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蒋集九年制学校九年级语文(12月)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调研练习
一(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栗树大都生在山里。

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

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干净,然后环树刨.出一道道钩垄,以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

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团的幼小刺猬。

栗实成熟时,它们黄绿色的壳便zhàn()开缝隙,露出乌亮的栗核。

如果没有人彩集,栗树会和所有植物一样,将自己漂亮的孩子自行还给大地。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刨.出() zhàn()开
(2)找出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
2、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4分)
①截至6月3日为止,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患者增至25 例。

②对此,世卫组织表示,如果采取追踪感染者接触史,就应该能找到韩国疫情快速爆发病原因。

③韩国总统朴槿惠要求政府尽一切努力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3、综合性学习(4分)
5月31曰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

经学校同意,学生会准备把学校那些冷冰冰的“禁止吸烟”标志,换成富有人情味和启发性的宣传标语。

请你拟写一条这样的宣传标语。

(1分)
(2)活动二:现场劝阻活动。

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

候车室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

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3分)
4、名句默写(6分)
①,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古诗赏析(4分)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上阕描绘了哪些意象?这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2).“离愁”只可意会很难言传,而作者却把“离愁”写的形象、可感,读之不禁让人产生同样深切的感受。

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深切的描绘“离愁”的?(2分)
二(68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答题。

(18分)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
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④。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⑥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②:均为地名,在锦陕西省境内。

③占:占卜。

④有年:指丰收。

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

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

⑥忭(biàn):高兴,快乐。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志.喜也()(4)甲子又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 余之扶风至明年
..,政通人和
../越明年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 以为
..休息之所/全石以为
..底
8.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农夫相与忭于野。

译文:
9、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4分)
醉翁亭:
喜雨亭:
10、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2分)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会哭的人更健康》一文,完成11—14题。

(16分)
①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

然而,当我们强忍泪水,听凭痛苦和悲伤侵蚀身体时,其实是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

②哭泣自有其奥妙。

美国的生化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一批志愿者先看情感电影,等他们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收进试管。

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

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

这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体内有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死。

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

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

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

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

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

⑤可见,哭有其生物学意义。

哭是对人体的一种安全保护。

⑥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遭遇严重不幸时大哭一场,是人体对不幸的自然反应。

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也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微舒畅。

不情愿哭或哭不出来,身心可能就会出毛病。

被抑制的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风湿、冠心病或者其他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发作。

像神经性气喘等疾病,就与隐忍不发关系亲密。

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

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

据考证,女性哭的频度为男人的5倍,女性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要哭5次,而男人只有1次。

看来,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

⑦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实在没必要绷着脸强装出一副硬汉样。

记住:会哭的人,才更健康。

11、请分析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哭有其生物学意义”的?(4分)
13、第⑥段中“还有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一句中“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4、第⑥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16分)
木刻猴子
林文义
⑴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

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⑵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

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

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

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⑶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

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嘴’啦。

”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⑷隔了一年,祖父死了。

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

⑸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

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⑹时间流水般逝去。

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

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

”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

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⑺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⑻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⑼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

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⑽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

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⑾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2015年第6期《读者》,有改动)15.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4分)
人物
对待“木刻猴子”的
行为情感观念
“祖父”钟爱顺从传统
“父亲”摆上神案屈从传统
“我”不满
16.第⑻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4分)
17.细读第⑼段,分析加点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3分)
18.
1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
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释】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

②踯躅:停留。

湮远:久远。

19.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节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4分)
示例:在文章第①节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像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答:
20.文章第⑤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3分)
(1)(2)(3)
21.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于(6务)
(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

(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3分)答:
(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答:
22.仔细阅读文章第⑦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答:
三、写作(60分)
23.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情分,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文月考答案:
1、 (4分)(1)páo (2)lǒnɡ(3)刺(4)绽(每空1分)
2、①(1分)去掉“截至”或“为止”(1分)(2)②在“采取追踪感染者接触史”后加上“的方法”或去掉“采取”。

(1分)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1)“截至”与“为止”重复(2)“采取”后面缺少宾语,应在句后加上“的方法”。

3、答案:
(1)示例一: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示例二:让你的肺清亮一点。

(2分,写出一条即可)
(2)示例:“大爷,您要注意身体啊,都咳嗽成这样了,还是别吸烟了吧,何况这里是公共场所,影响也不好,您说呢?”(3分)
【解析】(1)此题考查标语的拟写。

注意拟写的标语要符合要求,即体现人情味和启发性。

(2)此题考査口语交际。

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说话的语气,还要符合说话时的情境。

4、略
5、(1)描绘了西楼、月、梧桐、深院(1分);作者当时心境是孤独、寂寞、哀伤的(1分)。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比喻的修辞,把丝比作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体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从味觉的角度写愁,写出了愁在心中的具体感受。

(2分
6.情趣离开记下雨
7.C
8.(1)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2)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9、太守自谓也;亭以雨名,志喜也
10、久旱逢甘霖(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11、消除人们对“哭泣是软弱的表现”的偏见,引出下文对“会哭的人更健康”的说明(2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2.(4分)①眼泪能排除体内有害物质,也能有效降低它们在体内的浓度。

②泪腺自身分泌出的一种活性化合物,有助于伤口修复。

(每点2分)
13.不能删去,(1分)“一般”一词表示通常情况的意思,(1分)原句是说,女人通常情况下比男人爱哭,但也有特例,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女人都比男人爱哭,太过绝对,不符合实际(1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

14.(4分)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各1分)作用:通过女性与男性哭的频度比较,说明哭能使人更健康长寿。

(2分)
15.(4分)行为:常常把玩(抚摩),烧成灰烬(付之一炬);情感:纠结(隐忍);观念: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空1分,意对即可。

16.(4分)示例: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既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谨言慎行,又不愿强行扭曲儿子的矛盾心理。

【评分要点及说明】“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各1分;结合文意分析父亲矛盾心理的两个方面,各1分,意对即可。

17.(3分)内涵:是向世俗妥协,还是保持纯真的自我?表达效果:强烈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形象有力。

【评分要点及说明】“内涵”:两个方面,各1分;表达效果:体现“痛苦”,1分
18.(5分)示例一:“有耳无嘴”的弊端,在于国人对任何不合理现象保持沉默和妥协的习
惯,使得人与人之间不能有开诚布公的交流。

大街上围观暴行、会议中不分是非地鼓掌通过都是实例。

它理应遭到抛弃。

示例二:有必要“有耳无嘴”在特定的场合下,“有耳无嘴”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日常交往中,家人朋友难免会说出一些不得当的话,无关原则,就可以一笑了之。

不必句句在意,事事耿耿于怀。

适时沉默,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评分要点及说明】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2分;联系生活,有理有据,2分;表达清晰,言辞得当,1分。

字数不足或者超出,酌情扣分。

19.示例一:第②节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像成调皮的孩子,(1分)他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1分)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

(2分)
示例二:第②节中作者把柳树想像成一个多情的诗人(1分),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1分)把春天写得情意盎然。

(2分)
20.(1)蔚蓝(2)澄净(3)空旷(每空1分)
21.(1)“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領,(1分)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麻的景象写活了。

(1分)(2)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1分)
【解析】此题考査赏析句子的能力。

赏析句子的关键是抓住赏析的角度。

(1)可以从词语运用上赏折,“攻陷”有拟人的意味;(2)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

22.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2分)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1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1分)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1分)
【解析】此题考査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第⑦节是文章的结尾,理解“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的含意,联系题目中的“怀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类别内容语言结构
一类文54—60分立意新颖,选材精当,逻
辑性强,内容生动具体。

能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
达写作的意图。

语言生动
流畅,没有明显病句。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过
渡自然,详略得当。

二类文48—53分立意较新颖,选材适当,
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生动顺畅,偶有语病(明
显的病句不多于2个)。

结构较完整,条理清晰,
详略处理得当。

三类文42—47分有较为明确的主题,立意
一般,选材尚可,内容较
为具体,有可读处。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明显的病句不多于3
个)。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较清
楚,详略处理较恰当。

四类文36—41分能看出立意,选材一般,
内容不够具体。

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
(明显病句不多于4
个)。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
清楚,详略处理欠恰当。

五类文31—35分无中心,内容杂乱或空
洞。

词不达意,病句多(明显
病句多于5个)。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
楚,不会分段。

六类文30分以下无中心,内容杂乱或空
洞,不知所云。

文理不通,词不达意,前
言不搭后语,病句太多。

没有条理,看不出结构,
看不出是一篇文章。

注:42分为切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