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篇5哀思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坤篇5哀思5篇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柔和的春风已把春的消息带来。
满树的繁花、画桥的垂柳、出岫的白云、染绿的江山,都在轻柔地抚慰着我们被禁锢了一冬的心灵。
但在这个细雨霏霏的季节里,人们的心绪也如春雨般绵绵,因为惹人怀念的清明节就要来到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去乡村扫墓和踏青。
在春雨绵绵的春天,人们走出林立的高楼,穿上舒适而又轻薄的衣服,来到闲适的乡村。
温暖的天气让心灵乘着柔暖的春风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自由驰骋。
撑一把雨伞,结一段哀愁,踩在泥泞的小道上,踏着音符般的步履,举袂迎风,来到故人墓前。
那孤独的石碑流露出不一般的沧桑。
用手抚摸着那充满着岁月沧桑质感的石碑,一个个字仿佛敲在心头,一段段记忆如流水般从流年的相册中涌出。
斯人已逝,石碑上的字刻满了他的一生,或长或短,或伟大或平凡,或努力拼搏或人生虚度,或精彩至极或碌碌无为……但不管怎样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消散不见,没有云横雾亘、烟岚重重的纠缠,一切都已显现在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之中,任人阅读。
如流星划过天空一般,绚丽而又短暂,什么痕迹都没有。
只有在石碑上的那一滴滴的雨痕,似乎表明了它所存在的时间。
春风,停住脚步,在石碑前默默哀悼;细雨,不断冲刷,在石碑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花朵,收起笑脸,在石碑旁静静陪伴;花香,慢慢萦绕,在石碑上刻上人间美好;阳光,无私普照,在石碑上留下春日气息……
鞠躬、叩首,我们用最诚挚的礼仪来表达对先人的深深感谢;怀念、哀悼,我们用最庄重的心情来寄托对先人的沉沉哀思。
或许,我们不曾记得他们;或许,连他们的容貌都描绘不来;又或许,他们只是存在于人们口中。
但他们是我们的先人啊,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不论他们是好是坏,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所有的现在。
我们理所应当去追怀,去悼念。
在一往无前的岁月的长河中,人生只不过是极细小的波浪,但因为有了前人才有我们现在的高度。
而在清明,我们停止向前,回眸莞尔,向那些逝者表达感谢。
让我们在春深处,寄哀思。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给爷爷上坟。
走在路上,我看到许多人,他们也都去上坟。
忽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背了起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回到家,我看到奶奶折了许多金色的东西,很好奇,便问:“奶奶,这是什
么呀?”“是金元宝,银元宝,给你爷爷烧的钱。
”我很奇怪,明明是纸,怎么说是钱?
该上坟了。
我和爸爸一起去给爷爷上坟。
爸爸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把“金元宝”“银元宝”倒在圆圈里,用打火机点燃了它们。
火快熄灭得时候,爸爸拿起带的一瓶水倒在了火上。
我想:可能是为了避免失火才这样做的吧。
我拿起鲜花放到爷爷坟前,爸爸让我磕了一个头,祭拜便结束了。
回到家,我问爸爸:“为什么在清明这天要去上坟?”“因为我们很想念我们的亲人,祭拜是一种表达思念亲人的方式。
”“就像我们昨天在网上祭拜烈士一样,我们很感激他们给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我们也很怀念他们。
”
爸爸说:“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我翻了翻资料明白了: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做了国王,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
谁知把介子推母亲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合二为一。
我还奇怪呢,为什么老师让我们背《寒食》这首诗,原来清明和寒食是一个节日。
尽管这个节日没有纷纷的雨飘落,但我可以感觉到家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好好学习。
每年的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缅怀烈士的时间,为纪念这个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孩子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清明节假期中,我们班级布置了一清明节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有的同学制了内容丰富的手抄报,有的同学写了缅怀先烈的文章,活动成果可谓精彩纷呈。
附:活动成果清明哀思三年级一班尹世琛又是一年清明时。
四月三日学校组织我们学生来到牛庄烈士祠,祭奠英烈,敬献花圈。
在车里,我非常好奇,希望早点看见烈士祠。
很快,我们就到了。
只见花圈依次摆放,哀乐响起,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
记得老师说过,新__是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沉痛。
是啊,烈士献出了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却没能享受到我们现在快乐而幸福的日子。
我们没有理由辜负现在的美好生活。
领导致辞完毕,我们依次走进祠堂观看。
正堂里的墙上挂着很多人的题词,旁边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烈士的名字。
还有一块石头上刻着烈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
整个祠堂庄严肃静,每个走过的人都默默观看,在心里缅
怀先烈,寄托哀思。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感想。
我也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三年级一班张宇飞清明节到了,我与同学们到牛庄烈士祠祭扫烈士,缅怀那些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来到烈士陵园,我看到的是一座青色砖瓦房和许多的花圈,气氛庄严肃穆。
我们也向烈士们敬献了花圈。
接下来,领导和学生代表讲话,都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
哀乐响起我们集体为烈士默哀3分钟。
在那3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在那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
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们。
”随后我们进入烈士祠,瞻仰了烈士遗物,了解了许多烈士的故事。
深刻感受到烈士们崇高的精神,让我懂得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又到清明时节,春雨连续地下了许多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名诗,背着这首含着几丝忧伤的《清明》,我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他的身影。
他,就是我太爷爷。
“噼里啪啦“新年的影子还没有消逝,可太爷爷已危在旦夕了。
正月初三,全家上下笼罩着一片哀伤。
太爷爷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里立刻
喷出一团云雾,泪光中闪现出去年来太爷爷家拜年的情景。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太爷爷。
我们带去了太爷爷最爱吃的火龙果。
一进门,就看见年事已高的太爷爷笑呵呵地看着我们,高兴地和我们打招呼,看过去,一脸的喜气洋洋,一点也不像是一百来岁的人儿。
我和妈妈兴冲冲地剥开火龙果,切成片,递到太爷爷面前请他品尝。
太爷爷笑了:“嘿,这玩意是不是芝麻种土里长出来的?怎么那么像芝麻饼?”我们看着太爷爷幽默风趣的样子,被逗笑了。
太爷爷咬了一口火龙果,又故作严肃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得还真对!这芝麻饼的后代可比芝麻饼好吃多了。
”我忍俊不禁。
太爷爷可真是一个有趣的老头,我才来多久呀,就被他逗乐了好几次了。
泪光中闪现的身影,让我的心空落落的,又像是压了千钧重的东西让我喘不过气来。
又到一年清明日。
如今,已没有人跟我一起一边吃火龙果,一边谈论“芝麻饼”了,也没有人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我逗乐了。
太爷爷去了,他永远地睡着了。
清明之际的风,你吹吧吹吧,将我们的哀思吹到太爷爷那儿去;清明之际的雨,你下吧下吧,让我们的哀思同你一起汇成小溪,流到太爷爷那儿去。
清明,寄托了我浓浓的哀思。
今年清明节这天,大雨绵绵,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在诉说着悲伤,让人想
起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二天,雨刚停歇,我们全家人就回老家去给爷爷上坟。
我们清扫了墓地,然后烧纸钱、放鞭炮。
我给爷爷磕了三个头,将一束爷爷生前最喜爱的花放在墓前,刹那间,我的眼泪簌簌落下,泪眼模糊中,我仿佛又看见爷爷那慈祥的笑容……
我的老家在家乡的母亲河__8212;__8212;__8212;天池河畔,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爷爷一辈子生活在那里。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见了我,总是乐呵呵的,尽量给我弄好东西吃。
我刚记事时,爷爷时常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带着我看鸡鸭犬,看山田树,看清清的河水。
上学后每次回老家,爷爷总要问我:“想不想爷爷啊!”我说:“想啊!爷爷!”这时,爷爷就会笑得合不拢嘴。
有一次,爷爷把我叫到跟前,说是要给我讲故事,他说:“从前,有一个小男孩赶着一群羊,到山上去吃草……”
我第一次听爷爷讲故事,听得入了神,竟没注意到爷爷眼里隐藏的忧伤……就是那次分别后不久,我在县城突然听到爷爷去世的噩耗,我哭着闹着要去为爷爷送行,可爸妈始终不让我去。
后来,我才知道,是爷爷临终时的叮嘱,他怕我幼小的心灵收到惊吓。
爸妈还告诉我:爷爷去世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并交给爸妈一叠零碎钱,让爸妈给我买好东西吃……不等爸妈说完,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爷爷呀,您说过还要给我讲故事的,为什么就狠心地离我而去了呢……
爷爷去世后,每年清明节,我都要随爸妈去祭奠他,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祖孙情;每当向爷爷祭拜时,我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引出绵绵不尽的哀思。
又是一个雨纷纷的清明,又是一个缅怀革命烈士的日子,为了祖国英勇献身的他们,静静地躺在烈士塔中,静静地睡在烈士陵园中。
那一块块的墓碑,代表的是一份份的忠诚,一份份的对祖国的热爱。
在这个清明,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烈士塔前探望这长眠于我们故土上的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
先烈们!你们一心一意为人民,为群众服务但从未想过自己。
在祖国危机的时候,是你们第一个挺身而出,在血腥的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与邪恶进行较量,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面对你们,想到你们的丰功伟绩,我们如何能不肃然起敬?
想到这里,在我的脑海里,又出现了那些伟大的,而又平凡的人物,又出现了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宁遭烈火焚身之痛的邱少云;挺起炸药包的董存瑞;用胸膛抵住敌人火舌的黄继光……正是因为你们,旧社会才被彻底埋没。
现如今,我们告别了硝烟,我们告别了寒冬腊月。
祖国富强了,我们都过
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躺在爷爷奶奶的怀里听故事,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去公园,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的时候,又想过那些为祖国,为人民英年早逝的战士吗?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又能否继续着先辈们的足迹?又能否有扛起五星红旗的能力?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在烈士塔前,我们不要落泪。
只要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妈妈尽一份绵薄之力,使自己不后悔。
便是对那些烈士们最好的回报了。
相信他们在那时一定会在天堂微笑着看着我们敬爱的祖国!
烈士们必当永垂不朽,让我们继续沿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
清明节的风,带来枝头的点点新绿,携来初绽繁花的阵阵芬芳,送来阳春的和煦与妩媚,更引起了我们对往昔的追忆,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来到了北山烈士纪念碑,塔顶上一颗红色的五角星,给人以庄严感。
我的思绪不由的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曾经囚禁了无数革命者的白公馆、渣滓洞,我仿佛看见共产党人从不畏惧死亡,而只有为革命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信念。
由景入事,非常自然。
站在烈士纪念塔前,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这大好的祖国
河山和人民的丰富生活,我不禁对烈士肃然起敬,烈士们,是你们用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才换来了今日的新__。
面对外来侵略,你们从不畏惧,怀着“壮士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大志,将敌军从__的国土中赶了出去,面对蒋介石的反共,灭共政策永不言弃,你们抱着“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定,终于推翻了蒋王朝,面对旧__的境况,你们的毫不气馁,念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信念,缔造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最好按着事件顺序叙述:抗日、解放、建国。
从戊戌六君子的甘洒热血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惊世之举;从“四一二”的白色恐怖到秋收起义的隆隆炮声;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战争的滚滚硝烟,再到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这是一段多么艰苦而又多么漫长的路啊!这条路,有多少人为之流淌鲜血,有多少人为之奉献青春!我们的先辈们披荆斩棘,顽强抗争。
才迎来了今天的阳光灿烂,富庶繁华。
如果能有具体事例就更有说服力了。
枪林弹雨中,他们凭着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去拼搏,去奋斗。
无数先烈倒下了,又有更多的红旗举起来,继续奋力前行。
红旗不倒,它是人们心中永恒的信念;烈士长存,在大地上屹立起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应该深入分析人物的精神。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时代啊!从未经历过衣不蔽体、食
不果腹的艰苦岁月,从未经受过亲人离散的战乱之苦,也不曾小小年纪就为生计四处奔波。
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洒满了和煦的阳光,拥有舒适的生活条件与优越的学习环境。
园林般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有那循循善诱、无私奉献的老师……“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雨送去我们的无限哀思。
我们应当焕发昂扬的斗志,在跨世纪的轨道上阔步前进,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美好而刻苦努力吧!联系实际很好。
《清明寄哀愁作文600字》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一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慎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
这几天的天气都挺不错的,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
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望着飘洒的细雨,才能更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向一间草房。
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文。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我无忧的岁月里,
这首诗给予我的就是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
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对我特别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
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很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的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会有些酸酸冷冷的感觉吧。
哪怕是十年、几十年……
《清明寄哀思作文700字》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人去世了,却无法再回来。
又是一年清明节,每逢这时,我总会想起那些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英烈们!
在这一个和平而又幸福的年代,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却不曾想过,这个幸福的年代,是谁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先烈们,缅
怀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每一步都踩在泥泞的道路上,他们从未抱怨过,从未松懈过,就算在烈日当空、瓢盆大雨里,也不敢有一丝丝的休息!缅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他们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下生存并保卫祖国着。
记得在抗美援朝的一个黄昏,一名战士双手颤抖地捧着一个苹果,他浑身上下没有见到一块完整的部分,他毫不犹豫地将苹果拿给了其他人,而其他人把苹果传过来又传过去,因为,他们不舍得吃这一个苹果,都作文想把这个苹果让给最需要的人。
听了这一个故事,我不禁感叹:这样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战队,怎么会取不得胜利呢?
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捧着鲜花来到了神圣的烈士陵园。
我走到烈士的墓前献上鲜花肃立默哀,表示我们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怀念的心情,对他们的高尚情操感到无比崇敬。
我走上前,观赏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画面记录着当时那血流成河的场面。
可战士们没有一丝畏惧,脸上显现着和敌人抗争到底,手持钢刀和枪。
战士们的英勇,威猛,那势不可挡的动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那浮雕就像烈士陵园中的参天大树。
每一棵大树都象征着战士们不屈不饶、大无畏的精神,无论经历过多少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依然是一动不动地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
走出烈士陵园,我的脑海中还留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
虽然烈士们牺牲了,可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
我们中华儿女将永远引以为自豪!
《清明寄哀思作文4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8212;__8212;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再飞回来的时候。
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可是亲爱的外婆,今年的清明,您换了一种新的方式与我相见,您和过往逝去的亲人一样,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停留了。
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相隔,千呼万唤也会不到由您呵护的时光。
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外婆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
家乡那熟悉的小池塘,欢跃的鱼儿,我还记得您说过,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因为他们都来之不易。
还记得这条街吗?元宵节那天,您不肯牵着我,希望我学会独立,我还走失了呢。
还有这颗曾经被我定义为最矮小的树。
如今,它长出了茂密的枝叶,越长越挺拔、粗壮。
我曾经爬上去找过和我走失的您。
记得吗?您还记得吗?
一切不曾变过,孙女对外婆的爱也永远不会变。
可是,您在那冰冷的地理睡了,谁的那么那么的熟,连孙女歇死里地的呼唤都听不到了……
外婆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
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再青时外婆却永远不在了,陪我度过的是绵延不断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每年的清明我都没有回过老家,以前是因为清明不是法定假日,如今是因为在外地读书。
对于老老爷和老奶奶我早已没什么印象,老老爷走的时候我还不知在哪里,老奶奶在我三四岁时的记忆里闪闪烁烁的出现过,她慈祥地坐在炕上,我羞羞涩涩地不爱讲话。
奶奶家的习俗,大年三十早上要去上坟,以前爸爸妈妈廿九回家时,三十一清早我可以跟着爷爷爸爸他们一起看老老爷,年幼的我总把它作为上山玩耍之类,因此乐此不疲。
苦恼的只有爷爷总让我去隔壁二爷家去给老老爷叩头,隔壁二爷不苟言笑,总对我板着脸,我总害怕见他,对我好的爷爷住在奶奶家后面,他瘦瘦的,很喜欢逗我玩,在我浅浅的记忆空间里竟把他记了下来。
最近一次去看老爷爷是在几年前的某个暑假,天有些热。
当时好像是我第一次仔细观察碑上的字,还有四周。
我只记得旁边的一棵树斜斜地生着,山上还可以看到大海。
老爷爷他们一生守着大海,老了后还能看着潮起潮落。
心里有点朦胧的想法:人生需要思考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如何生,一件是怎样对待死。
前者我还隐隐约约有些模糊,后者将伴随我整个人生之旅。
今天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我们全家去给太公太婆上坟。
太公太婆葬在萧山长河山二村的毛竹山上,那里不是公墓。
车大约开了一小时,我们就到了山脚下。
我抬头往上望,毛竹不仅多而且高,似乎在互相比赛谁长得高,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坟墓。
因为昨天下过雨,上山的黄泥路变得很滑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去。
我害怕起来,紧紧拽住爸爸的手,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山顶,太公太婆的坟墓出现在眼前。
外婆先拿出好酒好菜祭奠太公太婆,再点上蜡烛,我们依次上香。
山上挖笋的人很多,坟上的好几棵毛竹也被挖走了,所以好些地方的土没了,露出光秃秃的石头。
作文外公和两个挖笋的人一起给这些地方添上了一大把一大把的黄土,那是对死去的人的一种怀念吗?太公太婆,我虽然没见过你们,但我好希望你们在另外一个世界开开心心地生活!
我忍不住拉着爸爸去挖笋,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棵笋芽儿,又不敢挖了,爸爸出马,三五下搞定,我抱着一根细细长长的竹笋,欢天喜地的,刚才心里涌起的伤心,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