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达2000万
东 到 东 海
南到南海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 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 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 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 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 变化及其成因。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 步确立。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 取前代历史教训;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 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材料五:《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民。”又说,经过变法,“秦人富强”。 《河渠书》记载秦修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 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 富强,卒并诸侯。” 材料六:“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 王齮、麃公等为将军。……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道: ‘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象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山东各 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这就是从前智伯、夫 差、湣(mǐn,敏)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希望大王不要吝 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这 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 从了他的计谋,……”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请根据下列材料概括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 材料一:“我们应从秦始皇的后面,看清战国时代的社 会经济因素,认识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的兴起,各民 族、地区之间联系的加强……这些因素,促使中国在秦 的领导之下统一。”——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 史》 材料二:春秋初期,分封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 夺土地和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至战国,形成了七雄争霸的格局。 材料三:墨子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 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物权》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张分田在《中国帝王观念》中提到:“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皇帝观念和皇帝制度既是社会大众对君主制 度普遍信仰的产物,又是君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的产物。皇帝称号是在君权观念不断扩张的历史条件 下,社会群体性政治观念与秦始皇个性化选择相结合 的结果。”作者的主旨是( ) A.皇帝观念是秦始皇个性化强加选择的结果 B.皇帝制度是历史长期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 C.皇帝称号是社会群体性政治观念的集中体现 D.皇帝制度是社会大众对君主制度信仰的产物
C
《荀子· 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 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 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 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NhomakorabeaB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号曰‘皇帝’。 天子自称曰 ‘朕’ (2)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的建 议,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皇权至上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 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 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 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 ) A.西周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 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八佾》
[解释] 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音yì)” (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 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 “礼崩 乐坏”生动地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已经遭到破坏,周 王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公元前230年起,秦始皇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灭掉了东方六国,实行了统一。 秦的统一具有何历史意义呢?
灭燕
(前222年) (前228年)
赵国
灭齐
(前221年)
秦国
灭魏
韩国(前225年)
(前230年)
灭楚
(前223年)
成都出土的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北抵长城一带
西 到 陇 西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 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 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 理。”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迈克尔· H· 哈特(美)
(一)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 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 以称成功,传后世。”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烽火戏诸侯
周郑交恶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 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 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 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史记· 周本纪》记载: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洩父 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桓王,平王孙也。 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 许田。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八年,鲁杀隐公,立 桓公。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归。
D
(二)三公九卿
皇 帝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秦朝政府中央机构简表 三公
九卿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太 仆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作用:各级官员相互牵制、配合,减少决策 失误;避免个别官员独揽大权,有利皇帝加 强中央集权
秦朝三公九卿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的家国体制,它调和 了战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 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反映出三公九卿制度(C) A.构建了完全意义上的国家机构 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官僚制度 C.体现了若干权力分化制衡因素 D.代表着皇权政治的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