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60)
公基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点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法律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点是指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原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点,以增进大家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一、合同法合同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块法律领域。
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有法律约束力。
对于一份有效合同来说,几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合同当事人的明确身份和意思表示;二是合同的合法目的和内容;三是形式和要求的合规性。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殊合同的约定和原则,如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
熟悉合同法,有助于我们在签订合同时,明晰权益关系,预防和化解纠纷。
二、民事责任法民事责任法是指个人或组织就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有时会因意外或疏忽而造成他人损害,此时就需要民事责任法来界定和平衡双方的权益。
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损害行为的客观事实及其效果;二是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三是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式。
对于民事责任法的了解,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从而更加谨慎行事,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旨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权益的特别法。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弱势地位的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旨在通过设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维护合同自由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等一系列措施,使消费者获得公平的交易和良好的消费体验。
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时及时维权,合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婚姻法和家庭法婚姻法和家庭法是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领域。
婚姻法主要规定了婚姻的建立和终止、夫妻的权利义务、婚外恋等内容。
婚姻法的知情权、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对于维护家庭稳定和保障成员权益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家庭法还涉及到领养、抚养、监护等问题。
公基法律知识点大全

公基法律知识点大全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从个人行为到社会关系,法律都规定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义务。
公共基础知识(公基),是指在各个专业领域中都需要基本了解的知识内容。
在法律领域,公基法律知识点的掌握,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还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必要的法律保护。
本文将就公基法律知识点进行一些介绍和解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也是国家组织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安排。
在公共基础知识中,宪法是首要的法律知识点之一。
宪法包括了国家的组织和权力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等内容。
宪法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权力运行。
第二,刑法。
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一环。
它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以及对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打击。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罪责划分、人权保障等。
对于普通公民而言,了解刑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犯罪行为,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是规定市民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涵盖了各种经济活动、合同关系、财产权益以及婚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民事法律是保护市民权益的法律基础,掌握相关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够更加理性和合法地处理日常的各类纠纷和问题。
第四,行政法律。
行政法律是管理国家政府运行和公共事务的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和行使方式,以及公共事务的处理程序和原则等。
在行政法律中,行政机关的权限、法律制约等是重要的内容。
对于公民而言,了解行政法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相关政策,也能够在需要时参与公共事务,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第五,劳动法律。
劳动法律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系列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重点知识在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法律知识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掌握好法律重点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各类考试,更是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来谈谈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比如,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等。
而公民的基本义务则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民法也是法律重点知识的一部分。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比如,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在自然人方面,要了解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而民事行为能力则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的不同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是民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
此外,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也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法同样不容忽视。
刑法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如何进行处罚。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比如,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需要重点掌握。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刑罚的种类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行政法在公共基础知识中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公基法律知识点梳理

公基法律知识点梳理一、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规范公共行为的基础。
法律具有约束力,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惩罚措施,旨在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法律的来源法律的来源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五个层级。
首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权利保障原则。
其次,法律是国家有关重要事项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规,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第三,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于指导和管理行政事务。
第四,地方性法规是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规范。
最后,司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用于解释和适用法律。
三、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按照它们所调整的对象和内容来分类。
首先,刑法是调整刑事犯罪行为的法律分支,它规定了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种类和量刑准则。
其次,民法是调整民事纠纷的法律,包括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第三,行政法是规范政府行为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法律,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
再次,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秩序。
最后,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
四、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是法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
法律的解释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法律解释和学说解释等方式进行。
司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解释性文件,用于统一裁判标准和司法实践。
法律解释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解释性文件,用于明确法律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
学说解释是法学理论界根据自身的研究和理解提出的解释观点。
法律的适用分为适用法条和适用法律原则两个层面。
适用法条是指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利用法学方法确定和运用相关法条。
适用法律原则是指根据实施法条的基础上,通过法律所体现的一般原则、价值追求和思想精神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
五、法律意识的意义和培养法律意识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法律的认同、理解和遵守的意识状态。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

来源:中公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beijing/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里,法律部分属于专业型的内容,且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需要考生平时不断的积累和练习。
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多年考试经验,为大家进行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积累,助考生一臂之力!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A.对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时应该先行调解
B.对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时不能进行调解
C.对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时可以先行调解
D.对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时可以先行调解,但调解不成时,应及时作出裁决
答案: CD
2.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
A.政党
B.公司
C.企业
D.机关
答案: BCD
3.( )的法律关系主体都是特定的。
A.债
B.物权
C.财产所有权
D.专利权
答案: A
4.民法各项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
A.民事义务
B.财产所有权制
C.民事权利
D.维护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答案: C
5.债可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而消灭。
但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法律事实出现债却不能消灭( )。
A.债权人死亡
B.债务人死亡
C.债务人失踪
D.债权人与债务人合并混同答案: C。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篇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篇一、法律的定义法律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并公布、具有强制力的规则或准则,以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保障人民权益,并规范国家公权力、社会关系和人类行为的系统性规范。
二、法律的种类根据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法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宪法:宪法是国家一定时期内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基本制度和国家意志的最高体现。
2.民法:民法是指对个人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规定和制度,包括婚姻家庭、财产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法律规定。
3.刑法:刑法是指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包括犯罪与刑罚、刑事诉讼等方面。
4.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诉讼等。
5.经济法:经济法是指规范经济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劳动合同、合资合作、外商投资、福利保障等方面。
三、法律的适用原则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法律的适用有一些原则:1.平等原则:法律适用必须平等,一视同仁,禁止歧视。
2.独立自主原则:法律适用必须保持独立自主,不得受到外来干扰和影响。
3.公开透明原则:法律适用必须公开透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4.依法行政原则:政府工作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行事,维护法律的权威。
四、法律与生活法律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于各个领域,包括家庭、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守法纳税,保障他人权益,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维权,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让自己拥有更强的法律素质,为自己的权益保驾护航。
总之,优秀的公民不仅要自律,更要依法自律。
积极参与和维护法律的实施,让法律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护盾,让法律成为我们维护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利剑。
公基 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公基是公共基础知识的简称,主要是指那些用于各种职业招考和公务员选拔考试的基础知识点。
其中,法律知识点是公基考试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类知识点。
法律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社会的重要影响使得法律知识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人都应该熟知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法律的定义和特点。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规范社会行为的一套规则和制度。
法律的特点有普遍性、强制性、稳定性和时效性等。
普遍性指的是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分地域、种族和社会地位;强制性意味着法律是强制性执行的,违反法律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稳定性是指法律的内容和制度相对稳定,不会频繁变动;时效性则是指法律应具备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法律的知识点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
其中,刑法是法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犯罪行为和刑罚执行等内容。
而民法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
行政法则关注政府行为与公民关系,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套规则体系。
劳动法则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在法律知识点中,刑法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常见。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定原则、犯罪与非罪定罪与量刑的刑事责任能力原则、刑法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独立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了公正公平的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
在刑法的具体应用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犯罪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规定,比如盗窃、故意伤害、诈骗等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
此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犯罪如贪污贿赂、恐怖主义等,以及网络犯罪、环境犯罪等新兴犯罪形式。
另外,民法作为法律知识的一部分,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法律概念和规定。
例如,合同法中的合同的成立要素、履行和违约责任等;物权法中的不动产物权和动产物权等;婚姻法中的结婚条件和离婚程序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民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我们更加明智地处理法律事务和个人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一、刑法知识1.什么是犯罪?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刑法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利益,以及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的行为。
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刑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2)惩罚犯罪行为,让犯罪者得到法律制裁;(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4)促进犯罪的预防和治安的维护。
3.什么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有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危害,但仍然故意为之。
4.刑法中的最低刑和最高刑是什么?最低刑是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中的最低刑期;最高刑是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行为所对应的刑罚中的最高刑期。
5.什么是累犯?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犯罪间隔期满后的犯罪行为即为累犯。
6.什么是故意伤害?故意伤害是指故意实施具有危害他人身体健康或者身体完整性的行为。
7.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故意杀人罪是指犯罪人以非法情势,故意实施行为致人死亡;过失杀人罪是指由于犯罪人没有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发生了可预料的致人死亡的后果。
二、合同法知识1.什么是合同?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互相表达意思达成的,建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2.合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合同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愿性:合同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2)平等性:合同当事人在协商中应平等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3)有偿性:合同一般要求当事人以金钱或其他财产形式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4)法定性:合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3.合同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合同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合同要由具有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订立;(2)合同要有明确的合同内容;(3)合同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4.合同的种类有哪些?合同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买卖合同;(2)租赁合同;(3)劳动合同;(4)建设工程合同;(5)借款合同;(6)保险合同;(7)婚姻合同。
公基法律知识点总结

公基法律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简称公基)中的法律知识点也是备受考生关注的,因为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公基法律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
刑法是公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首先,我们来谈谈刑法中对罪与刑的基本原则。
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确定相应的刑罚。
法定刑原则是指刑法规定了各类犯罪的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使刑罚具有确定性。
刑法中还规定了减律和从轻处罚的情形,如立功立业、救人危急、自首等,同时也规定了减轻刑罚的方法和程序。
除了刑法,民法也是公基中的重要知识点。
在民法中,合同法是一个重要的分支。
合同是自愿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合同要件,即合意、真实、合法。
合同的效力受到法律保护,但也有例外情况,如合同涉及到公序良俗、法律禁止的内容等。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如履行义务、信息披露义务等。
除了刑法和民法,行政法也是公基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行政法主要涉及行政组织、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
行政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非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组织的主体,行使行政权力。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决定和行政契约等,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和范围。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采取诉讼解决。
在公基考试中,宪法也是必考内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中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力机关的组成和职权范围,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宪法还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等,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在考虑公基法律知识点总结时,还需要关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内容。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原则,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公考常识法律知识点总结

公考常识法律知识点总结一、宪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地位。
2.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3.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和各级国家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二、民法1. 民法是规定公民个人和财产关系以及非公司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
2. 民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格权、财产权、合同权等。
3. 民法规定了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则。
4. 民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规则。
5. 民法对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提供了法律保护。
三、行政法1. 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机关及其行为的法律体系。
2.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程序、行政行为等基本规则。
3. 行政法规定了公民对行政机关的申诉、上诉等救济程序。
4.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拆迁、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则。
四、刑法1. 刑法是规定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的法律体系。
2. 刑法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处罚幅度和证明责任等法律规则。
3. 刑法规定了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种类。
4. 刑法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分子和精神病犯罪分子的处理办法。
五、民事诉讼法1. 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程序、原告、被告、证据、判决等官司程序的法律体系。
2.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基本程序要求和法律程序。
3.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4.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和执行程序。
六、行政诉讼法1. 行政诉讼法是规定公民对行政机关不服其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程序和法律程序的法律体系。
2.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对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3.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对行政机关的诉讼程序和法律程序。
七、国际法1. 国际法是规定各国之间国际关系、国际条约、国际组织、国际民事关系、国际刑法关系等的法律体系。
2. 国际法规定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和国际关系规则。
公共基础知识_法律考点整理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考点整理●第一篇法律常识●第一章民法典总则●第一节民法概述●民法概念●调整●平等主体+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分类● 7编1260条,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效力●新法代替旧法●民法原则●口诀:二公公诚等绿瓶子●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第二节民事主体●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完人●年满18周岁●年满16不满18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限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无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监护●法定义务●父母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保护的义务●未成年监护范围●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经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同意●无人或限人监护范围●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人,但是需经被监护人所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失踪期与公告期●宣告失踪●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超过两年●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公告期三个月●宣告死亡●下落不明满四年,公告期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发生日起满两年公告期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不可能生还0年公告期三个月●申请主体●利害关系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孙子女、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法律效力●宣告失踪●财产贷管人●宣告死亡●尚未再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除配偶再婚或者书面声明不愿回复的●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有权请求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给予适当补偿●不影响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法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第四节民事权利●第五节代理●第六节诉讼时效●第七节分编部分。
公共法律基础必学知识点

公共法律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公共法律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和原则,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等特征。
2. 法律的职能与作用:法律的职能是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
秩序和公正。
3. 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按照领域划分为行政法、民法、刑法等;按
照性质划分为公法和私法等。
4. 法律的形成过程:法律的形成需要立法机关的制定、公布、施行等
程序。
5. 法律的效力:法律具有普遍的效力,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
6. 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组织、权
力机关和公民的权利义务。
8. 法律的适用和解释:法律的适用和解释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和法律精神,有时还需要借鉴先例。
9. 法律的改革与发展:法律需要随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改革和发展。
以上是公共法律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刑法资料试题及答案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B: 一切违法行为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答案: A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D: 侵权法答案: A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B: 管制C: 剥夺政治权利D: 拘役答案: C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B: 实体法C: 特别法D: 临时法答案: A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
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
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B: 区治安联防队C: 区公安分局D: 李某答案: C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
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
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答案: C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 A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
A: 杀人中止B: 杀人未遂C: 杀人预备D: 不构成犯罪答案: A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

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法律常识是非常简单的;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又是非常棘手的,原因在于他们没学过法律,更不知道会考些什么.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把握复习方向,明确复习重点,下面就一些经常会考到的知识点作简要论述。
一、法律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诉讼法.三、宪法修正案(四)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次修改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2003年8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是继1989年《行政诉讼法》及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五、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造成的损害履行赔偿义务.构成行政赔偿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一、法律常识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作用: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纠纷矛盾。
3、法律的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4、法律的效力范围:法律的效力范围分为空间效力范围和时间效力范围。
5、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政治常识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2、政治的基本形式:民主、专制和法治。
3、我国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政治的核心: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5、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三、经济常识1、经济的概念: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法制和开放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4、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变量,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5、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四、管理常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控制的活动。
2、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3、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
公基法律知识点

公基法律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公基)考试是一门广泛涵盖各种学科的考试,其中包括了法律知识。
公基法律知识点是考生在备考公基考试时必备的一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公基法律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宪法基本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
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组织、法律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平等原则、人权原则、法治原则等。
二、刑法基本知识刑法是规范犯罪行为和惩罚的法律,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利益的重要法律。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原则、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等。
此外,刑法还规定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
三、民法基本知识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是保护个人权益和财产权益的重要法律。
民法包括了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行为、合同法、物权法、继承法等内容。
在备考公基法律知识点时,尤其需要重点掌握各种合同的要求和法律效力。
四、行政法基本知识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活动的法律,是调整行政权和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体系。
行政法涉及到行政行为的程序、行政法律关系等内容,需要考生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五、劳动法基本知识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
劳动法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备考公基法律知识点时,考生需要熟悉劳动法的基本要求和劳动者权益保护规定。
六、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智力创造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备考公基法律知识点时,考生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和保护措施。
七、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民健康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环境保护法包括了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等内容,考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法的主要规定和基本原则。
总结:以上是一些公基法律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备考公基考试时,我们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学习和记忆,提高对于法律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点在当今社会,对于公共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法律知识点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法律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
一、合同法合同法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知识领域。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关键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合同相关,无论是购买商品还是签订服务协议,都会涉及合同法的适用。
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如自由意思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二、刑法刑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学科。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了解刑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规定,并对犯罪行为有所警觉。
例如,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盗窃、诈骗或者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防范和避免成为犯罪的受害者。
三、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分支。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益,掌握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以及工作时间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劳动法的规定,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公正的待遇。
四、知识产权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法成为了重要的法律保护领域。
知识产权法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商业秘密法等。
这些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创造性的思想、发明和商业机密等知识产权,以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创造者的利益。
作为消费者和创新者,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避免构成侵权行为。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公众消费权益、保障市场秩序的重要法律法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如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
通过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拒绝虚假宣传和不合理的价格垄断,同时也可以更有利于公平竞争和市场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知识点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知识点汇总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知识点: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
邦联是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基本共同目的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邦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不是国家主体。
联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基本特征有:(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各成员国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
(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
(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
(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
(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知识点:国家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国家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家、副、国务委员、各、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件和重要协定。
(3)国务院组成:、副、国务委员、各、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副、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副、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60)
更多信息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里,法律部分属于专业型的内容,且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需要考生平时不断的积累和练习。
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多年考试经验,为大家进行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积累,助考生一臂之力!
1.物权一般包括( )等。
A.所有权
B.抵押权
C.典权
D.留置权
参考答案: ABCD
2.下列民事行为无效的有( )。
A.恶意串通
B.胁迫
C.乘人之危
D.违反公共利益
参考答案: ABCD
3.支付赔偿金的条件是( )。
A.有违约事实
B.违约方有过错
C.违约方给对方造成损失
D.没有规定违约金或违约金不足弥补损失
参考答案: CD
4.( )属于著作权。
A.发表权
B.姓名权
C.发现权
D.修改权
参考答案: AD
5.下列权利中,( )是知识产权。
A.著作权
B.专利权
C.肖像权
D.商标权
参考答案: ABD
6.商标权的取得,应遵守( )原则。
A.注册原则
B.照顾原则
C.先申请原则
D.经济合理原则
参考答案: AC
7.知识产权具有( )的特征。
A.专有性
B.时间性
C.地域性
D.预见性
参考答案: ABC
8.法人特征有( )。
A.是独立的社会组织
B.具有独立的财产
C.有固定的人员
D.承担独立的责任
参考答案: ABD
9.合同一旦订立,便有自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特殊书面形式
D.默示形式
参考答案: ABC
10.《民法通则》第64条规定,代理包括( )。
A.委托代理
B.代位代理
C.法定代理
D.指定代理
参考答案: ACD
推荐阅读:
2014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
/liaoning/
辽宁中公教育最新事业单位课程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