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定时器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va 定时器原理
Java定时器越来越受到开发者的喜爱,其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任务执行时间和频率,非常灵活且易于使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Java 定时器的原理:
1. 创建定时器
在Java中,可以采用Timer类或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类来实现定时器,前者是Java自带的定时器,后者是JDK1.5之后提供的线程池定时器。
通过Timer类的构造函数的方式创建一个定时器对象,如下所示:
Timer timer = new Timer();
2. 创建定时任务
创建定时任务需要用到TimerTask类,该类是一个抽象类,需要继承它并实现其中的run()方法,该方法中包含了定时器需要执行的任务代码。
创建定时任务的方式如下:
TimerTask task = 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定时任务执行了!");
}
};
3. 设置定时器时间和频率
通过Timer对象的schedule()方法可以设置定时器执行的时间和频率。
其中,schedule()方法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定时任务,第二个参数是指定首次执行任务的延迟时间,第三个参数是指定任务执行的间隔时间。
示例如下:
timer.schedule(task, 5000, 2000);
表示5000毫秒后执行一次任务,之后每2000毫秒执行一次任务。
4. 启动定时器
通过调用Timer对象的schedule()方法即可启动定时器,示例如下:
timer.schedule(task, 5000, 2000);
5. 取消定时器
当我们不需要再执行定时任务时,可以通过Timer对象的cancel()方法来取消定时器。
示例如下:
timer.cancel();
综上所述,Java定时器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创建定时器对象,创建定时任务,设置定时器时间和频率,启动定时器,取消定时器等步骤来实现。
通过灵活应用Java定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是开发者必备的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