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涿州市东仙坡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诗原句填空(4分)
(1)、,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4)、,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
2、按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8分)
(1)、《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语句是,。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3)、写出有关“黄河”的两句古诗:,。

(4)、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告诉人们克服艰难困苦再回首往事,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
去了的,。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4分)
《童年》的作者是,他是(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它是作者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

4、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肿胀.(zhàng) 叮嘱.(zhǔ) 骊.歌(lí) 花圃.(pǔ)
B、沼.泽(zhāo) 骇.人(hài ) 木屐.(jī) 重荷.(hé)
C、瞬.息(shùn) 伫.立(zhù) 萋萋
..(qī) 诱.人(yòu)
D、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5、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
C、锋芒毕露家喻户晓一反即往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叶君健译。

B.《诗两首》作者分别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美国诗人弗里斯特。

C.《伤仲永》作者王安石是南宋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都德是法国作家,《最后一课》是他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
尔萨斯和洛林后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36分)
(一)、细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13分《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线的字。

2分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3)不能称前时之闻()(4)父异焉()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2分
通()
4.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回答问题。

4分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归纳回答。

(2)、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课内语段阅读12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分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3分
写视觉的:__________写听觉的:_________写味觉的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2分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课外记叙文11分
背向大地的爱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

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

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


②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

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
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

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

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

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

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

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

“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⑧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

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

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⑪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⑫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

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

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

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⑬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

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⑭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

他笑了。

⑮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⑯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

”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⑰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

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有删改)
作文(40分):(一)、今天,我们已经长大了。

回想过去的日子,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与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会到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初中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2.记事要内容具体完整,中心明确。

3.恰当运用抒情语句。

4.字数不少于600。

(二)命题:这一天,让我铭记
请你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答题纸: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2分)
1、(4分)
(1)、。

(2)、。

(3)、。

(4)、。

2、(8分)
(1)、,。

(2)、,。

(3)、,。

(4)、,。

3、(4分)
4、()
5、()
6、()
7、()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36分)
(一)、13分
1、(1)、2分()(2)()(3)()(4)、()
2、()2分
3、通() 2分
.4、3分
(1)。

(2)。

5、4分
(1)、。

(2)、。

(二)、12分
1. 2分
2、3分
写视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味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4、3分
5、.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