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物理学(求是科学班)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级物理学(求是科学班)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以“培养基础学科领域领军人物”为宗旨,实施科学思想、科学能力训练等方面本科全程培养的卓越教育计划,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科学家。

毕业要求:
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所需资讯的能力;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训练,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并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等二级学科的现代发展有深入而广泛的了解,或者对当代高科技相关领域的发展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专业主干课程
061Q0038 数学分析(乙)Ⅰ(求是) 5.5 一秋冬
Mathematical Analysis(A)I
061Q0039 数学分析(乙)Ⅱ(求是) 5.5 一春夏
Mathematical Analysis(A)II
061R0040 线性代数(H) 3.5 一秋冬
Linear Algebra
061Q0028 常微分方程(求是) 2.0 二秋冬
061Q00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求是) 2.5 二秋冬
061Q0008 力学 (求是) 4.0 一秋冬
Mechanics
061Q0009 热学 (求是) 3.0 一春夏
Thermology
061Q0010 电磁学(求是) 4.0 一春夏
Electromagnetism
761Q0030 原子物理学(求是) 4.0 二秋冬
Atomic physics
061Q0034 光学(求是) 4.0 二秋冬
Optics
061Q0036 数理方法Ⅰ(求是) 4.0 二秋冬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I
061Q0043 数理方法Ⅱ (求是) 2.0 二春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Ⅱ
761Q0020 计算物理 2.5 三冬
Computational physics
061Q0044理论力学 (求是) 3.0 二春夏
Theoretical Mechanics
061Q0045 量子力学Ⅰ(求是) 4.0 二春夏 Quantum Mechanics Ⅰ
061Q0047 电动力学 (求是) 4.0 三秋冬
Electrodynamics
061Q0048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求是) 5.0 三秋冬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061Q0054 固体物理 I (求是) 4.0 三春夏
Solid State Physics
061Q0055 量子力学II (求是) 4.0 三春夏
Quantum Mechanics II
推荐学制:4 年
最低毕业学分:150+6+4+2+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物理学类
交叉学习:
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基础上,物理系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专业知识融合的学习,学生可通过跨学科专业修读课程或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37.5 +6学分
(1)思政类 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秋冬/春夏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秋冬,春夏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秋冬,春夏 371E0010 形势与政策Ⅰ +1.0 0.0-2.0 一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 +1.0 0.0-2.0 二、三、四
(2)军体类 5.5+3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3110021 军训 +2.0 +2 一秋
031E0020 体育Ⅰ 1.0 0.0-2.0 一秋冬
031E0030 体育Ⅱ 1.0 0.0-2.0 一春夏
031E0040 体育Ⅲ 1.0 0.0-2.0 二秋冬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1.0-1.0 二秋冬,春夏 031E0050 体育Ⅳ 1.0 0.0-2.0 二春夏
03110080 体质测试Ⅰ +0.5 0.0-1.0 三
03110090 体质测试Ⅱ +0.5 0.0-1.0 四
(3)外语类 6+1学分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6+1学分,其中6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为“英语水平
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

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

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

1)必修课程 +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51F0600 英语水平测试 +1.0 0.0-2.0
或小语种水平测试
2)选修课程 6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0 2.0-2.0 一秋冬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0 2.0-2.0 一秋冬,春夏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
(4)计算机类 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211Z0040 程序设计基础 3.0 一秋冬
211Z0050 C程序设计专题 2.0 一春夏
(5)自然科学通识类 39学分
1)必修课程 3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61Q0038 数学分析(乙)Ⅰ(求是) 5.5 一秋冬
Mathematical Analysis(A)I
061Q0039 数学分析(乙)Ⅱ(求是) 5.5 一春夏
Mathematical Analysis(A)II
061R0040 线性代数(H) 3.5 一秋冬 Linear Algebra
061Q0028 常微分方程(求是) 2.0 二秋冬
061Q00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求是) 2.5 二秋冬
061Q0008 力学 (求是) 4.0 一秋冬
Mechanics
061Q0009 热学 (求是) 3.0 一春夏
Thermology
061Q0010 电磁学(求是) 4.0 一春夏
Electromagnetism
061Q0021 物理学实验I 2.0 一春夏
……
2)选修课程 7学分
建议学生在带A,B,C的课程中修读,强化数理化基础
(6)创新创业类3.5学分
1)必修课程 2.0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在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中修读。

2)选修课程 1.5学分
在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修读1.5学分。

(7)通识选修课程 6学分
为加强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建议学生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修读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号带“S”的课程)、新生研讨课程(课程号带“X”的课程)。

建议学生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
2.专业课程6
3.5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19.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761Q0030 原子物理学(求是) 4.0 二秋冬
Atomic physics
061Q0034 光学(求是) 4.0 二秋冬
Optics
061Q0035 物理学实验Ⅱ(求是) 1.5 二秋冬
PhysicsLabⅡ
061Q0042 物理学实验Ⅲ(求是) 1.5 二春夏
PhysicsLab Ⅲ
061Q0036 数理方法Ⅰ(求是) 4.0 二秋冬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I
061Q0043 数理方法Ⅱ(求是) 2.0 二春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Ⅱ
761Q0020 计算物理 2.5 三冬
Computational physics
(2)专业必修课程27学分
06120480 近代物理实验Ⅰ 1.5 三秋冬
Modern Physics Lab Ⅰ
06120490 近代物理实验Ⅱ 1.5 三春夏
Modern Physics Lab Ⅱ
061Q0044理论力学(求是) 3.0 二春夏
Theoretical Mechanics
061Q0045 量子力学Ⅰ(求是) 4.0 二春夏
Quantum Mechanics Ⅰ
061Q0047 电动力学(求是) 4.0 三秋冬
Electrodynamics
061Q0048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求是) 5.0 三秋冬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061Q0054 固体物理I (求是) 4.0 三春夏
Solid State Physics
061Q0055 量子力学II (求是) 4.0 三春夏
Quantum Mechanics II
(3)实践教学课程9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61Q0049高级实践 3.0二短
Advanced Laboratory
06188240 物理学综合实践 3.0 三短
Integrated training on Physics
061Q0066 物理学术讲座 3.0 四春夏
修读要求:参加2次暑期学校课程或者参加系内学术讲座(根据课程的学时数,由项
目负责人确定学分)0.5学分/每3个(由指导教师考核)
(6)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
76189010 毕业论文8.0 四春夏
3.个性课程(可包含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
1)必修课程 5学分
061Q0058 物理学前沿专题 5.0 三春夏
2)选修修课程 5学分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在本科专业方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中自主选择修读。

要求至少选修3学分的物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

4.第二课堂+4学分
指学生的校内实践活动,包括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素质训练、学术研究、创新实验、文体活动、学生社团、学生工作经历等。

5.第三课堂+2学分
指学生的境内、校外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等。

6.第四课堂+2学分
指学生的国(境)外学习实践活动,包括国(境)外联合培养、交换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交流、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

实践学分/总学分比:
实践学时/总学时比:
专业负责人签字:学院(系)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