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影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日焰火》影评
微弱光芒,美在希望
----评《白日焰火》香港导演吴思远曾说:“对社会现实的微妙讽刺和合理夸张,是电影迷倒观众的关键。
”新锐导演刁亦男正是抓住这一关键,创作并指导了《白日焰火》,他通过对色调及音乐的巧妙运用讲述了由一起碎尸案件引发的爱情、人性救赎故事。
影片虽是一部悬疑色彩浓厚的电影,但它表现的却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选择与人性的困境,展示的是渴望挣脱束缚,渴望救赎的主题。
悲惨现状,贵在坚持。
影片中的冰雪世界给人呈现的是一种钻心刺骨的冰冷,冷色调的搭配给人铺垫了一种沉重感。
影片开头,对于床单上苍蝇的特写拍摄,表现出主人公张自力生活环境的脏乱差,暗示了他生活现状的混乱与压抑,为他后面内心的痛苦、无助做铺垫,揭示他情感的蜕变。
吴志贞面对枯燥的工作、变态的老板、“活死人”般的丈夫,她一出场便是双手捂脸哭泣,或是四分之三侧面镜头用头发挡住脸部表情,
近景的拍摄方式,将吴志贞对生活绝望,对情感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她拒绝任何人的关心与帮助,与观众产生疏离感,揭露了人物命运的悲惨。
梁志军作为一个“活死人”,他总是置于阴暗处,光线的精彩运用将梁志军不见天日,躲躲藏藏的生活现状完整呈现,暗示了他的命途多舛。
片中人物虽都是悲惨生活的直接受害者,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坚守着自己,为生存,为爱情,无论合理或残忍,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悲惨的生活现状无法改变,只有坚持才能有转折。
情感枷锁,难在选择。
张自力一开始便是与妻子离婚的场面,中景镜头,将张自力难舍妻子,紧紧抓着的手表现了人物的情绪变化,交代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恋恋不舍,为他从凛然变为萎靡的结果做了铺垫。
满目的雪白世界,冰冷的视觉冲击,张自力在漫天白雪中喝醉在路边,黑白色的强烈对比,更显主人公的落寞、痛苦。
吴志贞在被警察审问时,俯拍角度将她内心的压抑与无助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面前,造成观众心理上的渺小、可怜、压迫
以及宿命感。
梁志军在影片中是一个令人可怜又可恨的角色,他为爱情牺牲自我,甘愿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却因恐怖的占有欲而放纵自己,他在情感方面的选择令人发指,他将自己困于爱情的枷锁中,难以自拔,才造成了最终悲惨的结局。
影片中各个人物因情感选择而无助失落,游离不定的心态与感情波折凸显的是人性选择方面的真实与无奈,也彰显了影片对于人性救赎的独特理解。
人性解放,美在希望。
虽然整部影片给人一种沉重感,但片中的多处细节都让观众在满目疮痍中拾起一丝温暖。
张自力在与老婆离婚后,仍身穿红色上衣,表现出他对于生活仍存一丝希冀;吴志贞在与张自力约会过程中,红色的围巾让我们感受到她内心的激励与信任,她能够开始敞开心扉,真诚对待他人。
影片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片尾张自力在案件侦破后独自起舞的画面,动感的音乐,散漫的舞蹈动作包含着一种解脱后的释放,如同最后的白日焰火,虽光芒微弱,却代表着希望。
在矛盾过后,内心的解脱与
释放是一种成长,是一种洒脱。
《白日焰火》通过冷色调及光线等视听语言的精彩运用,给予角色命运的烘托与延伸。
影片结构逻辑性严谨,节奏控制潇洒自然,着重表达了对于现代社会中情感选择与人性困境的思考,揭示了人性救赎与渴望美好情感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