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教职业的师德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教职业的师德素养
幼儿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个陌生而新奇的环境中,孩子
既兴奋又茫然。

于是慢慢地,他们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

受了
委屈,告诉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做了好事,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小朋友做了坏事,他也告诉老师。

此时,在孩子们心目中,老师就是
父母。

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

二、幼教职业的师德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道德自觉”。

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开展潜能的可塑性极强的生命阶段,又是一个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它需要教师对生命
的热爱、珍惜和敬畏,对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的认识、理解和尊重;需要
教师深刻地懂得生命的整体性,懂得这个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
的重要影响。

在“阳光”状态下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独处、无人知晓的情况
下做好事。

教师都有独立处置教育事务的责任和权力,面对幼儿,在没有
领导、家长、同事评鉴的情况下,幼儿就是教师工作唯一的外在约束力。

而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懵懂幼儿,如果“内心的良知”没有了,他们很容
易没有约束力而放松自己,甚至会出现不道德行为的危险。

试想,那种责
任心、那种关爱之心,如果需要监督才能够产生,那对年幼的孩子意味着
什么呢?因此,对幼儿教师而言,“道德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而幼儿教育是爱的职业,爱心应当是幼儿教师拥有的最根本的素质。

同时,有爱心的教师还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根本信念,即每一个儿童都有学
习和开展的潜能。

而教师的爱是无私的,它要求幼儿教师把感性的爱和理
性的爱揉合在一起,用师德的力量形成一种无私的、无偿的、无选择的
“教育之爱”:以宽容之心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以公正之心给不同需要的孩子平等的爱;以慈祥之心把更多的爱给处于不利地位的孩子。

任何职业都需要从业者德性精神的支撑,特别是幼教职业,它是社会道德标准的内化,是道德自觉,是“自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