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阳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教师
郑佑轩
职称
工程师
课题名称
蜂窝移动电话终端数字调制/解调器原理与实验验证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பைடு நூலகம்义
1.1蜂窝移动通信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5.实现与验证数据与波形图。
3研究方法
通过对数字调制解调器原理的研究,掌握蜂窝移动电话终端以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了解GSMS和CDMA的不同技术方法加深对蜂窝移动电话调制解调的理解,画出理论研究图,推导出不同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图和实现框图,完成此研究。
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了数字调制解调原理;
第15周,答辩。
5主要参考文献
[1]韦惠民.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吴伟陵.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3]吴伟陵.移动通信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建东.移动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Lee W C Y. Mobi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cGraw-Hill,1982.
(2)参考网络上的文献资源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
(3)推导并画出GMSK,QPSK/OQPSK调制器的实现框图;
(4)对原理的现实可行性进行研究和验证
(5)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4实施计划
研究可大致分下面几个阶段进行:
第1周,毕业设计选题;
第2-4周,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进行开题答辩;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数字调制解调器的原理为基础。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
1.数字调制技术的分类及移动通信对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
2.GSM数字电话采用的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及特点;
3.CDMA数字电话采用的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及特点;
4.理论推导并画出GMSK、QPSK/OQPSK调制器的实现框图;
具有多频段、多功能通信能力和很强的灵活性;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系统软件;
支持网络的功能强,网络结构能灵活改变。
爱立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未来3年内,大约有一半的发达国家公民将拥有移动电话。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无疑是十分巨大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商机,积极研制与因特网相连的第三代移动电话。不久以前,世界移动通信产业的各大制造商在巴黎最终确定了继模拟、数字后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的统一技术标准,并制定了推出新一代移动电话的时间表,确认在1999年末公布其所有技术参数。21世纪初,一种能连接因特网并能更快、更好传输图像的UMTS移动通信系统将全面问世。面对偌大市场,各大通信设备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自然异常激烈。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5至10年内,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足鼎立的局面尚不会被打破。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蜂窝移动电话终端数字
调制/解调器原理与实验验证
类别毕业论文
系别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班通信工程0802班
姓名李俊阳
评分
指导教师郑佑轩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李俊阳
学号
20081181074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0802班
系别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1.3课题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蜂窝移动电话的前景光明,它代表了一些无线技术的未来。像任何其它技术一样,随着器件和应用系统的不断改进,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的移动电话应用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在行业中的地位正逐渐形成。。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对数字调制解调的掌握,软蜂窝移动电话的应用更加的深入的了解,对展现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数字信息,数字通信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数字调制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因此现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均采用数字调制方式。从增长率上看,移动电话的前景真是无可限量,而且有超越并逐渐替代有线电话的趋势。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显示:最近两年,在全球新增电话用户中,有50%以上是移动电话用户。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5%。199 7年,全球移动电话的销售量增长了4300万个。1998年更是再上一层楼,剧增了8000万个,其增长幅度之大令人瞠目。在发达国家,移动电话的新增数量往往数倍于有线电话的增加量,在日本其比例是6倍,在美国是3倍。究其原因,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电脑等相关信息产业的兴旺息息相关。与有线电话相比,移动通信的代价诚然昂贵,却具有方便、快捷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5-6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和参考文献,对此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第7-9周,进行中期设计,研究具体的原理的验证方法;
第10-11周,论文初稿的撰写和提交;
第12周,对论文初稿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修改;
第13周,格式审查、定稿;
第14周,打印、提交正式论文、资格审查;
调制是对信号源的编码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变为适合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即是把基带信号(信源)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信号而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带通信号叫做己调信号,而基带信号叫做调制信号。调制可以通过改变调制后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来实现。
信号的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指将用离散的数字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数(如幅度、相位和频率)进行控制,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与模拟调制相比,数字调制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纠错能力强、抗信道干扰失真能力强,中继时噪声及色散的影响不积累,因此可实现长距离传输,以及高效的多址接入和更高的安全保密性等。
郑佑轩
职称
工程师
课题名称
蜂窝移动电话终端数字调制/解调器原理与实验验证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பைடு நூலகம்义
1.1蜂窝移动通信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5.实现与验证数据与波形图。
3研究方法
通过对数字调制解调器原理的研究,掌握蜂窝移动电话终端以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了解GSMS和CDMA的不同技术方法加深对蜂窝移动电话调制解调的理解,画出理论研究图,推导出不同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图和实现框图,完成此研究。
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了数字调制解调原理;
第15周,答辩。
5主要参考文献
[1]韦惠民.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吴伟陵.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3]吴伟陵.移动通信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建东.移动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Lee W C Y. Mobi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cGraw-Hill,1982.
(2)参考网络上的文献资源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
(3)推导并画出GMSK,QPSK/OQPSK调制器的实现框图;
(4)对原理的现实可行性进行研究和验证
(5)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4实施计划
研究可大致分下面几个阶段进行:
第1周,毕业设计选题;
第2-4周,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进行开题答辩;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数字调制解调器的原理为基础。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
1.数字调制技术的分类及移动通信对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
2.GSM数字电话采用的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及特点;
3.CDMA数字电话采用的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及特点;
4.理论推导并画出GMSK、QPSK/OQPSK调制器的实现框图;
具有多频段、多功能通信能力和很强的灵活性;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系统软件;
支持网络的功能强,网络结构能灵活改变。
爱立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未来3年内,大约有一半的发达国家公民将拥有移动电话。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无疑是十分巨大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商机,积极研制与因特网相连的第三代移动电话。不久以前,世界移动通信产业的各大制造商在巴黎最终确定了继模拟、数字后的第三代移动电话的统一技术标准,并制定了推出新一代移动电话的时间表,确认在1999年末公布其所有技术参数。21世纪初,一种能连接因特网并能更快、更好传输图像的UMTS移动通信系统将全面问世。面对偌大市场,各大通信设备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自然异常激烈。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5至10年内,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足鼎立的局面尚不会被打破。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蜂窝移动电话终端数字
调制/解调器原理与实验验证
类别毕业论文
系别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班通信工程0802班
姓名李俊阳
评分
指导教师郑佑轩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李俊阳
学号
20081181074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0802班
系别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1.3课题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蜂窝移动电话的前景光明,它代表了一些无线技术的未来。像任何其它技术一样,随着器件和应用系统的不断改进,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的移动电话应用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在行业中的地位正逐渐形成。。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对数字调制解调的掌握,软蜂窝移动电话的应用更加的深入的了解,对展现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现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数字信息,数字通信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数字调制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因此现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均采用数字调制方式。从增长率上看,移动电话的前景真是无可限量,而且有超越并逐渐替代有线电话的趋势。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显示:最近两年,在全球新增电话用户中,有50%以上是移动电话用户。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5%。199 7年,全球移动电话的销售量增长了4300万个。1998年更是再上一层楼,剧增了8000万个,其增长幅度之大令人瞠目。在发达国家,移动电话的新增数量往往数倍于有线电话的增加量,在日本其比例是6倍,在美国是3倍。究其原因,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电脑等相关信息产业的兴旺息息相关。与有线电话相比,移动通信的代价诚然昂贵,却具有方便、快捷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5-6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和参考文献,对此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第7-9周,进行中期设计,研究具体的原理的验证方法;
第10-11周,论文初稿的撰写和提交;
第12周,对论文初稿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修改;
第13周,格式审查、定稿;
第14周,打印、提交正式论文、资格审查;
调制是对信号源的编码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变为适合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即是把基带信号(信源)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信号而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带通信号叫做己调信号,而基带信号叫做调制信号。调制可以通过改变调制后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来实现。
信号的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指将用离散的数字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数(如幅度、相位和频率)进行控制,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与模拟调制相比,数字调制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纠错能力强、抗信道干扰失真能力强,中继时噪声及色散的影响不积累,因此可实现长距离传输,以及高效的多址接入和更高的安全保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