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一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9月3日,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的金砖五国会议在厦门举行,今年十岁的金砖还是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金砖机制下的五国如同紧紧握起的拳头,彼此传递力量。
值此盛会,学校举办了“我看金砖会议”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结合下图,说说金砖五国碳排放量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下图是2017金砖五国会议会标,请简要描述并概括其寓意。
(3)你的好朋友明明不想参加这次活动,他说:“这些都是政府操心的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用理会。
”你会怎样劝说他参与活动呢?
【答案】(1)生产排放量大于消费排放量。
(2)主图标既是鼓满的风帆,也是旋转的地球,五个图形代表着金砖五国,图案下方嵌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BRICS”、年份“2017”、中国英文名称“CHINA”和中国印。
会标图形既同“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会晤主题相呼应,也体现了举办地厦门的海洋文化特色。
(3)明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金砖五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关注,更何况,本次会议在我国举行,所以,你一定要参加活动啊!
【解析】【分析】(1)结合图表的标题,分析金砖五国的柱状图,不难发现,各国生产的碳排放量都高于消费的碳排放量,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
(2)解答本题,应将图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答出其寓意即可。
作答时围绕风帆的形状以及象征意义,文字部分和中国印三个角度来分析会标的寓意,语言要流畅。
(3)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作答时首先要有称呼,然后指出关心国家大事的意义,这也是爱国思想的体现,最后用委婉的语言请其参加活动。
故答案为:⑴生产排放量大于消费排放量。
⑵主图标既是鼓满的风帆,也是旋转的地球,五个图形代表着金砖五国,图案下方嵌入金砖国家英文名称“BRICS”、年份“2017”、中国英文名称“CHINA”和中国印。
会标图形既同“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会晤主题相呼应,也体现了举办地厦门的海洋文化特色。
⑶明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金砖五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关注,更何况,本次会议在我国举行,所以,你一定要参加活动啊!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图表的观察,结合题意进行归纳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观察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结合题干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进行回答。
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的内容,紧扣题意,进行阐述。
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
2.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描述其内容并揭示寓意,100字左右。
不同步
【答案】画面里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地打着电话,远远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后面是正在艰难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
【解析】【分析】漫画就是在简单的构图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漫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故答案为:画面里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地打着电话,远远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后面是正在艰难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漫画内容和寓意。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审读寓意,这是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
最关键的是审题,审题可以理解漫画的寓意,通过所褒贬的社会现象悟出其中蕴涵的道理,从而正确解题。
3.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初中三年,时光匆匆过。
九年级某班将在毕业之前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以下问题: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横批:①________年树人
上联:一支粉笔,②________袖清风,启迪③________秋智慧;
下联:④________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2)同学们将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各学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________。
(3)请将下面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答案】(1)百;两;千;三
(2)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
(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对联是赞美老师的,要求补写的是表示数量的字。
横批根据老师职业的特点,可想到“百年树人”;上联表现老师的清贫,可想到“两袖清风”;下联表现老师的职业特点,可想到“三尺讲台”。
据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个性留言的拟写。
阅读所给的示例,可以看出所谓的“个性留言”,就是要能突出老师的学科特点,做到与众不同。
所以写给语文老师,要用语文学科里的知识点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3)此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
书写时做到正确、工整、美观即可。
注意书写时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大小要合适。
注意“竟、负”这两个字的结构,不能在方格中把这两个字写得太长,要做到字体方正。
故答案为:(1)百;两;千;三;(2)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2)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
补充句子要遵循原
则: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结构、句式要一致;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3)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书写时要注意和题干保持一致,正确无误;尽量使用楷书字体书写,确保书写美观。
标点符号也要正确无误。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
青春让我们充满热情,充满朝气,充满希望,请跟我来,我们一起登上青春的车,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三(1)班举行“青春随想”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边项目。
(1)请介绍古今中外你最崇拜的青年名人,并简要叙述他们的事迹。
(2)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
(要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
(3)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答案】(1)周恩来。
他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此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2)示例1:畅想青春,放飞梦想
示例2:让青春在这里燃烧,让理想在这里飞扬
(3)青春是一部内蕴丰富的书,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
每个人都盼着自己的心愿早日实现,可实现心愿不能靠坐等,我们要在青春的道路上播撒种子,让它开花结果。
【解析】【分析】(1)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选择你所最崇拜古今中外的青年名人,事迹介绍要简明,如,司马光,自幼聪慧机警,五岁时砸缸救了朋友的故事,家喻户晓。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畅想青春,放飞梦想(让青春在这里燃烧,让理想在这里飞扬)。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如青春是一部内蕴丰富的书,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
每个人都盼着自己的心愿早日实现,可实现心愿不能靠坐等,我们要在青春的道路上播撒种子,让它开花结果。
故答案为:(1)周恩来。
他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此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2)示例1:畅想青春,放飞梦想
示例2:让青春在这里燃烧,让理想在这里飞扬
(3)青春是一部内蕴丰富的书,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
每个人都盼着自己的心愿早日实现,可实现心愿不能靠坐等,我们要在青春的道路上播撒种子,让它开花结果。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素材积累及概括的能力。
建议学生平时在做阅读时,要分类积累写作素材,可以按照时间、国别、身份、内容等进行分类。
概括时要写出何人何时为何做何事,结果怎样。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主题语的能力。
拟写主题语,一要做到紧扣主题,二是语言准确明了,三是通俗易懂,易于传播,本题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综合思考。
形式上可使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其具有一定号召力和感染力。
拟写时,一定要做到内容积极健康,弘扬正能量,要为大多数人所喜闻乐见。
(3)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总结性的发言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紧扣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总结,语言要简洁得体,富有激励性,能鼓舞人,语句通顺即可。
平时
在观看一些专题电视节目时,要多留心主持人的语言,多积累。
5.在学校摄影大赛中,这张获奖照片《冲》展现运动员起跑的瞬间。
请仔细观察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
(不少于80字)
【答案】这是一个运动员起跑的瞬间。
发令枪响了,一个身穿运动背心和短裤的运动员迅速起身,只见他身体前倾,几乎与地面呈45度,双拳紧握,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两臂用力摆动。
高抬右腿,左腿奋力一蹬,整个人像一支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下面这张照片,发挥丰富的想象,描述其中的场景。
注意把运动员起跑瞬间的动作(身体各个部位,如左右臂、左右腿、双手、整个身体一一描述)、神态(脸部紧张表情)、外貌等描写细致。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可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不少于80字。
故答案为:这是一个运动员起跑的瞬间。
发令枪响了,一个身穿运动背心和短裤的运动员迅速起身,只见他身体前倾,几乎与地面呈45度,双拳紧握,左臂在前,右臂在后,两臂用力摆动。
高抬右腿,左腿奋力一蹬,整个人像一支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注意此类题的答题要求和入手角度。
做此题首先要观察主体画面,注意画面的主要要素及其位置;其次要分析画面场景,内容要具体,最后要主要语言的生动、连贯、简洁。
6.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答问中提到的“新环保法‘有牙齿’”,是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污染的“硬骨头”如何啃?法律的“牙齿”如何长出来?两会期间,百姓对新环保法发出了一系列追问。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氦排放量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氨氧排放量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氨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答案】新环保法“有牙齿”;新环保法出台备受百姓关注;政府将铁腕执法。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信息整合题。
信息提取步骤及方法:理解语段,把握中心;审清题干,归纳概括;语句通顺,准确简洁。
多采用留主舍辅法、直接摘句法、整体归纳法,陈述对象+陈述内容。
故答案为:新环保法“有牙齿”;新环保法出台备受百姓关注;政府将铁腕执法。
【点评】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
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遵守字数要求;
②尽量用原材料中的词语;③组合材料时,尽量不用修饰语;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7.阅读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步入青春,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
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憧憬自己的未来,那就让我们为火红的青春鼓劲,加油,歌唱吧!
请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青春宣言,畅谈未来,互相激励。
要求:①运用一种适当的修辞方法。
②内容积极向上,可以结合下面的其中一句材料,也可以自由发挥。
〖材料一〗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来编织你们。
(王蒙)〖材料二〗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萧伯纳)
【答案】示例: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怀抱着朝气与活力,似乎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有无限可能。
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让我们面向火红的朝阳,为青春呐喊,为青春宣言: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做青春的主人!青春你好,青春万岁!
【解析】【分析】作答本题要紧扣“青春”这一话题,表达对青春的赞美讴歌,激励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斗,实现梦想。
同时要注意题目要求:①运用一种适当的修辞方法。
②内容积极向上。
示例:青春是一首诗,隽永的字句里流露出理想的渴望。
青春是一幅画,斑斓的色彩中描绘着未来的理想。
青春是一支歌,律动的节拍间跳动着时代的音符。
人人都拥有青春,有人将有,那是希望;有人曾有,那是怀念;有人正拥有,那是财富。
故答案为:示例: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怀抱着朝气与活力,似乎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有无限可能。
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让我们面向火红的朝阳,为青春呐喊,为青春宣言: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做青春的主人!青春你好,青春万岁!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微写作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训练,具体写作时要读懂材料,结合提示以及要求进行写作。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成立。
被聘为该学院教授的某明星在微博上透露,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对做教授很“惶恐”。
对此,网友们也有话说
@清新:明星们还是先教好自己的孩子吧。
@小雯:好开心!我一定要努力考进去,做偶像的学生。
@abc:美国明星有当总统的,但没有做教授的。
基辛格曾想去某大学当教授,被该校的校长一口回绝。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就国内这所大学的做法,请跟帖评论,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2分)
【答案】(1)明星做教授引热议。
(2)示例:我赞同该大学的做法。
虽然某明星没有上过大学,但他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能为学生带来帮助,当教授绰绰有余。
(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分析】(1)这个事件的时间是:近日;人物:某明星;事件:明星被聘为教授。
因此这个消息的主要事实是:明星做教授。
接着引用了几个网友对这件事的看法,由此看出这件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据此概括答题即可。
(2)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是赞同或不赞同。
然后再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明星做教授引热议。
⑵示例:我赞同该大学的做法。
虽然某明星没有上过大学,但他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能为学生带来帮助,当教授绰绰有余。
(言之有理皆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9.下图中,你的两位同学正在构思小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他们此时的情态。
不超过60字。
【答案】两个同学都身体前倾,睁大双眼,紧皱眉头,冥思苦想。
一人手拿铅笔,欲写又止;另一人左手托腮,陷入沉思。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观察人物的神态姿态、动作、眼睛、眉毛的神情等。
比如:身体前倾,睁大双眼,紧皱眉头,冥思苦想等细节。
故答案为:两个同学都身体前倾,睁大双眼,紧皱眉头,冥思苦想。
一人手拿铅笔,欲写又止;另一人左手托腮,陷入沉思。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图片仔细的观察,因为图片上画的是两个人物正在构思小诗的情景,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姿态、动作。
然后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10.根据语境,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
(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
方向。
)
【解析】【分析】从“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看出句式上要求用“欣赏是一+量词+名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名词要能带来美好的事物。
如“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等。
故答案为:示例①: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
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11.小嘉翻阅报刊,发现《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上的很多标题颇有文化气息。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你认为蕴含传统文化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A.唯有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
B.院士专家桐乡行,“望闻问切”助发展
C.叶落归“嘉”——吴云心的桑梓情
D.“网红”只是激动一阵子,“心红”才能幸福一辈子
【答案】选B。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标题借用了古代中医用语。
选C。
标题借用典故“桑梓”。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
后人用“桑梓”指代故乡,“桑梓之情”就是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抓住标题中的有关词语进行分析,A《西游记》中国,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唐僧师徒经历“八十一难”。
因此这个标题是借用《西游记》中的词语;B抓住“望闻问切”进行分析;C抓住“桑梓”进行分析。
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选B。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标题借用了古代中医用语。
选C。
标题借用典故“桑梓”。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
后人用“桑梓”指代故乡,“桑梓之情”就是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的意思,课文后边“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都要注意积累。
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
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12.鼎湖中学802班的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围绕插图中“谁是庄子”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意见不一,于是张欣怡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写了一封信。
请你读完信后给张欣怡写一封信,发表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效。
论证合理。
(不超过150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拄着竹杖的是庄子。
你看他站在那里,拈着胡子,神态悠然自得,拄着竹杖,衣衫相对随意,符合庄子率性的特点;而前面那位,头戴峨冠,身佩玉环,更像是具有官职地位的惠子,只见他死死盯住水中游鱼,一脸严肃认真,只想看出鱼是否快乐。
他怎知鱼之乐实乃人之乐啊!我的看法不知你是否认同?
示例二:我认为低头看鱼的是庄子。
他低头弯腰微笑,似乎并不理会一旁的惠子,而与水中游鱼相乐,符合课文里那个随性而又智慧的庄子形象;而拄着竹杖的那位,拉着长脸,正眼不看游鱼,像是在严肃地质问庄子,符合惠子凡事追求实证的个性。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觉得惠子老气横秋,庄子活泼轻松,因此让惠子挂着竹杖更符合我对人物的想象。
【解析】【分析】这道题要仔细观察插图,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两个人物,产生“谁是庄子”的分歧,可以判断拄着竹杖的是庄子,从动作、姿态、神情等方面分析,应该是沉着冷静充满睿智的庄子的形象。
当然,也可以认为低头看鱼的是庄子,依据有他低头弯腰微笑,似乎并不理会一旁的惠子,而与水中游鱼相乐,完全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之中,符合课文里那个随性而又智慧的庄子形象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认为拄着竹杖的是庄子。
你看他站在那里,拈着胡子,神态悠然自得,拄着竹杖,衣衫相对随意,符合庄子率性的特点;而前面那位,头戴峨冠,身佩玉环,更像是具有官职地位的惠子,只见他死死盯住水中游鱼,一脸严肃认真,只想看出鱼是否快乐。
他怎知鱼之乐实乃人之乐啊!我的看法不知你是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