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食物腐败D.胆矾研碎2.(1分)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
A.豆腐B.馒头C.奶油D.黄瓜
3.(1分)下列人体必须的元素中,摄入不足易产生龋齿的是()A.钙B.氟C.碘D.硒
4.(1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2SO4B.NH4H2PO4C.Ca3(PO4)2D.NH4Cl 5.(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硬铝C.空气D.金刚石6.(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B.ClO3C.MgO D.Cu(OH)2 7.(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SiO2B.HNO3C.Al(OH)3D.Na2SO4 8.(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CH4B.CO C.H2CO3D.Cl
9.(1分)下列食物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食物苹果汁葡萄汁牛奶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玉米粥10.(1分)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B.酒精溶液C.生理盐水D.硫酸铜溶液11.(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钠[NaO]B.氯化银[AgCl2]
C.氢氧化钾[(OH)2]D.硫酸锌[nSO4]
12.(1分)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13.(1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碳酸钠可用于制洗涤剂
C.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
D.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
14.(1分)如图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汞的原子序数是80
B.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C.汞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D.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
15.(1分)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小
B.铝的导电性比铜的好
C.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高
D.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不锈钢的好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5分)水与人类密切相关。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用明矾可使水中悬浮的杂质,用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颜色,实验室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通过的方法制取。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许多麻烦,可用检验硬水和软水。

(2)研究氧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7.(5分)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自化石燃料。

(1)石油中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2)煤燃烧时排放出,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是。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科学家已发现海底埋藏的新能是。

18.(5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不同。

(2)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了化学反应,阻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19.(4分)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

(2)要将氯化钠从其溶液中提取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3)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增加溶质还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20.(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高温煅烧石灰石:、。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硫酸:、。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
21.(3分)如图所示,集气瓶I、II 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氧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下集气瓶I,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II 中,木条熄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22.(4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事实中的原理。

(1)干草易点燃,湿草不易点燃。

(2)将干草卷成紧实的粗条状,外面用一层湿草紧紧包裹,在一端点燃干草后,将火焰吹熄,使干草保持红热状态,这样可使火种保持较长时间。

23.(6分)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2)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气体采用的是法。

(3)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保持在。

24.(5分)三名同学为验证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别设计方案,所用试剂如下:
甲同学:铜丝、银丝、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乙同学:铝丝、铁丝、银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丙同学:铝丝、铜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1)甲同学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原因。

(2)乙同学要用稀盐酸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
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25.(6分)如图所示,某活动小组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1、2,观察实验现象。

(1)B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以上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根据哪些现象能判断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实验还能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什么性质?
(3)实验后,从A中锥形瓶内取出适量溶液,倒入试管中,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四、计算题(本题6分)
26.(6分)现有一包铝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3g氢气。

(1)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

(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34.2g硫酸铝。

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胆矾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解答】解:A、豆腐主要含有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正确。

D、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C不符合
题意;
D、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少硒易患表皮角化和癌症,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解答】解:A、2SO4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B、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
C、Ca3(PO4)2中只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D、NH4Cl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水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硬铝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O3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故错误;
B、ClO3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MgO是一种含有Mg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Cu(OH)2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碱,故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SiO2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HNO3是由H+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选项正确。

C、Al(OH)3是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D、Na2SO4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A、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CO中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H2CO3中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错
误。

D、Cl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A、苹果汁的pH值为:2.9~3.3,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A不正确;
B、葡萄汁的pH值为:3.5﹣4.5,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B
不正确;
C、牛奶的pH值为:6.3~6.6,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C
不正确;
D、玉米粥的pH值为:6.8~8.0,略大于7,呈弱碱性,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可以食用,
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A正确;
B、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B错;
C、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C错;
D、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故D错。

故选:A。

11.【解答】解:A、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氯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g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
错误。

C、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OH,故选项化学式书写
错误。

D、硫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
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A、碳酸钙与胃液的主要成分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所以能起到补钙的作用,故正确;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制洗涤剂,故正确;
C、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作调味品,故错误;
D、发酵产生的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焙制的糕点松软,故正确;
故选:C。

14.【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0,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
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52.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15.【解答】解:A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 、铝的导电性比铜的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抗腐蚀性能比不锈钢的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解答】解:
(1)为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颗粒,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所以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小颗粒泥尘,使其沉降;经过静置沉降后进行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利用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实验室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

使用肥皂水是检验硬水和软水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少者为硬水;
(2)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点燃¯2H 2O 。

答案:
(1)沉降(或沉淀);活性炭;蒸馏;肥皂水;
(2)2H 2+O 2点燃¯2H 2O 。

17.【解答】解:(1)石油中主要含有C 、H 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的产品是汽油、柴油;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是使用脱硫煤;
(3)科学家已发现海底埋藏的新能是可燃冰;
故答案为:
(1)C 、H ;汽油;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使用脱硫煤;
(3)可燃冰;
18.【解答】解:(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2O 3+3CO 高温¯3CO 2+2Fe ,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含碳量不同;
(2)金属铁的锈蚀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
根据书写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方程式为: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
根据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措施可知,防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
故答案为:(1)Fe 2O 3+3CO 高温¯3CO 2+2Fe ;含碳量
(2)水蒸气、氧气;保持表面干燥;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19.【解答】解:(1)t 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答案为:=;
(2)要将氯化钠从其溶液中提取出,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增加溶质还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恒温蒸发溶剂;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
(4)t 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110g :100g =11:10;故答案为:11:10 (或110:100);
20.【解答】解:(1)高温煅烧石灰石时,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aCO 3
高温¯CaO+CO 2↑,属于分解反应。

故填:CaCO 3高温¯CaO+CO 2↑;分解反应。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 2
点燃¯2P 2O 5,属
于化合反应。

故填:4P+5O 2点燃¯2P 2O 5;化合反应。

(3)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硫酸时,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填:H2SO4+Ca(OH)2=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
21.【解答】解:集气瓶I、II 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氧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下集气瓶I,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II 中,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和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抽出玻璃片,彼此进入分子间的间隔中。

一分钟后,集气瓶Ⅱ中的氧分子数目减少,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增多。

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助燃,因此木条熄灭。

故答案为:
二氧化碳分子和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抽出玻璃片,彼此进入分子间的间隔中。

一分钟后,集气瓶Ⅱ中的氧分子数目减少,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增多。

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助燃,因此木条熄灭。

22.【解答】解:(1)干草易点燃,湿草不易点燃,是因为草的着火点较低,温度易达到草的着火点,干草易点燃;湿草中的水蒸发吸热,使温度不易达到草的着火点,湿草不易点燃。

(2)将干草卷成紧实的粗条状,外面用一层湿草紧紧包裹,在一端点燃干草后,将火焰吹熄,使干草保持红热状态,这样可使火种保持较长时间,是因为紧实的干草被湿草包裹,干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吹熄火焰后的干草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少,且湿草吸收部分热量,温度较低,因此干草燃烧的速率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故答案为:
(1)草的着火点较低,温度易达到草的着火点,干草易点燃;湿草中的水蒸发吸热,使温度不易达到草的着火点,湿草不易点燃。

(2)紧实的干草被湿草包裹,干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小;吹熄火焰后的干草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少,且湿草吸收部分热量,温度较低,因此干草燃烧的速率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23.【解答】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固体加热;故答案为:
2MnO4△
¯
2MnO4+MnO2+O2↑;固体加热;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
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
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2H 2O 2MnO 2¯2H 2O+O 2↑; 向上排空气;
(3)实验室制取CO 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保持在液面下,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故答案为: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液面下;
24.【解答】解:(1)铜丝、银丝都不与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只能说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银,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银,不能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2)乙同学要用稀盐酸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取少量稀盐酸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插入铝丝和铁丝,铝丝生成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证明了铝比铁活泼;
(3)由于件数的活动性顺序是:铝>铁>铜>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废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有硝酸铝、硝酸亚铁,硝酸铜和硝酸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将银置换出,硝酸银反应完后再与硝酸铜反应,不能与硝酸铝、硝酸亚铁反应,由于铁的量不能确定,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

故答为:(1)不能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2)取少量稀盐酸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插入铝丝和铁丝,铝丝生成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证明了铝比铁活泼;
(3)①银;②硝酸铝和硝酸亚铁。

25.【解答】解:(1)B 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二氧化碳被碱液吸收,装置内外形成较大的气压差,能将氯化钙溶液压入A 、C 中,以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当二氧化碳被碱液吸收,装置内外形成较大的气压差,能将氯化钙溶液压入A 、C 中,以达到实验目的;
(2)以上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判断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打开弹簧夹后,氯化钙溶液进入A 中的量多于进入C 中的量,A 中锥形瓶内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本实验还能证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答案为:打开弹簧夹后,氯化钙溶液进入A 中的量多于进入C 中
的量;A中锥形瓶内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其他合理表述也可)。

(3)设计实验: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沉淀完全;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若无沉淀,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故答案为: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沉淀完全;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若无沉淀,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

四、计算题(本题6分)
26.【解答】解:
(1)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0.3g
=2.7g
(2)
硫酸铝中铝的质量:34.2g×
27×2
27×2+96×3
×100%=5.4g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5.4g﹣2.7g=2.7g)
氧化铝的质量:2.7g÷(27×2
27×2+16×3
×100%)=5.1g
原混合物的质量:2.7g+5.1g=7.8g
答: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2.7g,混合物的质量为7.8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