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随班就读弱智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随班就读弱智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在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对弱智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

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诞生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更好地让特殊教育的"支流"回归普通教育"主流"中,从而缩小弱智儿童与健全儿童的差距,加强随班就读弱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学的效果。

同时,备课没有很好地把弱智学生心理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也就不可能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所以说,教师在备课时,要在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弱智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

要把教材处理到接近弱智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合适。

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要求上,要把正常儿童和弱智儿童共同学习的内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开。

并考虑教学中弱智生的学习活动,充分研究练习题的设计,个别辅导的方式。

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足够的心理准备。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实际上就是心理卫生。

为了保护学生心理健康,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能因自己疏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不敢大声说话,不愿动脑筋,害怕教师提问,等等。

这些课堂反应都表明,这类学生有心理障碍,若不及时排除就会影响学生学习。

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疏导。

场所,是教师教育普通学生和弱智学生的主阵地。

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特别是这些弱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训练,要舍得花时间。

通过训练促其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作业设计与评判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的心理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针对弱智学生的自身情况,从深度上要与普通学生区分开,要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和不同的作业量,要使这些学生能吃得了。

使他们在心理上能承受,能有所提高。

注意保护弱智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对学生期望过高,不能与普通学生一个评判标准,要尽可能多地让弱智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样,通过作业批改来增强弱智学生学习的信心。

心大意、抄袭作业、投机取巧、逃避作业等。

对于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压、卡、罚的办法去解决。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弱智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心态,找出学生发生问题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同时,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要在意志品质培养方面下工夫,积极开发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的矛盾,就是在文化知识方面下的力量再大,也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心理辅导。

教师要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影响、鼓舞弱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知识能力情况的综合性检查。

一个学生在考试中能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知识水平和能力,关键在于心理素质,一个不具备健康心理的学生是不能在考场上挥洒自如、创造优秀成绩的。

因此,教师应特别对弱智学
生进行考前的心理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已充满信心,正确对待考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