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八单元《卖报小姑娘的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八单元《卖报小姑娘的歌》
第一篇:四年级八单元《卖报小姑娘的歌》
卖报小姑娘的歌
师:同学们好,你会唱《卖报歌》吗?你对《卖报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课题:
32、卖报小姑娘的歌
PPT出示:
32、卖报小姑娘的歌师:请同学们听一遍范读 PPT出示:课文范读
师:要想将这篇文章读通顺,就要学会读下面的词语PPT出示:申报椭圆眨着睫毛遭遇琢磨配上(每个词语读三遍)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PPT出示:(一分半钟音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同学们读完了吗?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有同学说: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聂耳了解到卖报小姑娘的悲惨遭遇,为她写了一首卖报时唱的歌曲《卖报歌》的事。

PPT出示: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聂耳了解到卖报小姑娘的悲惨遭遇,为她写了一首卖报时唱的歌曲《卖报歌》的事。

师:那文中的这个聂耳又是谁呢?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链接。

PPT出示:课文链接: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人们音乐家。

他所谱的《义勇军进行曲》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他还创作了《毕业歌》、《大路歌》等著名的曲子。

师:了解了文章的大意,那这篇文章又可以分为几段呢?对,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1——10):主要介绍聂耳在街上遇到卖报小姑娘,了解到她的悲惨生活,决定为她写一首《卖报歌》。

第二段(11——13):讲聂耳回家后请安娥写出歌词并很快谱上了曲子。

第三段(14——17):讲聂耳请小毛头试听《卖报歌》,并进行修改。

第四段(18):写《卖报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PPT 出示:
第一段(1——10):主要介绍聂耳在街上遇到卖报小姑娘,了解到她的悲惨生活,决定为她写一首《卖报歌》。

第二段(11——13):讲聂耳回家后请安娥写出歌词并很快谱上了曲子。

第三段(14——17):讲聂耳请小毛头试听《卖报歌》,并进行修改。

第四段(18):写《卖报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将你不懂的地方批注出来。

PPT出示:(一分钟音乐)默读课文,把你不懂的地方批注出来。

师:读完了吗?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有同学说:我不太明白《申报》和《时报》的意思?有同学回答他说:《申报》和《时报》都是上海的报纸。

申:上海的简称。

有同学说:我不明白“一.二八“的意思?有同学回答他说:这是指”一.二八“事变,即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的事件。

有同学说:我不知道“迫不及待”的意思?有同学回答说:迫不及待就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的意思。

还有同学说:我不知道“琢磨”的意思?有同学回答说:“琢磨”就是思索、考虑的意思。

PPT出示:学生的问题和回答。

师:不明白的地方弄懂了,我们现在就具体地学习课文。

你知道文中的“小毛头”是怎样一个孩子吗?请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PPT出示:文中的“小毛头”是怎样一个孩子吗?请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对,文中的“小毛头”是一个小女孩。

她:椭圆的小脸,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扎着两条羊角辫。

她小手冻得通红还挥着报纸,迎着下车的人流,叫喊着。

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地走过去了。

PPT出示:她:椭圆的小脸,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扎着两条羊角辫。

她小手冻得通红还挥着报纸,迎着下车的人流,叫喊着。

人们一
个个从她身边匆忙地走过去了。

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的生活怎样?对,小女孩的生活很艰苦,她的遭遇很悲惨。

PPT出示:小女孩的生活很艰苦,她的遭遇很悲惨。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样句子,感受一下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吧!(读句子)
师:聂耳看见这样的情景以后会怎样?对,“报童的叫卖声像钉子似的把聂耳的双脚钉住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PPT出示:报童的叫卖声像钉子似的把聂耳的双脚钉住了。

师:有同学回答说:这句话是比喻句,说明聂耳被报童的叫卖声吸引了,同时也说明了他现在的心境。

那这时的聂耳会想些什么呢?
PPT出示:这句话是比喻句,说明聂耳被报童的叫卖声吸引了,同时也说明了他现在的心境。

师:有同学回答说:他会想:这样冷的天,这个小姑娘怎么还在外面卖报纸呢?这样多冷呀?
PPT出示:他会想:这样冷的天,这个小姑娘怎么还在外面卖报纸呢?这样多冷呀?
他会想:这么冷的天,没有人买小女孩的报纸,她就不能早一点回家休息。

师:小女孩的家境又是怎样的呢?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PPT出示:我是在纱厂里长大的。

那是日本人开的厂,妈妈在那里干活。

“一.二八”轰炸以后,我们没有家了,到处流浪。

我父亲一直生病,没有工作。

我到街上卖报,帮帮妈妈……
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家境十分贫困,生活十分艰辛。

我们一起再将这些句子读一读。

听到小女孩的遭遇以后,聂耳是怎么做的?对,他决定为小女孩写一首歌,让她可以在卖报的时候唱。

师:聂耳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聂耳在积极地为小女孩写歌的?请同学们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PPT出示:勾画出能表现聂耳积极为小女孩写歌的句子。

PPT出示:聂耳立即去找作家安娥,向她讲了小毛头的遭遇,说
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请安娥写一首歌词。

“好,那么您现在同我到街上去!马上去!”聂耳迫不及待地带着安娥来到大街上,请她站在远处听小毛头叫卖报纸,琢磨歌词。

几天后,安娥把歌词写出来了。

聂耳很快配上了曲子。

师:对,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聂耳为了帮助小毛头,那种急切的心情。

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吧!
师:曲子写好了,聂耳马上去教小毛头,而且还对她说:“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

”这里说明了什么呢?对,说明聂耳很虚心,也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师:小毛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聂耳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就这样,流传至今的《卖报歌》就写成了。

PPT出示:卖报歌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要自己讲述这个故事,要注意些什么呢?自己讲述这个故事就是要复述这个故事。

复述,即将所读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复述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

PPT出示:复述,即将所读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复述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复述课文。

我们来看一个同学的复述。

PPT出示:一个寒冷的早晨,聂耳在街上看见一个卖报纸的小女孩。

她椭圆的小脸,一双眼睛又黑又亮,,扎着两条羊角辫。

她小手冻得通红还挥着报纸,迎着下车的人流,叫喊着。

报童的叫卖声像钉子似的把聂耳的双脚钉住了。

经过询问,聂耳知道了小女孩名叫小毛头,妈妈在日本人的纱厂里干活,爸爸生病没有工作,一家人生活很艰辛。

为了帮助这个小毛头,聂耳决定和安娥一起写一首反映报童悲惨生活的曲子。

经过几天的努力,曲子完成了,聂耳又去教小毛头唱歌,还认真听取了她的意见,对歌曲进行了修改,最后终于完成了今天我们
所熟悉的《卖报歌》。

师:这个同学复述得非常好,把故事交代得很清楚,同学们也试着这样复述一遍吧!(停顿一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卖报小姑娘的歌》这篇课文,了解了《卖报歌》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也知道了旧社会儿童的悲惨生活,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让我们一起再将课文读一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文就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二篇:卖报小姑娘的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方法与过程
1、边读边想,体会小女孩生活的窘迫与艰难。

2、抓重点诗句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了解写歌的过程。

3、学会在阅读中了解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新生活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一·二八”事件的资料,了解聂耳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激情导入:师引:你听过《卖报歌》吗?你会唱《卖报歌》吗?(选生试唱)评价鼓励后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他为什么要做这首歌?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卖报小姑娘的歌》板书课题。

2、出示导纲。

3、自学导纲。

二、简要提示
1、1933 年秋天,聂耳在上海霞飞路几次遇到一个卖报的小姑娘,小姑娘把报名喊得十分顺口悦耳,在聂耳听来就好像是一首动听的歌。

回来聂耳了解到小姑娘家境贫寒,全家靠她挣点钱维持生计。

聂耳很同情她,决定创作《卖报歌》来帮助她。

2、“一·二八”指“一·二八事变”,即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的事件。

3、关于聂耳,请阅读课本 181 页《课文链接》。

三、认知与探究
(一)知识与技能性问题。

1、查阅相关工具书完成下列任务。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shēn tuǒ 申报椭圆zāo zuó 遭遇琢磨zhǎ jié 眨着睫毛pèi é 配上安娥
(2)理解词语,尝试运用。

遭遇迫不及待清脆
2、走进词吧,丰富词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寒冷清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匆忙悲惨匆忙悲惨悲惨
(二)探究性问题。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仔细体会这样的句子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2、“好,那么现在同我到街上去!马上去!”这句话中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觉得与下文中的那个词语表达作用相辅相成?
3、从小姑娘和聂耳对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姑娘的什么特性和聂耳的什么态度?
四、梳理与反馈
1、熟读课文,试着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简要复述给身边的同
2、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请你把它分成四个部分。

五、合作互动
1、小组或班内学生间互动:要求学生把《导学提纲》完成情况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并把解决不准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集一下。

教师示例后巡视。

(1)我不太明白《申报》和《时报》的意思?
(2)我不明白“一。

二八”的意思?
(3)我不知道“迫不及待”的意思?
(4)我不知道“琢磨”的意思?
(5)文中的“小毛头”是怎样一个孩子吗?请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6)小女孩的家境又是怎样的呢?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7)勾画出能表现聂耳积极为小女孩写歌的句子。

(8)文中那些句子表现出了聂耳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虚心态度。

2、师生互动: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诱导性动。

3、教师精讲:以下是预设的问题。

(1)从第2 段对小女孩外貌的细腻描写中,我体会到她的可爱,又觉得她十分可怜。

(请生读读。


(2)这一段主要写小姑娘外貌,最后两句又有什么用呢?小姑娘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既然卖报的人少,生意应很好,为什么却说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走过,是不是有些矛盾?再体会“挥着”、“迎着”、“叫喊”等动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小姑娘多么想卖掉一张报纸啊。


(3)从第 3~9 段关于小姑娘和聂耳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报的原因,她的遭遇真让人同情。

这也是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全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4)从课文最后一部分我还知道了《卖报歌》是聂耳和安娥合作创作的,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抓“街头巷尾”、“常常听到”等词理解。


(5)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这首歌到现在还是全国儿童爱唱的歌的原
a“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

”(理解“遭遇”、“迫不及待”等词。


b“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


c“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

”(理解“琢磨”、“爽快”等词)将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悟出写好作文的秘诀。

(此环节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尽量手让学生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六、导学归纳
1、学生归纳:选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2、师生共同归纳。

(1)小姑娘家境遭遇不幸靠卖报维持全家生计感动了聂耳。

(2)聂耳处于对聪明伶俐的小姑娘的同情和安娥联手为她创作歌曲。

七、拓展运用
1、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然后改写成陈述句。

2、练唱《卖报歌》,进一步体会聂耳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32 卖报小姑娘的歌感动小毛头
创作歌曲同情聂耳
第三篇:《卖报小姑娘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体会小女孩生活的窘迫与艰难。

2抓重点诗句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了解写歌的过程。

3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点了解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一二八事件的资料;了解聂耳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激励信心
师引: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全班几十位同学,有多少个三人行?有多少位老师呢?(生交流。

)能者为师嘛!这节课,老师就从你们当中寻找会学习的小老师。

二、交流资料,作好铺垫
1昨天,大家回家收集了有关一二八事件和聂耳的有关资料,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告诉大家呢?(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教给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


2大家交流的有些信息,连我也不知道。

这些同学就是大家的老师。

谢谢你们,聪明的小老师。

三、方法点睛,学文有道
1大家平时是怎么学习课文的,把你的好方法给大家介绍介绍。

(1)在读文时把自己不认识和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勾画出来,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3)在感受深刻的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4)根据课后提示,边读边做记号。

2大家说的这些学习方法都是非常好的。

来,我们一起给这些方法取个简单的名称吧!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理解的方法叫问卷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叫联系法。

提问打问号的方法叫质疑问难法。

在句段旁边写体会的方法叫旁批法。

边读边做记号叫勾画圈点法。

师小结:真不简单。

同学们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归纳出这么多好的学习方法。

3学好课文就是读好课文。

运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老师建议你采用三读(放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的步骤学习课文。

用问卷法学习生词。

(不熟的字或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轻声读或默读:
(1)边读边想主要内容。

(2)边读边勾画批注。

(用质疑问难法、旁批法、联系法或与同桌
交流。

)有感情地读课文: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4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例:
(1)从第2段对小女孩外貌的细腻描写中,我体会到她的可爱,又觉得她十分可怜。

(请生读读。


(2)这一段主要写小姑娘外貌,最后两句又有什么用呢?小姑娘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既然卖报的人少,生意应很好,为什么却说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走过,是不是有些矛盾?再体会挥着、迎着、叫喊等动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小姑娘多么想卖掉一张报纸啊。


(3)从第3~9段关于小姑娘和聂耳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报的原因,她的遭遇真让人同情。

这也是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全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4)从课文最后一部分我还知道了《卖报歌》是聂耳和安娥合作创作的,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抓街头巷尾、常常听到等词理解。

)师引导: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这首歌到现在还是全国儿童爱唱的歌的原因吗?
a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

(理解遭遇、迫不及待等词。


b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

c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

(理解琢磨、爽快等词)将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悟出写好作文的秘诀。

(此环节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尽量放手让学生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激励创作
1欣赏《卖报歌》。

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学着唱。

2你也来学着选一个生活中的题材写歌词,并配上你喜欢的歌的曲子,试着唱一唱。

附:板书设计32卖报小姑娘的歌
第四篇:《卖报小姑娘的歌》教学设计-word文档资料
《卖报小姑娘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边读边想,体会小女孩生活的窘迫与艰难。

抓重点诗句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了解写歌的过程。

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点了解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一·二八”事件的资料;了解聂耳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激励信心
师引: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全班几十位同学,有多少个“三人行”?有多少位老师呢?(生交流。

)能者为师嘛!这节课,老师就从你们当中寻找会学习的小老师。

二、交流资料,作好铺垫
昨天,大家回家收集了有关“一·二八事件”和聂耳的有关资料,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告诉大家呢?(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教给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


第 1 页大家交流的有些信息,连我也不知道。

这些同学就是大家的老师。

谢谢你们,聪明的小老师。

三、方法点睛,学文有道
大家平时是怎么学习课文的,把你的好方法给大家介绍介绍。

(1)在读文时把自己不认识和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勾画出来,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3)在感受深刻的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4)根据课后提示,边读边做记号。

大家说的这些学习方法都是非常好的。

来,我们一起给这些方法取个简单的名称吧!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理解的方法叫“问卷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叫“联系法”。

提问打问号的方法叫“质疑问难法”。

在句段旁边写体会的方法叫“旁批法”。

边读边做记号叫勾画圈点法。

师小结:真不简单。

同学们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归纳出这么多好的学习方法。

学好课文就是读好课文。

运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老师建议你采用三读(放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的步骤学习课文。


“问卷法”学习生词。

(不熟的字或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轻声读或默读: (1)边读边想主要内容。

第 2 页 (2)边读边勾画批注。

(用质疑问难法、旁批法、联系法或与同桌交流。

)有感情地读课文: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例: (1)从第2段对小女孩外貌的细腻描写中,我体会到她的可爱,又觉得她十分可怜。

(请生读读。


(2)这一段主要写小姑娘外貌,最后两句又有什么用呢?小姑娘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既然卖报的人少,生意应很好,为什么却说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走过,是不是有些矛盾?再体会“挥着”、“迎着”、“叫喊”等动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小姑娘多么想卖掉一张报纸啊。


(3)从第3~9段关于小姑娘和聂耳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报的原因,她的遭遇真让人同情。

这也是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全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4)从课文最后一部分我还知道了《卖报歌》是聂耳和安娥合作创作的,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抓“街头巷尾”、“常常听到”等词理解。


师引导: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这首歌到现在还是全国儿童爱唱的歌的原因吗?
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

”(理解“遭遇”、“迫不及待”等词。


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


第 3 页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

”(理解“琢磨”、“爽快”等词)将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悟出写好作文的秘诀。

(此环节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尽量放手让学生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激励创作
欣赏《卖报歌》。

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学着唱。

你也来学着选一个生活中的题材写歌词,并配上你喜欢的歌的曲子,试着唱一唱。

附:板书设计32卖报小姑娘的歌
第 4 页
第五篇:卖报歌教案
《卖报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卖报歌》歌曲欢快活泼、唱起来朗朗上口。

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

歌曲为F宫调式,四二拍。

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

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教学对象分析:三(1)班学生比较活泼开朗,音色比较好,咬字吐字清晰,尤其是部分学生音准非常好。

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学习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

在平常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缺乏耐性,比较骄傲,还需要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卖报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2)方法与过程目标: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