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第16课三国鼎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视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刘书涛
学习目标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
再现“三国”风云 辨认“三国”真假 感悟“三国”情怀
三国鼎立视频 再现一段历史
再现“三国”风云——民不聊生
结合材料,当时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作业
1、读背:综合能力训练P81基础填充。 2、书写:导学案、综合能力训练P81至84。
谢谢观看
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经济。
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开发江东、发展造船业、派船队到夷洲。 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魏 国 马 钧 发 明 的 翻 车
课本P83
课本P84
答: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弊、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 社会现实。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答:壮心指的是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曹操并没有 实现这一愿望。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壮大和赤壁之战 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答:这两个战役的胜败,主要原因在于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 指挥者心态等方面。
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
曹操眼中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
名人眼中的曹操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 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 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 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 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曹操画像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 德,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魏政权的 奠基人。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 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 肋,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得陇望蜀,乐不思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坚壁清野,七 步之才,才占八斗,七步成诗,骨肉相残,巢毁卵破,一身是胆,顾曲周 郎,超群绝伦,如鱼得水,如饮醇醪,髀肉复生,步步为营,偃旗息鼓, 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欲擒故纵,吴下阿蒙,刮骨疗毒,计收姜维, 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愿打愿挨, 张飞赔罪,义放曹操,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初出茅庐,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单骑救主,横槊赋诗,马跃檀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在 曹营心在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孙、刘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名称 时间 官渡之战 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袁绍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曹操战胜袁绍
意义 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课本P83


国鼎Biblioteka 立形蜀吴
势 图
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曹操死,三国始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 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 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再现“三国”风云——群雄逐鹿
再现“三国”风云——渐露锋芒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心 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 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史 称蜀或蜀汉,定
都成都。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鼎立
时间 220年
建立者 曹丕
都城 洛阳
国号
措施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影响 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221年 229年
刘备 孙权
成都 蜀 建业 吴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 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 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 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 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 定、经济出现转机。
1、时间:208年 2、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 3、结果:孙刘联军胜 4、特点:以少胜多 5、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顾茅庐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 却以强而失败,你能分析原因吗?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曹操
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
发言人:诸葛亮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 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 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1、时间:200年 2、双方:曹操和袁绍 3、结果:曹操胜 4、特点:以少胜多 5、影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再现“三国”风云——北方统一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绍,您能分 析一下胜利的原因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里,…壮心 不已”,那么统一北方后,他又有怎样 的雄心壮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