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9美丽的颜色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2.梳理课文结构,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6):集中描写娄蒙路的棚屋。 第二部分(7—19):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写居里夫妇终于发现镭的场景。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1.朗读课文第1—6段,画出文中表现条件艰苦的词 句,并分析其作用。 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 极大的快乐了……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学习任务二 深入研究
1.试分析课文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标题表层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
色的荧光的美丽;深层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 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学习任务二 深入研究
2.你读过关于居里夫人的其他作品吗?你觉得居 里夫人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 些启示?
读过。 秘诀:意志坚强、不畏艰巨、百折不挠、忘 我工作、痴迷科学等。
简陋: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沸腾: 液体到达一定温度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 热忱: 感情热烈诚挚。 轮廓: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文学常识 作者链接
艾芙·居里(1904—2007),居 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次女,《居 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 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9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第一课时
学回习目顾标复 习
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 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2.把握此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此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回重顾难复点习
1.引导学生了解居里夫妇在简陋、艰苦的条件下提炼 出镭的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艰辛,感受居里夫人献身 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2.引导学生感受此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坦的典型。在夏天,因 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 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霜, 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立刻就回到寒带去 了。
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 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 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
学习任务一 合作研讨
2.这篇课文只是客观地记录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 吗?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此文不只是客观地记录镭的发现过程。作者艾 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 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亲。这就使 得课文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佩的感情,也 能令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 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地去创造条 件,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堂小结
此文通过记叙居里夫妇在简陋条件下研究提取镭 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家坚持不懈、以苦为乐的科学探 索精神,同时赞扬了居里夫妇乐观的情怀和严谨治学 的态度。希望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辛,感 受到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当提炼出镭之后,他们“轻轻地笑了笑”,居里 夫人“谨慎翼翼地走上前去找”“身体前倾”“热 切地望着”“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 看着孩子一样”。这体现出他们热爱研究成果的特 点。
课堂小结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 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 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 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我们要学习 她身上的这种精神,有坚定的信念,做事情要保持专 注,对科学、学业研究要有热情。
学习任务一 合作研讨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的几个客人。偶尔 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 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第15段)
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表现了传主的心理感受,增 强了课文的真实性,使课文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 更加生动。这种写法表现了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征。
学习任务一 合作研讨
“…… 然 而 我 们 生 活 中 最 美 好 而 且 最 快 乐 的 几 年,……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第6段)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连续几小 时搅动融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 作。”(第11段)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 期里,……我们在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 在梦里一样。”(第14段)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高强 度、长时间的工作……都不能阻挡居里夫妇的科研 热情,他们着迷于这种神秘的物质,想尽一切办法找 到它,再苦再累仍然觉得快乐。这体现出他们对科 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科研工作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居里夫妇几乎把 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为了提高效率,居里夫妇 做了分工,比埃尔在棚屋里做细致的实验,居里夫人 则负责烧火、上煤,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 冒着刺鼻的浓烟,搅拌沸腾的溶液……但居里夫妇 从无怨言并乐在其中。这体现出居里夫妇工作时专 注且重视工作效率、任劳任怨的特点。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概括了课文的 主要内容,划分了层次,并且了解了居里夫人的形象。 接下来,我们将对此文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学习传 记的写作特点。
学习任务一 合作研讨
1.课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何作用?请同 学们跳读文本,找出文中引用的居里夫人的话,然后 加以分析。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 验室,……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 中的英勇时期。”(第5段)
镭( léi )
钋( pō )
简陋( lòu )
燥热( zào ) 冻僵( jiānɡ) 残酷( kù )
沸腾(fèi ténɡ) 沉淀( diàn) 热忱(chén)
幼稚( zhì ) 轮廓( kuò ) 闪耀( yào)
谨慎( jǐn shèn )
骤雨猝至( zhòu) 筋疲力尽( jīn )
预习任务 明确词义
导回入新顾课复(习创设情境)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题目是《首
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 么,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是谁吗?
对,她就是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 的颜色》,了解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 的人格魅力。
预习任务 字音字形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工作环境:棚屋破旧,环境恶劣。 夏天:燥热。冬天:冻僵。 工作设备: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 “通风罩”。 这些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忱和坚 定执着的品质。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2.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经过几年的艰辛工作,居里 夫妇终于取得了成功。提炼镭的过程体现了他们怎 样的精神?
学习任务一 合作研讨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一句,尽显作者的 敬佩、热爱之情,也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在写对镭的期盼时,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时的表情 是“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 切的好奇心”;写到居里夫妇漫步,就像慢镜头般慢慢 拉长……这些细节中显露出温顺的爱意,也只有关系极 为密切的人,方能在笔端自然表现出来。
文学常识 作者链接
居 里 夫 人 (1867—1934),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 籍 波 兰 , 先 后 获 1903 年 诺 贝 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 化学奖。
学习任务一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此文写了 一件什么事情。
此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 取镭的过程。
学习任务二 深入研究
启示:受压迫、处于困境的人们,只要意志坚强, 不畏艰巨,勤奋学习,勇于攀登,就能走向胜利与成功 之路。
要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要用创新精神去从事科 学研究和其他一切工作,并且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 气去完成它。
学习任务二 深入研究
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时可能会遇到意料之外的压 力和歧视,但只要有信心,有脚踏实地的忘我工作精 神,就可以打破保守的桎梏和禁锢。
板书设计

传记的特点
内容真实 事例典型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 2.发展型作业:完成此课相关的习题。
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
坚定的信念 巨大的热情 科研的专注 分工的效率
热爱科学 不畏艰巨 持之以恒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 从 文 中 勾 画 出 表 明 这 段 经 历是“艰苦”而又“快乐”的句子,以及写 快乐的具体表现的句子。 2.发展型作业:完成此课相关的习题。
第二课时
导回入新顾课复(习创设情境)
学习任务一 合作研讨
她对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 常清楚,因此运用了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写,显得 极为逼真动人。
在描述棚屋的简陋、条件的恶劣时,作者都是用 一种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写下雨“令人厌烦的轻柔声 音”,写“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令人感受 到居里夫妇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持,精神上的愉悦 超出了客观条件的艰辛。
这一过程体现了他们提炼镭时具有的坚定信念, 对科研有极大的热情;对工作时刻保持专注,重视工 作效率;淡泊名利,热爱研究成果。
学习任务二 合作研讨
当时居里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断,但居 里夫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而艰辛 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推断。这体现出他们对 成功提炼镭具有坚定的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