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29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现代化建设 三个代表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 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 程中的的作用。
4、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失败告 终
课堂练习
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 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创 举”指: C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6.三民主义实践的表现有 ①武昌起义成功②颁布 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④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A 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三 民 民 族 民 权 民
十六字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内容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 族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
地位 前提
核心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 补充 原主享有,增长地价归国家 所有,国民共享(社会革命) 发展
课堂笔记 4、评价
进步性:
①是比较完整的资阶民革纲领,表达了资阶在政、经 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 主权利的愿望 ②指导和推动了资阶民革的发展




二次革命
是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体制的斗争。 •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接受孙中山的指令, 从上海回到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 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发表讨袁檄 文。因为这次战争发生在1913年,旧历癸 丑年,而主要地区又在江西和南京,故亦称 癸丑赣宁之役。由于袁军实力超过国民党, 独立各省之间在军事上又缺乏统一指挥,二 次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孙中山、黄兴、李 烈钧等先后逃亡日本。

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
• 护国战争 • (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 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 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 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 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 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 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 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A
三民主义是孙中 山进行革命的政治 纲领,他力图通过 民族、政治、社会 三大革命打通中国 走向近代化的道路, 挽救沉沦在即的民 族和国家。你知道 孙中山是如何实践 三民主义的吗?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2、建立中华民国
课堂笔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指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最大的成果)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2)意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 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 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 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 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课堂笔记
局限性: 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反帝不明确) 无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 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课堂练习 1、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 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 B “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2、孙中山先生认为, 西方国家贫富不均, 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为期不远”,中 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 C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护法运动失败时 (1917-1922年)
“南与北一丘之貉!”
• 护法运动 • 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 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 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 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 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所谓 “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 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 法统。
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对号入座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 民权主义
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创立民国 材料二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 民生主义
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平均地权
材料三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
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课堂笔记 3、内容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
3、下列关于三民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 愿望 C.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 命纲领 D.代表当时民主革命方向,推动中社会的进步
C
4.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 的首要部分提出,主要是因为 A.清王朝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B.鉴于维新改良失败的教训 C.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经验 D.国内汉族与满族的矛盾尖锐
1、背景:
孙中山一生的活动
弃医从政寻救国,建立政党思想博; 领导革命终帝制,颁布约法建民国; 捍卫共和受挫折,国共合作求新策; 革命未成身先死,常令后人叹息多。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旧三民主义)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形成(旧三民主义)
1、背景
课堂笔记
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之前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 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 深受林肯思想启迪; 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改良—改革)
2、提出
① 1905年8月:同盟会“十六字纲领” ② 1905年10月:《民报发刊词》阐发为三民主义
3、内容
对号入座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
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材料二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
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材料三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