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滥觞--宋代地方督学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滥觞--宋代地方督学制度
韩凤山
【期刊名称】《吉林教育》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科学的教育行政管理由决策、执行、监控反馈三个系统组成。

只有决策和执行系统而缺乏监控反馈系统,是不完善的行政管理。

在中国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北宋以前的历代封建王朝政府,郝未专设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特别是未设教育行政监督机构。

地方的教育事业均委托地方行政长官兼管,而地方行政长官管理的事务又很多,受个人精力、好恶的限制,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否,常常取决于地方行政长官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固而主观随意性很大。

只有决策与执行,而忽视监督反馈的教育行政管理,必然导致中央发展地方教育的决策因“天高皇帝远”,而难于得到全面有效地执行。

以被史家称颂的重视教育的唐代为例,虽然有唐一代大多数有为的皇帝,屡下诏令,多次做出发展地方教育的决策,但仍然没有解决“边州素无学校”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监控反馈系统,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韩凤山
【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学;吉林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学博士【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6.4
【相关文献】
1.建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切实加强中小学校督导工作
2.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中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显著特色
3.建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切实加强中小学校督导工作
4.视学到督学:近代山西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
5.防城港市2013年年底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全覆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