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14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7)和观察组(n=107),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潜伏时间和睡眠时间。

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睡眠潜伏时间和睡眠时间为(26.54±8.36)min和(281.42±33.74)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36±14.28)min和(198.73±37.61)min(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标签:个性化护理;心内科;老年;睡眠质量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随之亦发生巨大变化,加之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群增多,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HD)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3]。

在我国45.5%的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下降,而老年人约占56.7%,且多伴有EH和CAHD等疾病,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2-5]。

本研究中笔者对107例伴有睡眠障碍的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伴有睡眠障碍的EH或CAHD患者21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EH或CAHD的诊断标准;男116例,女98例;年龄60~78岁,平均(68.36±7.42)岁;其中EH患者151例,CAHD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7)和观察组(n=107),两组患者均意识清楚,无语言障碍,无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EH或CAHD患者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由经验丰富、语言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专职负责接待新入院的患者,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尽量满足。

在交流过程中态度要诚恳热情,对患者的倾述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6-8]。

(2)EH 或CAHD的健康宣教: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病房张贴宣传画。

护士利用宣传图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耐心讲解EH或CAHD的相关知识,以及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组织专家定期进行EH或CAHD的相关知识讲座,邀请EH或CAHD治疗效果较好及睡眠质量改善显著的患者与病友进行讨论,通过“现身说法”的形式进行宣教[9-11]。

(3)睡眠指导:病房光线适宜,定期开
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控制在22 ℃~25 ℃,治疗车车轮及时润滑,避免噪音影响患者睡眠。

向患者讲解睡眠卫生,良好规律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以及睡眠障碍对EH或CAHD疗效的影响。

告知睡前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看电视等容易引起兴奋的事情;睡前热水泡脚、喝温热牛奶有助于缩短睡眠潜伏时间[5,12]。

1.3 观察指标
采用本研究小组自行设计的“患者睡眠质量调查表”,由专人负责调查两组患者入院后1天及出院前1天的睡眠潜伏时间和睡眠时间,调查表由患者本人自行详实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睡眠潜伏时间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显著短(P<0.05),睡眠时间显著长(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生理机能逐步减退,睡眠质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普遍存在,尤其是伴有EH或CAHD等心身疾病者,睡眠质量与EH、CAHD相互影响[1,3]。

文献[3,9]报道心理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EH、CAHD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担心医疗费用等而产生焦虑心理,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下降又可导致血压波动和心肌缺血等,两者相互影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常规护理中护士主要是机械执行医嘱,忽视了患者心理感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睡眠指导等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潜伏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由此可见,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文玲.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3):2530-2531.
[2]李霁.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80-81.
[3]刁和凤.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1901-1902.
[4]李霞,赖真容.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异常的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6-97.
[5]杜庆顺,焦焕婷.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8,5(14):56-57.
[6]李海聪,杨毅玲,马明,等.改善睡眠障碍有助于降血压[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4):294-295.
[7]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4-35.
[8]符可文,陈赤霞,赵亚丽,等.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76-1777.
[9]詹艳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7-88.
[10]洪音.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9,7(2):290-291.
[11]朱金兰.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J].中国现代医生,2009,49(5):98-99.
[12]孟云,李元秀.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