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第2课时观察物体(2)(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外观特征;
•能用词语或简单图形描述物体。
教学重点
•观察物体的外观特征;
•用词语或简单图形描述物体。
教学难点
•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或图形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物体图片、计时器、单词卡片;
•学生:笔、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物体图片,让学生瞧一瞧这些物体长成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询问学生观察到什么。
二、讲解(20分钟)
1.为学生介绍物体的外观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
2.为学生展示陈旧硬币、新硬币、手表等物品,询问学生如何描述它们。
3.为学生讲解用词语或简单图形进行描述的方法,如:
–这个物体是圆形的;
–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
–这个物体是黄色的。
三、练习(20分钟)
1.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教师展示的物体图片,并写下物体特征的描述,例如“一个圆形的红色小球”。
2.为学生介绍基本的单词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红色、蓝色等,并让学生用这些单词描述物体。
3.为学生展示一个图形,让学生描述出图形的特征,例如“一个三角形,有3条直角边”。
四、巩固(10分钟)
1.让学生交换他们的描述,让其他的同学来识别物体。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让其他组的同学来识别物体,并用简单图形进行描述。
五、拓展(5分钟)
引导学生走进教室或户外,观察周围的物体,并用词语或简单图形进行描述。
例如,这棵树很高,它的叶子是绿色的。
教学体会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外观特征来学习描述。
通过制作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外观特征,然后通过交换对方的描述来互相识别物体,提高了学生的描述能力。
对于一个新的事物,学生可以用一些基本的单词来描述它,从而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最后,通过拓展部分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