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6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创办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条件:(1)东南沿海多侨乡、侨胞是历史因素;
(2)优良港湾众多,毗邻港澳台是地理优势;
(3)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影响: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场消化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②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③我国在东南沿海划出了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④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1984 年5月,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
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1985年,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
东南和环渤海湾开
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到1992年逐步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
4、在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
为主,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当场消化2】2018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当场消化3】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三、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时间:1990 年
2、目的:
(1)以浦东开发与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
3、优势:
①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②地理优势;
③交通优势;
④人才和产业优势
4、地位:
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当场消化4】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
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四、融入世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五、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特点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
的开放体系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当场消化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结合
所学知识判断,青岛、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
是()
A.青岛厦门浦东伊宁 B.浦东厦门青岛伊宁C.厦门青岛浦东伊宁 D.厦门浦东青岛伊宁思考问题: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启示?
(一)不同点:旧中国新
中国
1、背景不同:丧失独立自主权的被迫开放独立自主
下的主动开放
2、基础不同:不平等的基础平等互
利的基础
3、影响不同: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我国
经济迅速发展
4、根本原因不同:西方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中国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
【当场消化6】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
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该城市是(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当场消化7】目前我国实行的招商引资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的资本输出的主要不同点是()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利息不同
D.数额不同
(二)启示:
民族独立是国家实现富强的前提条件;
开放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堂吸收】
1.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

……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

”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2.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
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

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A.深圳 B.珠海 C.海南D.浦东
3.(2018年高考上海单科)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
4. 2018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考察深圳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否则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温总理是在强调( )
A.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此实验
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5、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后的8万群众游行的主题是“我与祖国共奋进”,其中思想篇的主题依次是:〈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在这四个主题方阵通过时,背景音乐与四代领导人原音与之对应最准确的应该是()
A.《东方红》《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走向复兴》
B.《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
C.《走向复兴》《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D.《东方红》《走向复兴》《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6、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②扩大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平等互利
③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广东、福建两省
④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
②③④
7、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
标志。

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
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
8、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 )
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
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
9、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说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第一扇“窗”是指(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1、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12、“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②和“雄起”。

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
A.西部开发、解放思想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13、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4年,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王援朝放学后,上山砍柴用以大炼钢铁
C.1978年,王援朝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79年,王援朝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