a2、 a3,则
A.a1=2g,方向竖直向上
B.a2=2g,方向竖直向下
C.a3=g,方向竖直向下
D.在剪断A、 B间细绳前后, B、 C间细绳的拉力不变
2.(2019·浙江省嘉兴市期末)如图,一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某一时辰从车子顶上滴下一水滴。
若水滴着落前后小车加快度 a 保持不变,则水滴在车厢地板上的落点
A.恰幸亏正下方的P 点
B.在P点右方
C.在P点左方
D.与a的大小相关
3.在里约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的竞赛中,中国选手薛长锐获取第六名,这一成绩创建了中国奥运该项目的历史。
则
A.薛长锐在最高点处于均衡状态
B.薛长锐起跳此后在上涨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薛长锐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D.薛长锐降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4.(2019·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期中)摩天轮是游玩项目之一,乘客可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最高点,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在最低点,乘客重力小于他所遇到的支持力
C.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转动的过程中,座椅对乘客的作使劲不做功
5.我国“蛟龙号”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 min 内全过程的v–t 图(因为某种原由轴上方的纵轴刻度没有显示),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全过程中“蛟龙号”的最大加快度是m/s2
B.全过程中“蛟龙号”的均匀速率是 1.5 m/s
C.“蛟龙号”上涨各过程的最大速度是 3 m/s
D.在 6~10 min 潜水员会先感觉超重,后感觉失重
6.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以下对于小球运动的速度v、加快度 a、位移 s、机械能 E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A B C D 7.(2019·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模拟)一种巨型娱乐器材由起落机送到离地面75 m 的高处,而后让座舱自由落下。
落到离地面30 m 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均匀减速,到地面时恰巧停下。
若座舱中
某人用手托着m=5 kg的铅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当座舱落到离地面35 m 的地点时手对球的支持力小于铅球的重力
B.当座舱落到离地面15 m 的地点时手对球的支持力小于铅球的重力
C.座舱着落的整个过程中手对球的支持力小于铅球的重力
D.座舱着落的整个过程中手对球的支持力大于铅球的重力
8.(2019·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隶属中学月考)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当先水平,它是由动车和拖车组合而成,供给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供给动力的车厢叫拖车。
假定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
定功率都同样,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转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
某列动车组由 8 节车厢构成,此中第 1、 5 节车厢为动车,其他为拖车,则该列车组
A.启动时乘客遇到车厢作使劲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做匀加快运动时,第5、 6 节与第 6、 7 节车厢间的作使劲之比为1:1
C.进站时从封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封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
D.与改为 4 节动车带 4 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
9.质量为的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他的重心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图。
取
,由图象可知
A.时他的加快度
C.时他遇到单杠的作使劲的大小是
D.时他处于超重状态
10.(2019·浙江省东阳中学阶段性检测)如图,一物块以 1 m/s 的初速度沿粗拙半圆面由A处下滑,到达较低的 B点时速度恰巧也是 1 m/s ,假如此物块以 2 m/s 的初速度仍由 A 处下滑,则它达到 B 点时的速度
A.等于 2 m/s
B.小于 2 m/s
C.大于 2 m/s
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
11.(2019·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中学月考)绍兴市奥体中心举行全国蹦床锦标赛。
对于以下图蹦床竞赛时运动员的剖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运动员在蹦床上上涨阶段,向来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在蹦床上加快上涨阶段,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
C.运动员走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向来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走开蹦床在空中运动阶段,重力势能向来增大
12.(2019·浙江省杭州市一模)我国南方多雨地域在建筑房子屋顶时,需要考虑将屋顶设置成必定的角度,以便雨水能够迅速地流下。
若忽视雨水从屋顶流下时遇到的阻力,为使雨水在屋顶逗留时间最少,则屋
顶应设计成以下图中的
17
13.以下图,滑块a、b 的质量均为m,a 套在固定圆滑竖直杆上,与圆滑水平川面相距h,b 放在地面上,
a、 b 经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结,不计摩擦,a、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
是
A.a着落的某段过程中, b 对地面的压力可能大于 b 遇到地面的支持力
B.a落地前,轻杆对 b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a着落的某段过程中,其加快度大小可能大于g
D.a落地前瞬时a 的机械能最小,此时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14.(2019·浙江省杭州市一模)以下描绘的事件不行能发生的是
A.将实心球和乒乓球从教课楼三楼同时开释后结果实心球先落地
B.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利用二力均衡原理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物体的重力
C.乘客从匀速行驶的高铁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仍落回车厢内的起跳点
D.一对干电池可使小灯泡轻微发光,断开电路后丈量电池两头电压,电压表示数靠近 3 V 15.(2019·浙江省宁波市期末)据报导,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估计在2019 年服役。
假定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腾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舰载飞机质量为m=104kg,在跑道上加快时产生的最大动力为F=7×104N,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2倍,当飞机的速度大小达到50 m/s时才能走开航空母舰腾飞。
g 取 10 m/s 2,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 160 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快时所受阻力大小为
4 10 N
B.飞机在跑道上加快时的最大加快度大小为7 m/s 2
C.若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弹射系统一定使飞机起码拥有大小为30 m/s 的初速度
D.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为使飞机还能在此舰上正常腾飞,航空母舰沿飞机腾飞方向的速度大小起码应为20 m/s
16.(2019·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期中)将一个力电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能够丈量迅速
变化的力,用这类方法测得的某小球摇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以下图所示。
某同学由此图象供给的信息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t=0.2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
B.t=0.8 s时摆球处于超重状态
C.摆球摇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摆球摇动的周期是T= 0.6 s
17.跟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将来的航空母舰大将安装电磁弹射器以缩短飞机的腾飞距离,以下图,航空
母舰的水平跑道总长
L = 180 m,此中电磁弹射区的长度为1=80 m,在该地区安装有直线电机,该电
L
机可重新至尾供给一个恒定的牵引力
F 牵。
一架质量为=2.0 ×10 4 kg 的飞机,其喷气式发动机能够提
m
供恒定的推力 F 推=1.2×105N。
假定飞机在航母上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0.2 倍。
已知飞机可看作质量恒定的质点,离舰腾飞快度v=40 m/s,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取 g=10 m/s2)求:
(1)飞机在后一阶段的加快度大小;
(2)飞机在电磁弹射区末的速度大小;
(3)电磁弹射器的牵引力F牵的大小。
18.(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行伸长的细绳与固定
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 =0时,木板开始遇到水平外力的作用,在
t
=4 s 时撤去外力。
F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 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能够忽视。
重力加快度取g=10 m/s2。
由题给数据能够得出
A .木板的质量为 1 kg
B . 2 s~4 s 内,力 F 的大小为 0.4 N
C . 0~2 s 内,力 F 的大小保持不变
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19. (2018·江苏卷) 以下图,钉子
、 相距 5 l ,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 的小物块,
A B
M
另一端绕过
A 固定于 .质量为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
C 点, 、 间的线长为 3
l .用手竖直向下拉住
B
m
B C
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此时
B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53°.放手后,小球运动到与 A 、 B 同样高
度时的速度恰巧为零, 而后向下运动. 忽视全部摩擦, 重力加快度为 g ,取 sin53 °=0.8 ,cos53°=0.6 .求:
( 1)小球受得手的拉力大小
F ;
( 2)物块和小球的质量之比 M : m ;
( 3)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M 所受的拉力大小 T .
20.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 如图,两个滑块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A
=1 kg 和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
m
m
地面上的木板的两头,二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1=0.5 ;木板的质量为 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μ2=0.1 。
某时辰 A 、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 v 0=3 m/s 。
A 、B 相遇时, A
与木板恰巧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快度大小
g =10 m/s 2。
求:
(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 2)A 、 B 开始运动时,二者之间的距离。
21. (2016·四川卷) 避险车道是防止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备,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备等构成,如图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