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广窗
WINDOWS
33
2019.03
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
息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河南省息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易 慧 彭国勇
河南省息县地处淮河流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28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84.41万亩。

近年来,息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生产,强力推进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2018年,息县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65%,其中,机耕99.99%,机播88.88%,机收99.99%。

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24%,其中:机耕99.9%,机械化种植53.2%,机收99.9 %。

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61%;谷物产地烘干能力40.43%;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86.16%。

一、主要做法
1.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一是县农机局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扶持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文件。

二是给予合作社作业补贴,扩大作业面积,增加收入。

三是多种形式培训指导合作社理事长及社员,提升合作社理论水平、操作维修水平、农机农艺融合水平。

四是通过合作社参与项目创建,提升合作社示范推广水平,增强辐射能力,带动服务组织发展。

2.搭建了“四位一体”的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平台 息县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从最初的“政府搭台、农机部门唱戏”,到“政府主导、农机部门搭台、合作社唱戏”再到现
在的“政府引导、部门牵头、合作社搭台、农机企业唱戏”的“四位一体”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平台,平台越来越扎实、稳固,(政府、农机部门、合作社、农机企业)配合越来越紧密,市场越来越繁荣,产业越来越壮大。

3.强化服务方式 完善“农机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服务模式,做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一是优选金青、金航、金顺、金稻、田园乡情等5个合作社为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示范户带动,强化良种、良法结合,加强农机农艺紧密融合作业,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步伐。

二是加强农机指导员对合作社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合作社学习水稻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知识,指导合作社学习水稻播种机、插秧机及收获机械操作维修技术、田间操作规程、作业质量标准。

三是组织合作社参加机插秧、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新技术演示。

四是农机指导员指导合作社培训周边农户,指导示范户开展新技术演示活动,辐射带动农户。

五是关键农时农机指导员深入田间指导科技示范户田间作业。

六是给予作业补贴,增加合作社经济收入通过上述服务,提高他们学习接受能力,提高科技示范户应用农机新技术的水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推广窗
WINDOWS
2019.03农 机 科 技 推 广34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
4.注重农机、农艺相融合,制定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根据息县不同区域土质、气候、水源和种植习惯,组织相关农机、农艺专家座谈,确定一批水稻品种为机插育秧主推品种;其次针对机插秧生产存在的秧苗弱、盘根不良、大田机插秧返青慢等生产突出问题,经过近年试验、示范和实践,研究制作了《息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水稻机插秧秧苗返青期长的原因及应对技术措施》,明确了培育机插壮秧,提高栽插质量和栽后管理等生产环节规范,印制宣传手册发给育秧工厂,加强水稻育、插秧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从而推进息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

5.加强培训,强化宣传 为扩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社会影响,我们采用巡回、集中、现场培训三种方式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开展技术宣传培训,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农田生产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提高示范区农户的科技水平和素质,探索农机推广新方式。

传授内容以机械化育插秧、插秧机操作维修为主。

全年举办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农机新科技人员1800人次。

举办耕整地、育秧、机插、植保、机收、烘干、秸秆处理共26次现场演示会,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2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12000份,培训教材1000套,把技术、政策、信息传授给农机合作社和农民。

培训过程中注意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邀请农业专家、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指导,为农民答疑解惑。

二、取得的经验
1.农机农艺融合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能够做好的关键 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播种、育秧、插秧等环节,邀请县农科所、县农业局等单位农艺专家给予技术支持。

结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高效植保现场会、水稻机插秧长势观摩会、水稻机插秧测产会等现场的召开,同时在水稻产区进行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具现场展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基层组织支持配合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
进行动能够做好的保证 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过程中,杨店乡、项店镇、张陶乡、临河乡等水稻主产区乡镇给与了大力地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宣传动员、土地流转、农机合作社集约化生产方面,对完成无纺布育秧和机械化插秧任务等都起到了强有力的保证作用。

3.适用装备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推进行动的保障 2017年全县农业机械保有量113.52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9.63亿元,大中型拖拉机6073台,联合收割机4097台,插秧机 406台,农机经营总收入40732万元。

自2008年始,每年都在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技术,积累有较丰富的经验,并有牢靠的群众基础,使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规模经营,以适应现代化先进的农机生产力发展要求。

2.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建设,改变目前农机农艺各自为政的局面。

3.进一步加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培训力度,使该技术深入到广大农户心中,并通过农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机部门要重点围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既懂农机又懂农艺的技术骨干队伍。

4.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探索与完善适合息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5.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提高育插机械购机补贴额度,解决农民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二是建议将作业补贴项目常态化、规范化、固定化,与购机补贴项目一样进行规范操作;三是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以奖代补力度,重点扶持一批优秀示范合作社及家庭农场。

6.为了巩固和扩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的成果。

建议进一步加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资金额度,力争使息县的水稻生产
全程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