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苏州区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江苏苏州区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那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
..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以下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BCD
4、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5、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
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
..影响包括: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11年爆发
辛亥革命,对上述材料所表达的历史主线最准确
...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7
A
C、中华帝国的强盛
D、闭关锁国与危机来临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
..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9、1927年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个“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斗争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城市包围农村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0、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努力奋斗!以下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
..的是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1、以下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自强”与“求富”②“民主”与“科学”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和平、民主、团结”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12、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B、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中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4、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假设把“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以下表述最适合作为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序幕
C、构建文化殿堂
D、推进工业革命
1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发生的共同
..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7、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都相关
..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苏联成立
D、五月流血周
18、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里的“新应用”是指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法西斯主义
D、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19、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的一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
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一铁路工人一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一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一宇航员一轮船修理工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2、由于经济重心在隋朝时转移到了南方,所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加强对南方的统治。
2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推翻了统
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4、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时间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23年的统治。
2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与德国在瓜分世界殖民地斗争中矛盾最尖锐。
26、《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其作者是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梵高。
【三】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6分。
27、元朝通过_________管理西藏,清朝设置________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8、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进入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完成以后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9、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
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_______________,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四】材料解析、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材料: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生长繁盛);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材料三:“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分)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的现象?(2分)
(3)材料三辽“与朝延和好年深”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1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
31、90年峥嵘岁月,90年光辉历程。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
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探究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国
材料二1945年8月28日,当毛泽东等走下飞机时,山城重庆沸腾了,……举国上下无不对中共真诚谋求和平的行动大加赞赏。
民主人士柳亚子称赞毛泽东的行为是“弥天大勇”。
——《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材料二中的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几次合作?(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
(3)依据材料三,党和政府按照什么伟大构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谁?(2分)
28、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2分〕
材料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
〔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简述其历史背景。
〔2分〕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人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那么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卷
历史答案
一、选择
1-5CBCCB6-10BBCBA11-15ABBDA16-20DBAAC
二、判断
21-26ABABAA
三、填空
27、宣政院、驻藏大臣
28、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29、《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
四、材料解析
30、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
(或者“战争”与“和平”各1分)
(2)①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或者漠北战役l分)②昭君出塞(1分)
(3)澶渊之盟(各1分)
(4)“和”的关系(民族团结,友好相处意思相近即可,1分)
31、
(1)西安事变;第二次。
(2分)
(2)重庆谈判;《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
(2分)
(3)一国两制;邓小平。
(2分)
32、
〔1〕南北战争〔或废除奴隶制〕。
〔1分〕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
〔1分〕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分〕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
〔1分〕
〔3〕洋务运动。
〔1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分〕
全品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