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的裸子植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属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的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裸子植物是颈卵器植物,又是种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大孢子叶平展而不闭合,因此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包被。

花的各部分保持孢子叶球状态,花单性,风媒传粉,次生木质部中大多只有管胞而无导管,次生韧皮部中也只有筛细胞而无伴细胞。

胚乳在受精作用之前形成。

裸子植物分成4个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和买麻藤纲。

全世界裸子植物有700多种,而我国就有240多种(变种),故号称“裸子植物王国”。

厦门万石植物园的“松杉园”种植有109种(变种),是我国拥有裸子植物较多的植物园之一。

1、苏铁
别名:铁树、凤尾蕉
科名:苏铁科 Cycadaceae
学名:Cycas revelute Thunb
英名:Cycas ,Sago
形态与分布:常绿植物,呈棕榈状。

叶二型:鳞片状叶和一回羽状深裂叶(营养叶)。

羽状裂叶边缘明显反卷,革质,
上面绿色,下面被毛或无毛,基部两侧有短刺。

雌雄异株。

雄球花(小孢子叶球)圆柱形,直立,小孢子叶螺旋状着生。

大孢子叶成丛着生于茎顶端羽状裂叶与鳞片叶之间。

种子侧卵圆形,外种皮桔红色。

同属植物厦门植物园有13种之多。

园林常见还有台湾苏铁(C. taiwaniana Carr.),与苏铁的主要区别是:羽状裂片较宽,边缘不反卷。

校园中暂还未见栽培。

苏铁分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是优良的观赏植物。

我国栽培
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

2、鳞秕泽米铁
别名:鳞秕大苏铁、南美苏铁、美叶凤尾蕉
科名:苏铁科(也有将此属另立为:泽米铁科Zamiaceae)
学名:Zamia furfuacea L.f.
形态与分布:常绿植物,单干或罕有分枝,有时呈丛生状。

叶为大型偶数羽状深裂,裂片长椭圆形,两侧不等,基部2/3处全缘,上端密生小钝锯齿,边缘背卷,无中脉。

雌雄异株。

叶色淡绿。

原产美洲。

同安一中花圃中有盆栽。

本种为90年代引进我国的名贵大型观叶植物。

3、银杏
别名:白果、公孙树
科名:银杏科 Ginkgoaceae
学名:Ginkgo biloba L.
英名:Ginkgo ,Maidenhairtree
形态与分布:落叶大乔木。

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短枝上呈簇生状。

叶片扇形,具多数二叉状并列细脉,具长柄。

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种子核
果状,椭圆至圆球形,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

外种皮肉质、被白粉;中果皮骨质、白色,有2-3棱;内果皮膜质,淡红褐色,子叶2枚,胚乳丰富。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植物,我国特产,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银杏全身是宝。

树干为速生珍贵用材。

种仁供食用,称白果,但有微毒,不可多吃。

叶可入药。

4、南洋杉
别名:肯氏南洋杉
科名: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学名: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
英名:Hoop Pine ,Moreton Bay Pine
形态与分布:常绿乔木。

树冠圆伞形,树皮厚,暗灰褐色或褐色,
成薄条片状脱落,大枝通常平伸,侧生小枝密而下垂。

叶卵形、三角
状卵形或钻形,通常上下扁或
下侧具纵棱。

球果椭圆状卵
形。

原产大西洋东南沿海地区。

各种南洋杉合为
世界四大园林观赏树种之一。

同属常见植物与其难以区别的是:异叶南洋杉(A. heterophylla),别名:塔形南
洋杉、诺福克南洋杉,英名:Heterophyllous ,Norfolk Island Pine;主要区别为树冠尖塔形,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横裂成块状或薄片脱落,大枝通常轮生,平展或向上斜伸;叶钻形,通常两侧扁,有4条棱脊;球果较大,近球形;原产大洋洲的诺福克群岛。

据观察,我市各校栽植的多数为异叶南洋杉(见右图),常见为盆栽;南洋杉较为少见。

5、大叶南洋杉
别名:毕氏南洋杉、阔叶南洋杉、宽叶南洋杉
科名:南洋杉科
学名:Araucaria bidwillii Hook
英名:Banya Pine ,Bunya
形态与分布:常绿大乔木,树冠园伞形,树皮厚,成薄条片状脱落,大枝通常平伸。

叶形大,扁平,幼树小枝和营养枝上叶披针形、二列状排列;老树、小枝两端叶三角形卵状或卵状披针形,螺旋状排列。

雄球花单生叶腋;球果大,长16-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

原产大洋洲沿海地区。

我市学校仅见同安一中有一株,高达20余米,树龄超过50年以上。

南洋杉科在厦门有2个属(贝壳杉属和南洋杉属),南洋杉属植物除上面介绍的三种以外,万石植物园还有巴西南洋杉<A. angustifolia (Bert.)O.Kuntze>、智利南洋杉<(A. araucana
(Mol.)K.Koch>.和亮叶南洋杉(A. hunsteinii Schum.)三种。

6、贝壳杉
科名:南洋杉科
学名:Agathis dammara (Lamb.) Rich
形态与分布:常绿大乔木。

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

大枝近轮生,小枝轮生或对生。

叶近对生,多少呈二列状排列;叶卵状长圆形,边缘稍反卷,无中脉,厚革质,深绿色。

原产东南亚热带地区。

7、三尖杉
科名: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学名: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英名:Fortune Plumyew ,Chinese Plumyew
形态与分布:常绿乔木。

小枝对生,细长,基部有宿存芽鳞。

冬芽顶生,常3个并列。

叶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线状披针形。

种子成熟时假种皮紫色或紫红色。

原产我国。

我市校园仅厦门一中苗圃中有一株。

三尖杉的枝、叶、根、种子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如三极碱、乙酰三尖杉碱、红杉醇等化学成分,可抗癌。

用于治疗淋巴肉瘤、肺癌等。

8、雪松
别名:喜马拉雅杉
科名:松科(Pinaceae)
学名:Cedrus deodara (Roxb.)G.Don
英名:Deodar Cedar ,Himalayan Cedar
形态与分布:常绿乔木。

树冠塔形至伞形,树皮深灰色,粗糙,不规则
鳞状块片脱落,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

叶在长枝上螺旋状着生,短枝上簇生,针形,坚硬呈三棱形。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

原产阿富
汗至印度,为世界“四大观赏名树”之一,我国北方多作为
行道树和庭园用树。

9、马尾松
科名:松科
英名:Pinus massoniana Lamb
形态与分布:乔木。

树皮红褐色或下部褐色,不规则鳞状块片或条状厚块片脱落。

针叶2针一束细长而柔软,稍扭曲,边缘有细锯齿。

原产我国。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针叶树种,分布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山地。

我市学校中如靠山地多有栽植。

如竹坝中学、华侨中学等。

同属的黄山松(P. taiwanensis)与马尾松很相似,主要区别为针叶较粗硬而短,分布在1300米以上的山地。

10、日本五针松
别名:五针松
科名:松科
学名:Pinu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
英名:Japanese White Pine
形态与分布:乔木。

叶鞘早落,针叶5针一束。

原产日本,栽培通常呈灌木状,多做盆景观赏。

11、黑松
别名:日本黑松
科名:松科
学名:Pinus thunbergii Parl.
英名:Japanese Black Pine
形态与分布:乔木。

幼树树皮暗褐灰色,老时灰黑色,不规则块片状脱落,枝条开展。

针叶2针一束,粗硬。

原产日本及朝鲜。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多作为造林树种。

12、杉木
别名:杉树、杉
科名:杉科(Taxodiceae)
学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英名:Chinese Fir
形态与分布:常绿乔木。

树皮灰褐色,纵裂成长条片脱落露出
淡红色内皮。

小枝近对生,常成二列状。

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稍弯呈镰刀状,在主枝上螺旋状着生。

原产我国,是南方用材林主
要树种。

13、柏木
别名:柏树、扁柏、垂枝柏
科名:柏科(Cupressaceae)
学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英名:Chinese Weeping Cypress
形态与分布:常绿乔木。

树皮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细条状薄片;枝斜展,小枝细长、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两面同形。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

球果圆球形,
成熟时褐色;种鳞4对、盾形、镊合状排列、木质、顶端为不规则五角形或方
形,中央有小尖头。

种子两侧有窄翅。

原产我国。

柏木是我国各地最常见的柏科植物。

由于它树形优雅、小枝又多下垂,我国各地陵园和纪念地多成排或散生种植,增添肃穆、庄严的气氛。

但它常与侧柏属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称“扁柏”。

据观察,我市校园中的“扁柏”基本上均为柏木。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侧柏:树皮幼时红褐色、老时浅灰褐色,纵裂成薄片状脱落,侧生小枝扁平、直展不下垂。

种子的种鳞扁平、覆瓦状排列、幼时蓝绿色、成熟时红褐色,通常无翅。

实际上,真正称为扁柏的扁柏属(Chamaecyparis)植物除红桧、别名: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外,多数原产国外,有一些被引种作为香料植物。

14、千头柏
别名:凤尾柏、扫帚柏
科名:柏科
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cv.“Sieboldii”
形态与分布:丛生灌木。

为侧柏的栽培变
种。

许多中学校园有盆栽或栽植在花带边缘。

15、圆柏
别名:桧树、桧柏
科名:柏科
学名:Sabina chinensis (L.)Ant.
英名:Chinese Junper
形态与分布:常绿乔木。

树冠尖圆锥形,树皮赤褐色或黑褐色。

叶二型,幼树或萌发枝上的叶刺形,3叶轮生。

鳞叶交叉对生或3叶轮生,排列紧密。

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原产中国。

圆柏有60多个栽培变种,最著名的当属龙柏(S. chinesis<L.> Ant.
cv. “Kaizuka”),(见上图)它主要的特点是小枝排列紧密,且随树势向
上盘旋;以鳞叶为主,刺叶极少。

然而,校园中种的龙柏,多数应属于其它栽培变种,通称龙柏一般也不为过;如想对其详细加以分类,请查阅陈俊瑜先生编的《中国花卉栽培植物品种分类学》一书。

还有一种匐地龙柏(cv. “Kaizuka”),形态特点为匍匐灌木。

(见左图)
16、罗汉松
别名:土杉
科名: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Don
英名:Longleaf Podocarpus ,Kusamaki ,Broadleaved Podocarpus
形态与分布:乔木。

树皮灰褐色,有鳞片状裂纹。

主于直立,小枝平展,密生。

叶条状披针形,呈螺旋状互生,表面浓绿色,背面黄绿色或灰绿色。

花期4~5月。

种子核果状,广卵形或球形,熟时呈紫红色,有白粉。

种子似头状,种托似袈裟,全形如披袈裟的罗汉,故名。

罗汉松为亚热带树种,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

其变种为小叶罗汉松(P. macrophyllus 〈Thunb.〉 D.Don var.maki Endl.),又称雀舌罗汉松,叶密生而较短,长仅2厘米左右,植株呈灌木状。

更适于制作盆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