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的相关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管理的相关公式
一、存货管理基本公式。
(一)存货成本相关公式。
1. 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TC_a表示,它由购置成本和订货成本两部分组成。
- 购置成本:购置成本等于存货的单价(用U表示)乘以采购数量(用Q表示),即购置成本 = U×Q。
这是因为购置成本就是购买存货所花费的直接成本,单价乘以数量就得到了总的购置成本。
- 订货成本:订货成本分为固定订货成本(用F_1表示)和变动订货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有关,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K表示)乘以订货次数(用D/Q表示,其中D为全年需要量)就是变动订货成本。
所以订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TC_a = F_1+(D/Q)×K。
2. 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用TC_c表示,也分为固定储存成本(用F_2表示)和变动储存成本。
- 变动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平均库存量有关。
单位变动储存成本(用K_c表示)乘以平均库存量(Q/2,假设存货是均匀消耗的)就是变动储存成本。
所以储存成本的计算公式为TC_c = F_2+(Q/2)×K_c。
3. 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用TC_s表示)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
存货总成本(用TC表示)就是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即TC = TC_a+TC_c+TC_s = F_1+(D/Q)×K+F_2+(Q/2)×K_c+TC_s。
(二)经济订货批量相关公式。
1. 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不考虑缺货成本)
在不考虑缺货成本的情况下,存货总成本只由取得成本中的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组成,即TC = F_1+(D/Q)×K+F_2+(Q/2)×K_c。
为了找到使总成本最小的订货批量,我们对总成本函数关于订货批量Q求导,并令导数为0。
经过推导可以得到经济订货批量(用Q^*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Q^*=√(frac{2KD){K_c}}。
推导过程如下:
对TC = F_1+(D/Q)×K+F_2+(Q/2)×K_c求导,得到:
(dTC)/(dQ)=-(DK)/(Q^2)+(K_c)/(2)
令(dTC)/(dQ)=0,则:
-(DK)/(Q^2)+(K_c)/(2)=0
移项可得:
(DK)/(Q^2)=(K_c)/(2)
进一步求解Q,得到Q^*=√(frac{2KD){K_c}}。
2. 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用R表示)是指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为确保存货用完时新的货物刚好到达,企业需要再次订货时的存货库存量。
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R = L×d,其中L为平均交货时间(天),d为每日平均需用量(d = D/360,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
这是因为在平均交货时间内,企业
按照每日平均需用量持续消耗存货,当存货量降到再订货点时,就需要再次订货,以保证生产或销售的持续进行。
二、存货周转率相关公式。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存货周转的速度。
(一)存货周转率(次数)
存货周转率(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余额 + 期末存货余额)÷ 2。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存货在该时期内周转的次数。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管理效率越高。
(二)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次数))或者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这个公式是由存货周转率(次数)的定义推导而来的。
存货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率(次数)成反比,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资金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的效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