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吉安公务员考试:行测过桥问题如何快速解决以及行测类比推理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吉安公务员考试:行测过桥问题如何快速解决以及行测类比推理文学常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数量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数量关系的考察中,“统筹问题”成为近几年各地公务员考试的热门题型。

统筹问题研究怎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主要通过数学方法把工作的程序安排好,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这一题型能够深入地考查考生的统筹、策划、安排能力。

统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以几道真题来看看该如何快速求解。

例:四个人在晚上带着一只手电筒过桥,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过桥,而且必须持有手电筒。

已知四个人过桥所需时间分别是:甲1分钟,乙2分钟,丙5分钟,丁10分钟,若两人过桥的速度以较慢者的为准,他们最快能在几分钟内过桥?
【题目解析】有人过去就必须得有人送手电筒回来,所以送手电筒的人所用时间尽可能短。

那么接下来的过程如下图(1,2,5,10分别代表每个人所用的时间):
最终我们发现,所用时间为2+1+10+2+2=17分钟,且往返共5次。

接下来我们解决两个问题:
1.总次数有什么规律
2.如何走才能最省时
结论1:如果有n个人过桥,那么总次数为2n-3
要想解释上述结论并不难,这是因为从上一道题可以看出每两次都是第一次过去两个人,第二次回来一个人,即每两次相当于只过一个人,所以n个人有2n次。

但是不难发现,最后只剩两个人的时候,按照两次只过一个人的结论算,应该需要4次。

实际上,最后两个人过去之后就已经结束,不必有人再返回,只需要1次,和之前结论相比少了3次,故总次数为2n-3。

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拿着唯一的灯过桥。

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

每次过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

问:小明一家过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A. 30 秒
B. 29 秒
C. 19 秒
D. 18 秒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统筹问题。

过桥过程如下:小明和弟弟先过桥(3秒)--小明返回(1秒)--小明和爸爸过桥(6秒)--h明返回(1秒)——妈妈和爷爷过桥(12秒)——弟弟返回(3秒)--小明和弟弟过桥(3秒),所用时间为3+1+6 + 1 + 12十3+3 = 29秒。

故选B。

在行测考试中类比推理是常考题型。

很多考生在复习这种题型的时候,过分关注做题技巧和方法,对题目当中涉及的理论常识给予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正确率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而文学常识又是理论常识的常考部分,那么,就带大家一起来充分领略一下类比推理当中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常考的有两大类知识,一类是成语典故及其主人公和出处,一类是文学作品及人物、内容及作者。

我们来看几个示例:
【例1】纸上谈兵:赵括
A. 指鹿为马:秦始皇
B. 暗渡陈仓:韩信
C. 草木皆兵:项羽
D. 世外桃源:陆游
【题目解析】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

A项中指鹿为马是秦二世时期的赵高,C项草木皆兵是前秦的苻坚,D项世外桃源对应人物是陶渊明,只有B项对应正确,故答案选B。

【例2】司马迁:《史记》
A. 司马光:《资治通鉴》
B.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吴承恩:《西游记》
D. 班超:《汉书》
【题目解析】题干是作者及其作品的对应关系。

选项中除了D《汉书》的作者是班固,对应关系不正确之外,其他都是正确的,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史记》是一部史书,《三
国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小说,而《资治通鉴》也是史书,从作品的类型上说,A项和题干更为对应,故答案选A。

【例3】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曾巩∶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窃朱户
B.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王实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题目解析】题干是作者及其诗词片段的对应关系。

A项的词源自于晏殊的《蝶恋花》,B选项的诗句来源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C选项的词来源于岳飞的《满江红》,D选项的词来源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BC项作者和作品均能对应,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从体裁上讲,《长恨歌》和《春江花月夜》均为七言古诗,而《满江红》是一首词,故答案选B。

从上面几个例题可以看出,我们在做题时,除了要关注最基本的对应关系之外,更要从类型、题材、体裁等范畴去进一步分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提高此类型题目的正确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